摘要:目的為了進一步探究護理干預對大學生慢性胃腸道疾病的臨床效果,有利于提高大學生身心健康。方法抽取2010年07月~2013年12月我校醫(yī)務室收治的112例大學生慢性腸道疾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通過擲骰子法將其隨機分為干預組(56例)和對照組(56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治療及護理方式,干預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給與針對性護理干預,一段時間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身心狀況。結果干預組患者疾病健康知識知曉率(70.1%)、心理狀態(tài)(87.5%)、自我管理(94.2%)、自覺服藥(78.8%)以及轉歸率(82.5%)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干預性護理措施對提高大學生慢性胃腸道疾病患者的治療效果較優(yōu),能夠有效地改正大學生不良生活習慣,提高大學生身心素質。
關鍵詞:大學生;胃腸道疾??;護理干預;效果
胃腸道疾病包括了食管、胃、腸等器質性和功能性疾病,其主要癥狀表現(xiàn)為腹痛脹痛、惡心干嘔和腹瀉不止等等[1]。最近幾年,由于這種類型的病例治療時間長,病情不穩(wěn)定已經嚴重影響了大學生學習和生活,傷害了他們的身心健康。對于這類大學生患者不僅僅要及時治療,而且給與干預性護理能夠促進疾病恢復,降低患病率。所以,本文對112例高校大學生慢性胃腸道患者進行分組對比研究,有利于深入探究干預性護理措施對提高大學生身心健康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抽取2010年07月~2013年12月我校醫(yī)務室收治的112例大學生慢性腸道疾病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性81例,女性31例,年齡18~25歲,平均年齡為20.5歲,病程3個月~5年,平均病程3.2年。通過擲骰子法將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干預組(56例)和對照組(56例),兩組換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差異性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比性強。
1.2方法對照組給與常規(guī)治療護理,干預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增加干預性護理措施。
1.2.1疾病知識宣教宣教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患者的疾病認識。將患者作為宣教對象,采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分別說明疾病產生原因、預防及治療措施、家庭保障方法、服藥的自我控制管理、疾病發(fā)展與預后等。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拋棄錯誤認識,。注重信息反饋,進行隨訪管理,盡量消除患者顧慮,引導患者親身參與自己治療護理方案的編制和執(zhí)行。具體內容包括,飲食指導。選擇清淡、少鈉少鹽的飲食,三餐規(guī)律,減少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的攝入量。另外,要求患者忌煙忌酒。根據患者的年齡、體重、日常運動量、病情程度等來科學確定一日三餐的飲食量。聯(lián)合學校食堂,設立胃腸道疾病患者就餐窗口,為患者的日常飲食提供指導以及實際的便利。同時將患者日常飲食結構的考察納入責任醫(yī)生的管理工作中。
1.2.2運動指導運動是大學生胃腸道疾病的基礎治療方法之一。護理人員與患者共同制定合理運動計劃,建立良好、有序的起居和生活習慣。避免在空腹的情況下運動,適當掌握運動的強度、時間并保證安全。運動最好在造成或完善,并在餐后1~2h內較適宜,時間以30min/d為宜,強度以自己能夠耐受為原則[2]。
1.2.3心理護理大學生胃腸道患者心理壓力較大,主要是由于胃腸道疾病病期較長,嚴重影響了其學習及生活質量。然而心理情況對該病的控制十分重要,樂觀向上的心情有助于保持內環(huán)境的平穩(wěn),而焦急、恐慌、緊張等不良情緒會造成病情惡化,進一步加重病情,影響其學習。醫(yī)護人員要積極開導患者,加強溝通,將疾病產生、發(fā)展的整個過程詳細介紹。仔細講解每個治療和護理的作用。構建和諧的醫(yī)患關系,加強患者對醫(yī)護的信任,從而以最好的心理狀態(tài)接受各項治療和護理,共同為患者營造一個和諧歡樂的控制氛圍,幫助患者建立起信心。
1.2.4飲食及生活行為指導不按時睡覺、不按時吃飯、暴飲暴食、挑食、不科學減肥、抽煙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是造成大學生胃腸道疾病的主要因素[3]。基于個人不良習慣采取有效干預多次,監(jiān)督患者規(guī)律性生活,在確保營養(yǎng)供應的同時,盡量減少胃腸道的負擔,安排合理的作息時間,確保充足睡眠。
1.2.5藥物干預護理按照不同身體癥狀指導給予服用藥物,培養(yǎng)大學生主動遵照醫(yī)囑服用藥物,向大學生詳細講解藥物的名稱、功能、劑量、服用方法及療效,并告知藥物的不良反應,一旦出現(xiàn)不良反應及時告知主治醫(yī)生,改變藥物及藥量[4]。
1.2.6日常指導胃腸道發(fā)病的主要因素與缺乏日常的體育鍛煉、飲食結構中蔬菜等富含纖維素食品缺少以及生活習慣不規(guī)律等有關[5]。日常指導過程中,指導大學生在日常生活應當進食高熱低脂,高營養(yǎng)以及富含粗纖維的食物,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良好習慣,規(guī)律飲食,改變不良作息習慣,多進行有益活動,勞逸結合,避免壓力過大等。
2結果
根據表1、表2數(shù)據分析得知,干預組在健康知識知曉情況、轉歸率、服藥依從、自我管理、心理狀態(tài)上與對照組比較有明顯提高。
3討論
大學生是社會建設的重要力量,他們的身心健康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慢性胃腸道疾病長期影響著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對大學生的生活學習帶來了不利影響。慢性病需要衛(wèi)生服務機構的指導及治療,所以對于大學生患者來說,醫(yī)務室護理干預對慢性胃腸道疾病的治療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據大學生患病特點,廣泛宣講胃腸道疾病知識,注重健康教育,指導大學生患者遵守醫(yī)囑按時服藥,擯棄不良生活方式,保證充足的睡眠及規(guī)律的飲食,堅持鍛煉,這些干預性護理措施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本文研究結果可以印證),有利于增強患者臨床療效,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指導大學生養(yǎng)成健康生活方式,創(chuàng)造優(yōu)質生活,減少疾病產生。
參考文獻:
[1]胡偉青,倪敬文,曾偉杰,等.護理干預對南海駐礁人員胃腸道疾病患病率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1(12):33-35.
[2]史雪蓮.大學生胃腸道疾病的預防與治療[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1(11):222.
[3]王佳.高校大學生胃腸道疾病的預防與治療[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08(03):78-79.
[4]單金穎,查元新,史凡凡.152例在校大學生熱液燙傷原因分析與護理對策探討[J]. 實用全科醫(yī)學,2008(03):147-149.
[5]鄧翠珍,陳紅濤,鄧莉瑩,等.關鍵能力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現(xiàn)狀對培養(yǎng)高職高專護生的啟示[J].護理學雜志,2011(05):287-289.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