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戊型病毒性肝炎是由戊肝病毒(HepatitisE Virus,HEV)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肝炎。課本中關于戊型肝炎的介紹,其表現(xiàn)為急性自限性肝炎,少部分可發(fā)展成重型肝炎,一般無慢性病患者。而越來越多文獻報道,戊型肝炎其在流行病學、傳染源、傳播途徑、發(fā)病過程等諸多方面都有同以前不認識一樣的地方,主要表現(xiàn)在慢性化發(fā)病過程,這甚至顛覆了以往課本知識。
關鍵詞:戊型病毒性肝炎;慢性化;流行病學;傳染源;傳播途徑
戊型病毒性肝炎是由戊肝病毒(HepatitisE Virus,HEV)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肝炎。課本中關于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介紹,其表現(xiàn)為急性自限性肝炎,少部分可發(fā)展成重型肝炎,一般無慢性病患者。但是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數據表明,戊型病毒性肝炎在許多方面被忽視,本文結合近幾年來國內外關于戊型病毒性肝炎的論述,闡述戊型肝炎在感染及發(fā)病過程中被忽視的方面,揭開其神秘面紗,尤其讓臨床醫(yī)師對戊型肝炎有一個重新和更全面的認識。
1 流行病學新特點
戊型病毒性肝炎主要見于亞洲和非洲的一些發(fā)展中國家。自1980年后中國新疆地區(qū)曾有數次流行,其他各地均有散發(fā)性戊型病毒性肝炎的報告,約占急性散發(fā)性肝炎10%,至少已有6個省市自治區(qū)曾報告發(fā)生戊型肝炎暴發(fā)流行[1]。其流行特點類似甲型肝炎,經糞-口途徑傳播,以水型流行最常見,少數為食物型暴發(fā)或日常生活接觸傳播,具有明顯季節(jié)性,多見于雨季或洪水之后。發(fā)病人群以青壯年為主,無家庭聚集現(xiàn)象,老年人、孕婦易感性較高,病情重,容易進展為重型肝炎,病死率高。盡管戊型肝炎流行主要在發(fā)展中國家,但到目前為止發(fā)達國家仍然有戊型肝炎散發(fā)病例、流行的報告,
2 新的傳染源、傳播途徑
以前的數據表明戊型病毒性肝炎傳染在發(fā)達國家流行的報告也時有發(fā)生,然而其發(fā)生常以食源性動物傳播為主。在發(fā)達國家,豬肉已經被確定為戊型肝炎傳播的一個重要傳染源[2];多項研究表明某些動物體內,甚至一些商店購買的食品中可以檢測出戊型肝炎病毒RNA[3];密切接觸某些動物很可能是戊型肝炎的一個危險因素,甚至人與人之間的傳播也有報道。在歐洲、美國等不同的發(fā)達國家,污水中戊型肝炎病毒RNA檢測呈陽性。關于被病毒污染的血制品,人們常常想到的是丙型肝炎,通過被病毒污染的血制品傳播戊型肝炎,盡管目前還沒有達到廣泛的公識,但相關的報道也不在少數。在德國有數據分析顯示約10%血制品當中戊型肝炎病毒RNA檢測呈陽性[4]。因此輸血傳播戊型肝炎,應該得到重視。
3 戊型病毒性肝炎慢性化的發(fā)病過程特點
在許多的研究中心或醫(yī)療機構,常常把戊型肝炎抗體檢查作為診斷及排外戊型病毒性肝炎檢測手段,然而這項檢測方法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偏差,尤其是在一些免疫抑制人群中,容易出現(xiàn)假陰性。因此對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釋的一些肝炎患者,常被建議行戊型肝炎RNA檢測。在臨床中也有戊型肝炎IgG抗體檢測呈陽性的患者,這類患者常常有慢性疾病如慢性肝病、糖尿病、慢性腫瘤等,還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等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強烈建議行HCV-RNA檢測。戊型肝炎的臨床表現(xiàn)形式也存在多樣化,世界衛(wèi)生組織評估數據顯示每年約有300萬人表現(xiàn)為急性癥狀性戊型肝炎,其中每年約7000人死亡[5]。對于免疫系統(tǒng)健全的人來說,感染戊型肝炎后幾乎都能在6w內清除病毒而成為隱形感染者。一些特殊高危人群,例如老年人、孕婦、合并有慢性肝臟疾病的患者,感染戊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后發(fā)展成重型肝炎的比例會大大增加。還有一部分人群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器官移植的患者越來越多,器官移植術后患者必須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這類免疫抑制狀態(tài)下以及艾滋病感染者免疫系統(tǒng)遭到破壞的患者,一旦感染了戊型肝炎病毒的話,很可能表現(xiàn)為慢性病程,發(fā)展為進展性肝病,甚至出現(xiàn)肝硬化、肝衰竭等[6],加強這類患者的管理同樣非常重要。
4 討論
綜上所述,戊型病毒性肝炎感染,許多年來都沒有被足夠的重視,在發(fā)達國家,戊型肝炎感染同樣存在,它一個關系到全球健康的問題。除了糞-口、水源性、食物源性傳播外,同樣可以作為人畜共患病通過動物甚至人際傳播[7]。被戊型肝炎病毒污染的血制品傳播,也是一種不被重視傳播途徑。在一些免疫抑制狀態(tài)的患者當中,常常有肝外表現(xiàn),甚至發(fā)展成慢性戊型肝炎,而且這樣的病例逐年增多。所有的這些多應該被我們重視起來,除了采取保護水源,加強糞便管理,注意食品衛(wèi)生,改善衛(wèi)生設施之外,加強對可能攜帶戊型肝炎病毒RNA動物及人群的監(jiān)測同樣重要。戊型病毒性肝炎慢性化的病例也有文獻報道[8],但仍然需要更多病例的研究證實,因此戊型肝炎應該被重新認識起來。值得慶幸的是2012年唯一的戊型肝炎疫苗在中國誕生[9],給我們帶來希望,這為預防戊型肝炎感染又提供了一條可靠的途徑。
參考文獻:
[1]zhuang H, Cao XY, Liu CB, et al. Epidemiology of hepatitis E in China[J].Gastroenterol Jpn,1991,26 (Suppl 3):S135-138.
[2] Chin J Epidemioi[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lO,3l(12).
[3]H. Wedemeyer, S. Pischke, M.P. Manns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hepatitis E virus infection[J].Gastroenterology, 142 (2012):1381.
[4]S.A. Baylis, O. Koc, S. Nick et al. Widespread distribution of hepatitis E virus in plasma fractionation pools Vox Sang[J].102 (2011):182-183.
[5]D.B. Rein, G. Stevens, J. Theaker et al. The global burden of hepatitis E virus Hepatology[J].2011.
[6]N. Kamar, C. Garrouste, E.B. Haagsma, 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hepatitis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e virus infection who have received solid organ transplants Gastroenterology[J].140 (2011):1481-1489.
[7]周恩民.禽戊型肝炎病毒人獸共感染的可能性研究[J].中國家禽,2009,31(1).
[8]Sven Pischke, Heiner Wedemeyer Hepatitis E virus infection: Multiple faces of an underestimated problem[J].Journal of Hepatology,2013 ,58 :1045-1046.
[9]F.C. Zhu, J. Zhang, X.F. Zhang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 recombinant hepatitis E vaccine in healthy adults: a large-scale,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 Lancet[J]. 2010,376 :895-902.編輯/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