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維修無維修電路圖紙的設備,常常感到非常棘手,需要細心觀察,認真研究,繪制電路圖,完成設備維修保養(yǎng)。
關鍵詞:設備維修;無維修資料;電路圖
隨著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各種先進的廣播電視設備層出不窮,功能日益完善,電子化、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電子線路結構更加復雜。而這些精密設備隨著使用時間的推移,不可避免地會發(fā)生故障。一些先進的設備廠家不配備維修線路圖,視其為核心技術,設備送廠家維修,往往是更換整塊電路板,價格太昂貴,維修這類無維修電路圖紙的設備,常常感到非常棘手,那么,如何才能解決這種矛盾呢?
1 維修前準備
1.1 細心觀察
細心觀察故障設備,記錄設備商標,閱讀使用說明書,了解設備基本功能。從簡入手,查找外圍故障點,觀察設備有無人為的外觀損壞,該設備所處的環(huán)境及保養(yǎng)是否清潔,有沒有直接壞的地方,有沒有燒的地方;有沒有目視發(fā)現掉線的地方;有沒有異常點;這是最直接的方法。首先檢查儀器面板上各操作可調旋鈕所處位置是否正常,其次檢查電源保險、電源接線板、穩(wěn)壓電源、主機外部各連接線、接插頭是否完好、正確和不松動。有許多儀器的故障就是因為上述原因造成的。
要用鼻子聞一聞,看有沒有異味,燒焦的味道;有沒有燒后的油味;找出不正常的異味。對剛剛出故障的設備,用手感知溫度有無明顯變化。
1.2 耐心詢問
詢問操作人員該設備的使用年限,操作有無錯誤,發(fā)生故障前有無先兆,什么情況下出現的故障,有無類似的故障史。問得越詳細,修起來就越順手。
1.3 認真標記
具體維修的第一步,正式動手修理故障設備前,必須給設備先搞衛(wèi)生。第一要清除設備內的灰塵,清除高壓原件或大功率元件周邊、散熱裝置上的臟物。有許多吸附牢固的灰塵可以用脫脂棉蘸無水酒精輕輕擦拭。第二要除掉設備內部潮氣。第三利用標簽或照相手段認真標記各個連線位置,維修后可以準確恢復,節(jié)省維修時間,避免人為造成維修故障。
2 檢修主機必須先測電源
設備損壞最多的就是電源部分。電源的故障發(fā)生率占所有故障的30%以上。因為電源工作在高電壓高電流的情況下,很容易損壞。所以從這里入手,往往能得到事半功倍的結果。對于設備來說,首先看看所有的熔斷器燒沒燒,斷沒斷。一般故障不會燒毀熔斷器,設備內部通常都有保護電路。熔斷絲熔斷是較大故障的表現。
2.1 熔斷器炸裂,說明相關的負載電路有嚴重短路之處。順著熔斷器往下走,往往就能找到接地處或者短路處。
2.2 熔斷器熔斷,但沒有炸裂,有時發(fā)黑。這說明雖然有短路之處,但不厲害?;蛘呋鹁€和地線或相之間有一定的電阻。
2.3 熔斷器不發(fā)黑,熔絲從中間熔斷。這說明負載大,是緩慢熔斷的,要查負載電路。
對精密設備而言,+5V電壓是否穩(wěn)定,對于CPU能否正常工作,程序能否執(zhí)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保障+5V電壓是維修設備所必須的。高檔設備一般都在電路板上尤其是在一些接插頭處標明+5V和其它電壓值。
3 深入分析查找故障
深入分析損壞部分,制定修理步驟,查找資料,繪制電路圖,測量有關部位,找出損壞部件。當然,這一步是最需要功底和功夫的,也正是維修技師的用武之地。
繪制電路圖是比較繁雜的工作,要耐心仔細。單面、雙面電路板和有些三層、四層的電路板都可繪制。比較復雜的電路板需要用如下方法繪制:首先把電路板的非元件側用照相機拍照,用打印機打印,用復寫紙將線路描在空白紙上,可在圖背面(元件側)留下痕跡,再根據元件和元件側的電路在同一面用不同顏色的筆畫上連線和元件符號,就完成了電路板圖。然后再據此翻出電原理圖。這是個很麻煩的工作,用幾天的時間繪一塊電路板的電路圖是常有的事,但此圖對于維修設備有著巨大價值,對以后維修同類設備也有參考價值。另外,對提高維修水平也很有益處。
4 靈活運用替換法
替換法是在沒有維修電路圖紙的情況下最常用的方法,我們能找到相同型號設備可供對照修理,相同功能部分進行替換以確定故障位置。部分設備中有兩個以上相同的單元可以互換或比照修理。檢修到某些元件,懷疑其穩(wěn)定性較差或已損壞,焊下用好件替換,原則上應盡可能地找到原型號元件替換,實在找不到原型號時用其它型號代換,要查對兩者參數,以免人為造成新的故障。先進的精密設備線路采用較為先進的生產工藝,生產出多層復合板,表面上看是兩面印刷電路,實際上其內部壓膜著幾層電路。大多數維修人員手中沒有高檔的拆焊工具,稍不注意就會損壞內部電路,造成無法修復的維修故障。所以,在遇到這類電路板需要替換元件時,最好的辦法是將損壞的元件從管腳根部少許的地方剪下,再將新換的元件加焊到剪下來的地方,盡最大可能地減小人為損壞。
5 總結記錄,資料存檔
檢修無技術資料的貴重醫(yī)療設備,必須有科學的方法、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和頑強的鉆研精神。檢修中要認真觀察、認識,深入研究。至少要搞清大致工作原理和問題所在的范圍;應重點檢查的部件和修好的可能性;修理時存在的風險有哪些;如無多大把握,風險較大的,切不可輕易大拆大卸,以免擴大故障。
動手修理前,要制定一個檢修方案,包括人員分工、修理程序和防止意外的措施等。
在修理過程中,每一步都要盡可能想到,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和相應的措施。要隨時做好詳細記錄,特別是換過配件和更改過電路的地方。對一些關鍵部位,要重新測試數據,并做好記錄。
檢修完以后,應總結檢修過程,分析故障發(fā)生的原因,整理、完善檢修記錄,以備日后查閱。
參考文獻
[1]張華.醫(yī)療設備信息[J].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