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針灸在治療中風后抑郁癥上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中風后抑郁癥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各40例。所有患者均進行一般中風的治療,主要包括對血壓、血糖的良好控制、一般的體穴針刺以及活血化癖的治療。在此基礎上,觀察組患者還要給予另外的針灸治療,主要包括四神聰、百會、印堂和神門取穴;對于心脾兩虛者還要外加血海、氣海、脾俞和心俞取穴;對于肝氣郁結者還要外加天突、陰陵泉、廉泉和豐隆取穴;對于肝腎不足、憂郁傷神者則要外加關元、腎俞、肝俞和太溪取穴。而對照組患者則直接全部給予西藥百憂解口服。所有患者在治療前后均進行HAMD抑郁量表評分,治療時間為一個療程(即1個月)。結果觀察組患者在治療前后HAMD抑郁量表評分有顯著差異,對照組患者在治療前后HAMD抑郁量表評分也有顯著差異,但是兩組患者之間在治療前后的評分比較并無顯著差異。結論通過這次臨床實驗觀察可以看出中醫(yī)針灸治療對中風后抑郁癥的效果非常明顯,總有效率達92.5%,而西藥百憂解對中風后抑郁癥的治療同樣效果顯著,總有效率達85%。
關鍵詞:針灸治療;中風后抑郁癥;百憂解
老年人中風后不僅生理上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其心理上也會受到非常嚴重的影響,而其表現(xiàn)出來的最為常見的一方面便是中風后抑郁癥(英譯Post Strdce Depression,簡稱PSD)。作為中風后嚴重的非器質性并發(fā)癥之一,中風后抑郁癥是常見的腦血管病后精神障礙,它不僅對于老年中風患者的臨床癥狀恢復有著較大的影響,還對患者認知功能的恢復以及神經功能的缺損都有著一定的延緩作用,甚至對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身體恢復都有著直接深遠的影響。中風后抑郁癥的發(fā)病率在老年中風患者中一直相對較高,研究結果顯示為20%~60%,如此高的發(fā)病率不僅對患者本人和患者家庭造成了嚴重影響,對整個社會同樣有著不小的影響,給整個社會造成了負擔。而目前現(xiàn)代醫(yī)學對其病機病因尚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學說有兩種,①原發(fā)性內源性機制,意思就是由于中風的原因使得患者體內某些激素如5-經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等的含量降低,又或者是某些激素之間的含量平衡被打破,這些都是導致中風后抑郁癥的可能原因;②反應性機制,意思就是患者中風后受到太多外界因素(如社會、生理和家庭等)的干擾導致生理和心理上的失衡,就會有很大可能使得患者發(fā)生中風后抑郁癥。本文通過對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患者進行臨床療效觀察,分析總結針灸治療在臨床上治療中風后抑郁癥的優(yōu)勢。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所有患者年齡均不小于60歲,其中觀察組40例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62~77歲,平均年齡68.4歲;對照組患者中男18例,女22例,年齡61~74歲,平均年齡65.1歲。所有患者均沒有其他明顯疾病以及家族遺傳病史,在年齡、性別上亦沒有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觀察組患者治療方法①頭針治療:中醫(yī)上講究\"精氣\",認為人\"頭者精明之府,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于頭。\"意思就是說人的頭部精氣是最旺盛的,而人體其他地方的精氣也都與頭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事實上,用銀針扎刺頭部可以使得腦細胞被激活,腦細胞激活了神經元便會興奮增加,這樣便會使得一系列繼發(fā)反應發(fā)生,機體內內皮素分泌減少,含量下降。頭針治療的做法是選取頭部的額中線、顳前線、額旁1~3線、頂中線以及顳后線,用0.35mm×25mm毫針,快速進針,針用平補平瀉。每隔5 min捻轉1次,每次捻轉200轉,留針30 min,1次/d,療程為1個月。②電針治療:電針治療時取穴主要包括神庭、太沖、印堂和百會四個主穴,針灸時讓患者仰臥,然后對選取的穴位進行常規(guī)消毒,最后扎刺選擇好的穴位,主要包括神庭穴平刺0.5寸,太沖穴平刺0.3寸,印堂穴正對鼻尖處平刺0.3寸,百會穴逆督脈循行方向平刺0.5寸。其中印堂穴和百會穴留針30min,若有患者心神不寧則可以再選取太溪穴、三陰穴或內關穴和神門穴;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的患者則可以再選取腎俞穴和太溪穴;胸悶痰多的患者則可以再選取內庭穴、足三里和豐隆穴。電針療法還有一種做法就是選取印堂穴,針尖向前方斜刺6分;選取百會穴,針尖向上斜刺6分,采用G6805電針治療儀,電量6 V,疏密波型,頻率2 Hz,調節(jié)至患者感到能耐受而穴位局部皮膚肌肉輕微抽動為度。40min/次,1次/d,1個療程為6w。③體針治療:體針治療有三種方法,分別是調理髓海法、智三針手智針法和醒腦開竅法。調理髓海法是選取風府、上印堂、風池和百會為主穴,若患者中有肝腎陰虛的再選擇肝俞穴和太溪穴;若患者中有氣虛血瘀的則可以再選擇血海穴和中脘穴;若患者中有風痰上擾的可以再選擇豐隆穴和太沖穴。以上各穴均得氣后留針30 min。1次/d,10次為1療程。智三針、手智針法是指選取前額的三穴即雙側本神和神庭穴進行針刺,針刺方法為智三針以25mm長毫針從上往下透刺;公孫向太白透刺;內關以50mm長針朝外關透刺。得氣后行導氣法,使針感向上肢胸部傳導。1次/2d,1個療程為30d。認為智三針與內關公孫合用有健脾養(yǎng)神,舒肝解郁,安神定志的作用。醒腦開竅法是指以醒腦開竅,疏肝理氣為法治療PSD。選取印堂、人中、雙側三陰交、雙側內關、四神聰、上星和神庭為主穴,再以委中、尺澤和極泉為輔,如此一來可做到寧心安神、疏肝理氣、健脾養(yǎng)心、行氣解郁。
1.2.2對照組患者治療方法一方面保證對血壓、血糖的良好控制、一般的體穴針刺以及活血化癖的治療。另一方面給予對照組全部患者口服百憂解,1粒/次,1次/d,30d為1個療程。
1.3診斷標準
1.3.1腦中風的診斷標準一般在情緒激動或體力活動的時候發(fā)病且病情發(fā)展迅速,經常伴有偏癱、意識障礙和其他神經系統(tǒng)局部癥狀出現(xiàn)。腦中風患者多有高血壓病史且發(fā)作時經常會有頭痛、血壓升高和反復嘔吐等現(xiàn)象。
1.3.2抑郁癥的診斷標準抑郁癥狀的診斷參照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H);主要特征是情緒低落,外在表現(xiàn)為精神不振或郁郁寡歡,持續(xù)時間為2w。除此之外,抑郁癥患者有著持續(xù)疲乏感且毫無原因,睡眠質量嚴重下降,要么失眠要么睡眠過多,性欲和食欲均明顯減退,過度自責并想要自殺。
1.4統(tǒng)計學分析對所得全部數(shù)據(jù)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3.0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組間組間數(shù)據(jù)比較采用t值進行檢驗,當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抑郁功能比較觀察組患者在治療前后HAMD抑郁量表評分有顯著差異,對照組患者在治療前后HAMD抑郁量表評分也有顯著差異,但是兩組患者之間在治療前后的評分比較并無顯著差異,見表1。
由表1可知,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D抑郁量表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是兩組患者之間在治療前后的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患者治療后顯效21例,有效16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2.5%;對照組患者治療后顯效20例,有效14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85%,見表2。
由表2可知兩組患者在總有效率方面的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通過本文的研究證明,采用針灸治療PSD的確有其獨特的療效,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目前醫(yī)學界內關于針灸治療抑郁癥的研究機制有很多臨床報道,但關于中風后抑郁癥的研究機制卻很少有臨床報道,而且針灸治療PSD的診斷及療效判斷尚未見全面可靠的標準,這造成在該病診斷及判斷療效方面存在很大差異,還應加強中醫(yī)辨證分型的的研究,爭取發(fā)揮中醫(yī)特色;在針刺過程中還應結合心理學,從PSD病理方面人手,加強臨床研究。還應加強實驗設計規(guī)范化,進一步加強針灸治療PSD機理的探討,重復驗證有特殊療效的穴位,以期提高治療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侯冬芬,羅和春.電針百會印堂治療30例中風后抑郁患者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針灸,1996(8):23.
[2]唐濟湘,關念紅,李林,等.電針治療中風后抑郁的療效與對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上海針灸雜志,2003,22(3):12.
[3]韓毳,李曉泓,羅和春,等.電針治療抑郁癥30例臨床研究[J].中醫(yī)雜志,2002,43(6):428-430.
[4]黃泳,夏東斌.頭電針治療中風后抑郁癥30例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基礎臨床雜志2003,9(2):60-62.
[5]王萍,計慶明,霍曉麗.頭皮針為主治療中風后抑郁癥臨床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04,23(10):15-16.
[6]董建萍,孫偉義,王順.頭部電針透穴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癥臨床觀察[J].中國針灸,2007,27(4):241-244.
[7]陳心智,王健,王靜慧,等.電針健腦安神法治療中風后抑郁臨床研究[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5,32(5):464-465.
[8]幸小玲,江宗華,聶宇波,等.舌針與中藥并用治療中風后抑郁癥臨床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5,16(12):1268-1269.
[9]貢瑾,曹智剛.頭部穴區(qū)經皮神經功能電刺激治療腦卒中后抑郁[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6,22(21):2256-2257.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