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心血管超聲醫(yī)學是應用超聲波對心血管疾病進行診斷和治療的一門新興學科,合理利用并使用心血管超聲技術對于臨床心血管疾病的診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方法本文選取了經過心血管超聲檢測的顱外段頸動脈患者80例,對他們進行了詳細的跟蹤研究,將這80例患者共分為兩組,一組觀察組共4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二組對照組共35例非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將這兩組患者的檢測結果進行簡單對比分析。結果上述的患者當中頸動脈硬化的檢出率為58.75%,伴隨著研究對象的年齡逐漸增大,患者的病變檢出率不斷上升,各組患者之間的存在著明顯的差異(P<0.001),其中,檢測出冠心病以及高血壓的患者占據(jù)88.89%,觀察組頸動脈的硬化檢測率要兵線的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中國人出現(xiàn)的顱外段頸動脈粥樣硬化情況也是非常常見的,且會隨著患者年齡的不斷增加,患者的動脈內壁所承受的負荷不斷加重,造成患者出現(xiàn)內膜損傷以及動脈壁內脂質的不斷沉積等情況,進而導致患者的內膜不斷增厚,最終形成斑塊。
關鍵詞:心血管超聲;心血管疾??;診斷;作用
心血管超聲檢測技術近年來得到了迅猛的發(fā)展,由常規(guī)的M型超聲,二維超聲,頻譜多普勒,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發(fā)展到如今的經食管超聲,術中超聲,復合超聲,超聲造影,組織多普勒等等。心臟超聲正在由解剖成像向功能成像逐步發(fā)展,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發(fā)展。心血管超聲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不僅為超聲心電圖這么學科得到了拓寬,同時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檢測以及治療提供了更多手段。選取了自2009~2012年共80例接受檢測的患者進行研究,對這些患者采用心血管檢測,分析這些患者發(fā)生頸動脈硬化的具體情況以及心血管疾病中存在的危害,分析和研究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于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診治意義。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了從2009年10月~2012年1月份接受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檢查的80例顱外段頸動脈患者進行了跟蹤研究,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28例,年齡段28~83歲。本文中所選擇的這些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其他相關因素方面存在差異,但并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選取的這80例患者共分成兩組進行對比研究,觀察組45例患者為心血管疾病患者,對照組35例患者為非心血管疾病患者。具體超聲檢查方法:本文所用超聲檢查儀器型號為:飛利浦IU22、阿洛卡α7,其應用探頭頻率為7~12 MHz,在進行檢查時,需叮囑患者采取仰臥位,并于其頸部后墊好溥枕,患者注意頭部要稍偏向非檢查一側,儀器探討需具體從頸部位置開始逐漸向上,對患者兩側的頸總動脈進行逐階段的探查,并繼續(xù)探查其顱外段的頸內動脈以及分叉部頸內動脈,椎動脈以及頸外動脈,并做好檢查部位橫軸與縱軸的實時二維圖像,隨后對患者血管的解剖結構進行詳細觀察,并仔細分析其走行情況,以及其管壁的厚度,斑塊情況,并對血流采用脈沖多普勒技術以及彩色多普勒技術進行探測,將兩組患者所得的檢測結果進行對比分析[1]。
2結果
上述患者當中頸動脈粥樣硬化情況的檢出率是58.75%,隨著患者年齡的不斷增長,其病變的檢出率也呈現(xiàn)出了明顯的上升的趨勢,各組患者之間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異(P<0.001),在研究當中冠心病以及高血壓病的檢出率為88.89%,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頸動脈粥樣硬化的檢出率明顯更高(P<0.05)。而中老年出現(xiàn)頸動脈粥樣硬化情況的患病率與年輕人相比要更高一些,其諸多危險因素當中最為主要的有高血壓以及年齡的問題。按照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對心血管疾病以及病程進行預測,提前診治,并能提供可靠的對臨床心血管疾病進行防治的檢測依據(jù),檢測結果,見表1。
3討論
根據(jù)多普勒效應制成的超聲診斷儀稱為多普勒超聲診斷儀(D型超聲診斷儀)。它在醫(yī)學臨床診斷學中用于心臟、血管、血流和胎兒心率等診斷。超聲多普勒儀種類繁多,根據(jù)顯示方式的不同,可把它大致分為兩類:頻譜多普勒儀和超聲多普勒顯像儀。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超聲頻譜多普勒探測血流的研究工作已取得很大的成就[2],彩色多普勒的出現(xiàn),使之更趨完美。
當今的醫(yī)學領域當中,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對于心血管疾病和頸動脈粥樣硬化之間所存在著的密切聯(lián)系有所關注[3],有國外的相關學術報告曾經指出,在白人當中,頸內動脈之中的顱外段發(fā)生病變的人群中,患有心血管疾病同時又頸動脈粥樣硬化情況出現(xiàn)的患者比非硬化患者高(P<0.05),國內的很多研究報告也顯示,我國高血壓患者病變的發(fā)生率與頸內動脈當中的顱內段的病變存在著極為密切的關聯(lián)。本文利用心血管超聲對頸動脈患者的顱外段頸動脈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這些患者的異常率甚至高達58.75%,同時檢出率會隨著患者年齡的不斷增長而出現(xiàn)明顯的上升趨勢,結果顯示中國人出現(xiàn)的顱外段頸動脈粥樣硬化情況也是非常常見的,且會隨著患者年齡的不斷增加,患者的動脈內壁所承受的負荷不斷加重,造成患者出現(xiàn)內膜損傷以及動脈壁內脂質的不斷沉積等情況,進而導致患者的內膜不斷增厚,最終形成斑塊。
參考文獻:
[1]黃光民.北京、上海、深圳3個城市2435人心血管功能隨即測試及其測試方法的研究和應用[J].中國臨床康復,2007,10(4):3.
[2]劉會玲,劉克霞.超聲心動圖在肝細胞移植治療心臟病中的應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11(28):29.
[3]王永清,宋慧茹.彩色多普勒超聲對心血管疾病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