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嘮叨,尤其是上了年紀(jì)的母親。一個不經(jīng)意的話頭,就開啟了母親的話匣。匣子里的話,猶如孩子不停攪動的肥皂水,溢出洋洋灑灑的水泡,一嘟嚕一嘟嚕往外冒,在家里四處飄蕩。
我剛結(jié)婚的時候,與婆婆同住。我每天下班回家,她總要將聽來的張家長李家短的瑣碎新聞,趣味橫生地描述給我聽,還加上自己獨到的見解,進行評說。
有空的時候,我會和顏悅色地傾聽,還不時地和上兩句。老人家便把她的話匣子如天女散花般傾倒下來,說得神采飛揚,精神出奇地好。忙碌的時候,我會自顧自做事,不去理會她。婆婆就像舞臺上的演員失去了觀眾的喝彩,變得無精打采。
有一天,婆婆又說到我丈夫兒時的事,這些事我聽了太多遍。那天,我因工作不順心情不好,就對婆婆說:“媽,這些雞毛蒜皮的事,你說了幾十遍了,煩不煩人?”婆婆的話戛然而止,她尷尬地環(huán)視四周,找不到支持的目光,便悻悻地走開了。我看到她趴在陽臺的護欄上,對著藍天白云發(fā)呆,就像落單的雁,郁郁寡歡。風(fēng)吹拂著老人的白發(fā),衰老的身影顯得那么寂寞無助,她一定在暗自傷心。我心里一陣酸楚,一陣內(nèi)疚。
樹老根多,人老話多。母親老了,老了的媽就是這樣絮絮叨叨。她要品味往事,從中尋找消失在時間隧道中的苦和樂;她要向最親近的人訴說,驅(qū)趕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有的孤獨和寂寞;她還要教誨兒女,傳經(jīng)送寶,再盡慈母的教導(dǎo)之責(zé)……她唯一向兒女索取的回報,只不過是傾聽呀!
“媽,我家務(wù)做完了,你把剛才的事情再說說給我聽聽?!逼牌呸D(zhuǎn)過臉來,昏花的眼睛霎時有了光彩,話匣子又打開了,一串一串的話像納鞋底的長線,抽也抽不完。
婆婆80歲時患上了健忘癥,剛剛說過一遍的話,總要從頭再說。說實話,有時我會感到煩躁。但是我常常告誡自己:“別嫌煩,誰都有老的時候,沒準(zhǔn)自己老的時候比婆婆和母親還嘮叨。”
果不其然,年歲不斷豐裕著我的話匣子。尤其是退休以后,由于把注意力大多放在兒子身上,看出兒子身上不少欠缺,覺得自己有必要把許多做人處世的經(jīng)驗和教訓(xùn)向兒子傳授,使兒子從善如流。可我指點迷津的金玉良言,誨人不倦的精神,兒子就是不領(lǐng)情。他常常做著暫停的手勢說:“老媽同志,你的‘教育癮’又上來了?誰受得了??!”或者干脆轉(zhuǎn)身就走。
我很想對兒子說,也想寄言天下眾兒女,母親的嘮叨全是對你的情和愛,你認真傾聽,仔細體會,一定會有所收獲的。有母親在身邊嘮叨,那是金銀珠寶換不來的幸福,不是所有人都擁有這種幸福的!聽母親嘮叨,讓母親在傳授中享受成就感,在釋放中康健衰老的身體,那就是你的大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