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手術治療老年膽囊炎膽石癥的實際效果,探討其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膽囊炎膽石癥患者5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成實驗組25例,對照組25例,實驗組患者應用手術方案治療,對照組患者應用藥物保守治療,統(tǒng)計兩組臨床有效率,比較兩組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泌尿系感染、應激性潰瘍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結果 比較兩組臨床有效率,實驗組高于對照組(92.0% VS 76.0%,P<0.05);比較兩組老年膽囊炎膽石癥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實驗組低于對照組(12.0%VS 24.0%,P<0.05)。結論 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膽囊炎膽石癥患者的治療效果更佳,手術在老年膽囊炎膽石癥患者中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關鍵詞:老年;膽囊炎膽石癥;手術治療;臨床效果
膽囊炎膽石癥為臨床常見急腹癥,有研究指出[1],患者年齡越高,其發(fā)生膽囊炎膽石癥的幾率越大,為提高老年膽囊炎膽結石癥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疾病對患者身心的影響,本研究為25例老年膽囊炎膽結石患者應用手術治療,獲得了較佳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抽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手指的老年膽囊炎膽結石患者5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成實驗組25例,對照組25例,入選病例均符合老年膽囊炎膽結石診斷標準[2],實驗組:男13例,女12例,年齡65~76歲,平均(71.02±2.12)歲,20例患者右上腹存在疼痛感,11例患者存在反跳痛,15例患者存在壓痛感;對照組:男11例,女14例,年齡65~76歲,平均(71.44±2.21)歲,21例患者右上腹存在疼痛感,10例患者存在反跳痛,16例患者存在壓痛感。
1.2方法
1.2.1對照組給予本組患者常規(guī)藥物治療,酌情應用止痛藥,給予抗感染治療,糾正酸堿平衡,控制并積極防治并發(fā)癥。
1.2.2實驗組為本組患者應用手術治療,5例患者行急診手術,20例患者行擇期手術,全部患者行硬模外外麻醉或全身麻醉,1例患者行膽總管空腸Rout-en-Y吻合術,3例患者行膽囊切除加膽總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術,3例患者行膽囊造瘺術,18例患者行膽囊切除術。術后積極治療基礎疾病,給予全部患者心電監(jiān)護,酌情應用抗生素、營養(yǎng)支持。
1.3療效評定顯效:右上腹存在疼痛、壓痛、反跳痛等臨床癥狀消失,治療結束后可正常生活,身體無明顯異樣;有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身體無異常,不能進行劇烈運動;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或死亡。
1.4數據處理相關數據借助SPSS18.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處理,借助χ2檢驗比較組間差異,以[n(%)]表示。P<0.05,提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老年膽囊炎膽結石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統(tǒng)計比較兩組臨床有效率,實驗組高于對照組(92.0% VS 76.0%,P<0.05)。見表1。
2.2兩組老年膽囊炎膽結石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統(tǒng)計比較兩組老年膽囊炎膽石癥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實驗組低于對照組(12.0% VS 240%,P<0.05)。見表2。
3討論
近年來,我國步入老齡化社會,膽囊炎膽結石患者越來越多,膽囊炎膽結石患者容易發(fā)生膽總管結石、重癥胰腺炎等并發(fā)癥,以上并發(fā)癥可嚴重影響患者預后,縮短患者生存時間。
本研究為25例老年膽囊炎膽結石患者應用手術治療,結果顯示,實驗組臨床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92.0% VS 76.0%P<0.05),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12.0%VS24.0%,P<0.05),近似于相關研究結果[3],提示手術在老年膽囊炎膽石癥患者中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手術治療老年膽囊炎、膽石癥的效果優(yōu)于保守治療,患者多數是在慢性炎癥基礎上合并急性炎癥,為其應用手術治療時,存在一定的操作難度,根據患者實際病情為其選擇合適的術式,為病情危重,炎癥嚴重或解剖不清的患者行膽囊造瘺或膽總管T管引流術,為手術耐受力好的患者行膽囊切除術,為雜的膽管結石行膽腸吻合術[4],可降低手術風險。
綜上所述,手術在老年膽囊炎膽石癥患者中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趙運瓊.86例老年膽囊炎膽石癥患者手術治療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3,22(10):2056-2056.
[2]李正義.手術治療老年膽囊炎和膽石癥的效果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08(04):126-126.
[3]劉晉.老年人膽囊炎膽石癥25例外科治療體會[J].山西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09,19(03):53-54.
[4]鄧小榮.手術治療老年人膽囊炎膽石癥80例臨床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1,12(01):425-425.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