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勵志之語中,有一個詞是出現頻率極高的:“堅持到底”。它告訴人們,做什么都要堅持不懈到最后,這樣就會取得成功。其實大可不必,有時堅持非要苛求到底,便成了“孤注一擲”,也就鉆進了牛角尖,難以回頭。不要眼睛只向目標前方,有時堅持到一半,倒不如向兩邊瞧瞧,抓住機會,及時向兩邊尋找岔路。
鐵杵,一定要磨成針,其實有時挺傻的。磨成搟面杖也是有用的。
目視前方只奔一個方向的人,也許會一無所獲;左顧右盼的人,也許會峰回路轉。
很多人聽說一個山上有金礦,大家都去采金,大家都堅持著,但不一定都能采到金礦。有一個人沒堅持到最后,卻在山上賣起了礦泉水,結果發(fā)財了。
華盛頓郵局里每年都會有很多沒有投遞出去的信件,這些因地址不詳或其他原因而找不到收件人的信也退不回去,結果就丟放在郵局的角落。時間長了,自然會清理,而清理的辦法只有一個:銷毀。
這一天,有一個小伙子來到郵局,對工作人員說要幫助郵局處理這些信件。而處理的辦法不是銷毀,也不是賣廢品,而是代郵局繼續(xù)送這些信,并且承諾會和郵局簽合同,不但不向郵局要一分錢,還要給郵局保證金。郵局同意了。
接著,小伙子就騎著一輛人力三輪車,開始在華盛頓大街小巷尋找這些收件人。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一個星期過去了,一無所獲。但小伙子堅持下去了,不過他沒有堅持到底。
是他選擇放棄了嗎?不是,是突然峰回路轉,出現了新的商機。一天,有一個老者叫住他,讓他幫助送一封急信到另一個地方。而老者之所以選擇他,而不選擇郵局,是因為老者看到了小伙子的認真和真誠。
于是,小伙子有了他中途拐彎的職業(yè)。他開了速遞公司,幾年后他在美國開了138家分公司。他就是美國的速遞大王——喬治·肯·鮑尼。(圖片/劉鵬/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