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究杏鮑菇菌糠對雞腿菇菌絲生長的影響。結果顯示,杏鮑菇菌糠可替代50%棉籽殼和50%麩皮用于雞腿菇的栽培。
關鍵詞:菌糠;雞腿菇;菌絲生長
菌糠又稱菌渣,是食用菌子實體收獲后的廢棄物。食用菌栽培料中營養(yǎng)物的利用率約為70%,菌糠內還殘留有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1]。近年來,隨著食用菌生產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及工廠化生產的蓬勃發(fā)展,我國每年產生約1000萬噸以上菌糠,如果處理不當,將會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及環(huán)境污染,因此,菌糠合理的有效處理利用已成為影響食用菌產業(yè)發(fā)展的突出問題。
本研究以杏鮑菇菌糠為研究對象,分析用其替代部分碳源及氮源對雞腿菇菌絲生長的影響,為杏鮑菇菌糠資源的循環(huán)利用提供參考和科學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菌種
雞腿菇,學名毛頭鬼傘 (Copyinds comatus(MUII. Fr)Gray),試驗用菌株由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食用菌基地提供。
1.2 菌糠材料來源
供試杏鮑菇菌糠來源于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食用菌基地,是出過一潮菇的杏鮑菇栽培廢料。
1.3 雞腿菇菌絲生長試驗
1.3.1 培養(yǎng)料配方
試驗采用棉籽殼作為雞腿菇栽培的主要原料,用杏鮑菇菌糠代替50%的棉籽殼(碳源)和50%麩皮(氮源)設計試驗組的培養(yǎng)料配方如表1。
表1 雞腿菇菌絲生長試驗培養(yǎng)料配方
1.3.2 試驗方法
先將菌糠提前浸濕,使其吸透水分,再根據(jù)上述菌絲生長試驗培養(yǎng)料配方,將各原料按比例與水攪拌均勻,培養(yǎng)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0%~65%,調pH值使滅菌后為7.0。培養(yǎng)料拌勻后,放置30min,然后將培養(yǎng)料裝入30mm×200mm試管中,裝量為150mm,加棉塞,高壓蒸汽滅菌(121℃保持60min)。待料溫降至30℃左右時,在無菌條件下,取菌種塊兩塊,移至試管頂部中央,將試管置25℃恒溫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每天觀察菌絲生長情況,用直尺測量菌絲深入培養(yǎng)料長度。每個處理設3個重復。
1.4 菌絲生長情況觀察
觀察記錄雞腿菇菌絲的生長情況,測量菌絲生長速度、菌絲生長勢及密度。雞腿菇菌絲色澤分為褐、黃、淡黃、白、潔白5個等級。
菌絲日均生長速率(mm/d)=菌絲生長量(mm)/培養(yǎng)天數(shù)(d)
2 結果與分析
用杏鮑菇菌糠替代對照組中50%棉籽殼和50%麥麩栽培雞腿菇,分析其對雞腿菇菌絲生長的影響,結果如表2所示。
試驗結果顯示,試驗組的雞腿菇菌絲生長密度、長勢、色澤以及生長速度上均不如對照組,這可能是菌糠中存在的杏鮑菇菌絲的部分代謝產物對雞腿菇菌絲有輕微的抑制作用,但從菌絲生長速率角度看,試驗組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說明杏鮑菌菌糠可代替部分碳源及氮源用于雞腿菇的栽培。
表2 杏鮑菇菌糠對雞腿菇菌絲生長的影響
3 結論與討論
菌糠是食用菌菌絲對植物源性粗纖維栽培料降解的殘留物,菌糠內不但含有大量殘留的食用菌菌絲,同時還含有大量食用菌菌絲的代謝產物、微量元素等多種物質[2]。大量研究表明,食用菌菌糠內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可循環(huán)應用于其它食用菌栽培[3-6]。菌糠營養(yǎng)豐富,可替代木屑、棉籽殼和麥麩等部分碳、氮源物質作為食用菌生產的栽培原料,有利于降低食用菌產業(yè)生產成本,減少由于菌糠的隨意處置而對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
本試驗研究表明,菌糠中存在的杏鮑菇菌絲的部分代謝產物對雞腿菇菌絲有輕微的抑制作用,利用杏鮑菇菌糠替代50%棉籽殼和50%麥麩栽培雞腿菇時,雖然菌絲長勢不如對照,但菌絲生長速率與對照接近,說明杏鮑菇菌糠可替代50%棉籽殼和50%麥麩用于雞腿菇的栽培。
參考文獻
[1]陳華,阮瑞國,丁李春,等.葡萄園草菇立體種植模式試驗[J].食用菌,2002(6):32-33.
[2]陳君琛,沈恒勝,湯葆莎,等.食用菌菌糠再利用技術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06,22(11):410-412
[3]趙啟光,王尚 ,王亮,等.利用平菇菌糠栽培雞腿菇培養(yǎng)料配方試驗研究[J].北方園藝,2007(2): 167-168.
[4]張良,李宗堂,邢雅閣,等.杏鮑菇菌糠草菇產業(yè)化再栽培研究[J].食用菌,2012(3):64-66.
[5]王金賀,王延鋒,孫靖軒,等.不同比例的黑木耳菌糠提取液對五種蘑菇菌絲生長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3(4):156-158.
[6]梁明勤,海建平,陳世昌,等.杏鮑菇菌糠對雞腿菇菌絲生長和產量的影響[J].河南農業(yè)科學,2012,41(10):118-121.
作者簡介:張紅娟(1977-),女,陜西眉縣人,講師,從事微生物資源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