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鐵路運輸?shù)娘w速發(fā)展以及國家對環(huán)境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鐵路部門對鐵路沿線各車站的給排水設計也給予了高度重視,不僅需要其能夠滿足鐵路運輸生產、生活用水的需求,而且還需要確保設計能夠符合國家對環(huán)境保護的要求。文章主要以新建鐵路洛陽至湛江線中的中小站為例,結合當前鐵路的實際建設情況,對中小站給排水的科學設計進行探討,以此來為今后新建鐵路給排水的設計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新建鐵路;中小車站;給排水設計
一直以來,新建鐵路建設中的給排水設計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得到了鐵路建設部門的高度重視,尤其是在國家極度重視環(huán)境保護的今天,科學的對車站給排水進行設計更加引起了相關部門的普遍關注。就我國目前新建鐵路建設對給排水的設計來看,主要包括給排水量的計算、供水及消防方式、給水自動化以及污水處理等多項內容。建設人員如果想要從根本上確保設計滿足相關需求,就必須對以上內容進行充分掌握和了解,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工程施工的實際情況,采取最佳的設計方案。
1 中小站給水的設計
1.1 水量計算
新建鐵路建設中所涉及的中小站,對于水量的應用主要包括6個方面,即生產用水量、基建用水量、消防用水量、生活用水量、綠化及澆灑道路用水量和未預見的管網漏失水量。其中,大部分水量的應用都集中在生活用水上,因此,對于中小站給水設計中水量的計算主要以生活用水量為主,同時考慮其他部分的用水量。目前,對于生活用水量的計算仍然以傳統(tǒng)的定員數(shù)量×220L/cap·d的生活用水量標準。以洛陽至湛江線途中的周家灣車站為例,該車站的定員人數(shù)共有90人,車站用水量的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車站用水量的具體情況表
從表1中能夠看出,如果只是單純的利用生活用水量標準來對該車站的生活水量進行計算,而忽略了生活區(qū)住宅的實際情況,那么勢必會出現(xiàn)總水量偏大的現(xiàn)象。因此,為了能夠有效減少生活用水的總量,鐵路建設部門對于生活用水量的計算應該定員的辦公水量和宿舍用水量分開計算,這樣能夠達到降低用水的整體數(shù)量。與此同時,還要充分考慮車站的具體性質、定員數(shù)量以及生活房屋的配置情況等。由于新建鐵路中小站的用水量與工程的投資費用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必須對其給予高度重視。
1.2 新建鐵路中小站的供水消毒設備
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發(fā)展腳步的不斷加快,為了能夠給城市居民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相關部門都會將鐵路設置在距離城鎮(zhèn)較遠的地方,這雖然保證了居民的生活環(huán)境,但是卻給鐵路的日常維護帶來的困難。以前適合鐵路地區(qū)供水消毒設備主要是CIO2復合消毒劑發(fā)生器,雖然這種設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中小站的供水消毒需求,但由于運營成本費用較高,加上人員素質、藥劑運輸困難和管理維修不便等問題,從而導致消毒設備在投入運營幾年后大部分處于廢棄狀態(tài)。為此,采取合理的供水消毒設備也非常重要,設計中可以考慮采用無能耗高效消毒緩釋機和紫外線消毒設備。以上兩種消毒設備在鐵路中小車站的運用可以達到無人值守和降低運營成本費用的目的,但是對設備的運營可靠性要求較高。
1.3 給水自動化
洛湛線沿線中小車站給水自動化設計原則上以車站為單元,實施自動控制,為了節(jié)省工程投資,僅考慮納入地區(qū)監(jiān)控的技術條件。沿線中小車站的自動控制主要是通過對水塔、屋頂水箱、深井、集水井、清水池的水位自動監(jiān)測,實現(xiàn)設備的自動運行,達到無人值守,預留遠距離傳輸?shù)募夹g條件。鐵路的給水業(yè)務的數(shù)據(jù)傳輸在技術上成立,但給水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內容多、雜,傳輸數(shù)據(jù)的收集、發(fā)送,因為車站的水源不同而不同,如何解決好這一問題,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2 中小站排水的設計
新建鐵路中所涉及到的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因此,為了能夠對排水系統(tǒng)進行有效設計,對生活污水量的了解非常重要。只有了解了生活污水的總量,才能夠對排水系統(tǒng)的規(guī)模、運營成本等進行合理設計。就我國目前鐵路中小站的分布形式來看,大部分都與城市的主要街道具有一定距離。因此,很難將鐵路中產生的污水并入到城市污水處理系統(tǒng)中,所以只能對污水自行處理。與市政污水的處理量相比來看,鐵路污水的處理量較小,但這并不代表處理起來就比較容易。就目前鐵路污水處理的效果來看,仍然存在很多有待解決的問題,比如說達不到理想效果、運營維修費用較大等。為了能夠將以上問題有效解決,在對鐵路中小站排水系統(tǒng)進行設計的時候,可以采用兩種方法對污水進行處理,一種是污水土地處理系統(tǒng),所謂污水土地處理系統(tǒng),主要指的是利用中小站附近的荒地,將污水投入到土地上,使污水在土壤——植物——微生物復合生態(tài)中,經物化和生化的綜合作用,達到預期處理目的,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和環(huán)境來處理廢水,使之再生利用。另一種是人工濕地系統(tǒng)污水處理,該系統(tǒng)作為一種自然生物處理方法,污水中的不溶有機物通過濕地的沉積、過濾作用,可以很快地被截留而被微生物利用;污水中的可溶性有機物則可通過植物根系生物膜的吸附、吸收及生物代謝過程而分解去除,具有凈化效果好、工藝設備簡單、運轉維護管理方便、能耗低、對負荷變化適應性強、工程基建和運行費用低、可實現(xiàn)污水的資源化等優(yōu)點。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鐵路運輸?shù)娘w速發(fā)展,如何對中小站的給排水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已經成為了鐵路建設部門所面臨的一項重要工作。為了能夠確保給排水設計能夠滿足相關規(guī)范,鐵路建設部門就要根據(jù)鐵路建設的實際情況以及給排水設計的注意要點,展開給排水的合理設計,確保其能夠滿足鐵路運輸和環(huán)境保護的雙向需求。
參考文獻
[1]武志強,張松巖.新建鐵路中小車站給排水設計探討[J].鐵道標準設計,2005(07).
[2]華迪,付永勝,邱鈺棋,房景燕.鐵路中小站段污水排放規(guī)律及處理匹配技術研究[J].四川環(huán)境,2007(01).
[3]崔俊杰.新建鐵路中小車站給排水設計運營管理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09).
[4]李紹平.鐵路工程消防給水設計若干問題的探討[J].《鐵道標準設計,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