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對首次行純音聽閾測試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縮短測試時間的效果觀察。方法 選擇136例首次行純音聽閾測試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68例。對照組按照一般護理常規(guī)進行檢測,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實施進一步的護理干預后再進行檢測,然后對兩組的測試時間進行比較。結果 進行護理干預后兩組的測試時間差異顯著。結論 護理干預可縮短測試時間,提高測試的準確性,有利于聽力障礙患者的診斷和治療。同時可以減少門診患者的等待時間,提高患者的滿意度,降低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
關鍵詞:純音聽閾;護理干預;測試時間
純音聽閾測試是聽力障礙患者最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聽力測試方法,它可以對聽力損失定量、定位,有時還可以提示一些特殊疾病的存在。但純音聽閾測試是一項主觀檢查,其檢查結果的準確性、可靠性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1]。首次行純音聽閾測試患者,由于對設備及測試過程都很陌生,加之情緒緊張,造成測試時間較長,注意力下降,從而影響測試結果的準確性。筆者對我科2012年1月~6月的136例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對其中部分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入選136例患者,均為我科2012年1月~6月在門診就診的聽力障礙患者,其中男64例,女72例,年齡9~82歲,平均年齡47.5歲。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8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職業(yè)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選擇觀察對象時,剔除了學齡前兒童和發(fā)育遲緩及患有嚴重殘疾的兒童,因為標準的臨床純音聽閾測試法并不適用于他們。
1.2方法測試地點為我科門診標準測聽室,使用Madison純音聽力計,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校準,經(jīng)過培訓的測試人員按照規(guī)范的標準進行測試。測試頻率為1000、2000、4000、8000、250、500Hz,雙耳分別進行測試。先進行氣道聽閾測試,再進行骨道聽閾測試。采用組間對照,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的測試指導,觀察組給予護理干預,對測試聲音、環(huán)境、測試前知識宣教及心理護理、外耳道情況等實施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2.1環(huán)境保持檢查室安靜、整潔、舒適,避免大聲喧嘩及打電話。備好老花鏡、束頭發(fā)的橡皮筋、與檢查相關的宣傳資料。
1.2.2要面帶微笑、熱情地接待來檢查的患者態(tài)度和藹可親,耐心回答患者及家屬的提問,說明聽力檢測的無創(chuàng)、安全性,同時告知檢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做好安慰解釋工作,消除恐懼及陌生感,緩解緊張情緒,使患者積極主動地配合檢查。
1.2.3測試前首先檢查患者的耳廓和耳道,看是否存在耳道堵塞及耳漏、出血或異物。關閉手機、取下眼鏡、束起長發(fā)露出雙耳、如頭飾或耳環(huán)影響戴耳機應及時取下,做好測試前準備工作。
1.2.4檢查前通過和患者簡單交談,對其聽力做出初步估計:
1.2.4.1根據(jù)患者的聽力情況調整自己的說話的音量,使患者感受到受尊重、被重視,解除其猜疑、自卑等負性心理,以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接受測試。
1.2.4.2聽力損失較輕者,第1次給聲強度約為40dB左右,中重度患者可用60~80dB,這樣就可以節(jié)省測試時間。
1.2.4.3區(qū)分出兩只耳聽力的好與壞,測試時應先測試好耳或相對好耳,這樣就不會在花了很多時間測完一側耳后,發(fā)現(xiàn)其結果為交叉聽力,需要掩蔽,再重新測試。先測好耳或相對好耳可以一邊測一邊掩蔽,這樣做既節(jié)省時間又不至于混亂。
1.2.5患者取坐位,戴上耳機(左側藍色,右側紅色),保證輸出口對準外耳道口,耳屏不被壓向內。換能器和頭之間盡可能把頭發(fā)撥開,骨振器不應觸及耳廓。通常在1000Hz選2~3個dB高于患者聽閾的純音讓其試聽,使其熟悉測試音的特點,然后開始測試。測試通常從1000Hz開始,因為1000Hz測得的聽閾較為可靠,然后測試2000、4000、8000、250和500Hz,最后重復測試1000Hz,兩次1000Hz測出的閾值誤差應≦10dB,否則應重新測試。同時,給出的聲信號的持續(xù)時間和頻率都會影響閾值[2]。給聲的持續(xù)時間應該為1~2s,間隔時間為2~3s,同時給聲間隔要不規(guī)律以消除測試者的習慣誤差[3]。
1.2.6連續(xù)幾個患者進行聽力測試時,可以讓后一個測試者安靜地坐在聽力測試師的身后或身側,預先熟悉測試過程。
1.2.7測試時患者要背對測試人員,不能讓其看到設備的操作,避免患者想象聽到刺激聲音,做出錯誤的判斷。在測試過程中要隨時觀察患者的反應情況。
1.3臨床觀察指標測試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完成測試所需的時間。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
2結果
兩組患者測試時間情況見表1。由表1可以看出,觀察組測試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果χ2=10.9,P<0.05 兩組測試時間比較,差異具有顯性意義。
3討論
純音聽閾測定是目前唯一能準確反應聽敏度(聽力損失程度)的行為測聽法。測試時要求患者和工作人員注意力集中,測試者操作熟練,受試者反應準確,爭取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較準確的測試結果??墒且粋€人的注意力集中時間不會持續(xù)太久,并且患者都是因聽力障礙而來診,對醫(yī)院環(huán)境的不熟悉、缺乏相關的測試方面的知識,容易出現(xiàn)緊張、焦慮、恐懼、猜疑等心理,造成檢查時的手無足措,難以集中注意力,從而延長測試時間,結果出現(xiàn)誤差,延誤診斷和治療。而通過一系列的護理干預措施,有效地消除各種不良心理因素,提高了患者配合聽力測試的依從性,縮短測試時間,減少測試結果的誤差,有利于患者的診斷和治療。
參考文獻:
[1]劉艷慧,鄭艷,丁軍,等.聲導抗與純音聽閾測試在偽聾鑒別診斷的作用[J].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07,30(4):399-400.
[2]Katz J.韓德民,譯臨床聽力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63-65.
[3,4]魏冀,郭凱.人耳純音聽閾曲線測定實驗中誤差因素及改進[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12,37(4):394-396.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