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評估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液對小兒下呼吸道感染方面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進入我院治療的4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0例,兩組患者均采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液治療,根據(jù)一定的療效標準,判斷兩組病例治療有效率及差異性,最后,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3.0檢驗細菌清除率的差異是否具有顯著意義。結果 對照組20例患者有4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80%,觀察組20例患者有3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85%,t檢驗結果表明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颊叩钠骄毦宄蔬_93.82%。結論 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液對小兒下呼吸道感染有著穩(wěn)定良好的臨床效果,值得臨床醫(yī)學應用推廣。
關鍵詞: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液;下呼吸道感染;細菌清除率
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肺炎、支氣管擴張等。是臨床醫(yī)學的常見疾病,其中小兒下呼吸道感染已發(fā)展為兒科最常見感染性疾病之一[1]。下呼吸道感染的處理,既要考慮到抗生素抗菌活性,也要考慮到病原體本身的變異,臨床醫(yī)學常用抗生素類藥物進行治療,但其耐藥性的菌株也隨著抗生素種類的增多而增多,由于大劑量頭孢菌素的應用,導致院內(nèi)感染特別是假單孢銅綠桿菌和腸球菌感染日益增多。血清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的進展,使人們對支原體、衣原體感染或軍團菌感染的認識有很大提高。氟喹諾酮類、大環(huán)內(nèi)酯類等已引起人們重視。本文通過選取在我院治療的4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對其病例資料進行分析,評估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液對小兒下呼吸道感染的療效。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以呼吸道細菌感染的診斷標準為依據(jù),最終選取進入我院治療的4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均無其他內(nèi)科疾病,患兒年齡為5~15歲,平均年齡為(10±2.5)歲?;颊叩呐R床癥狀表現(xiàn):體溫升高者20例,白細胞升高者25例,合并癥狀者5例。依據(jù)統(tǒng)計學隨機數(shù)表原則,對進入本院治療的4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0例,由于是隨機分組,且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類似,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做比較。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注射劑進行靜脈點滴注射,先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鈉注射液適量溶解,然后再用同一溶媒稀釋至50~100ml供靜脈滴注,滴注時間為30~60min。劑量根據(jù)患者病情1.8~2.5g,2次/d,連續(xù)治療10d后,觀察治療效果,包括患者的體溫、病原菌檢查以及是否存在其他不良反應。
1.3療效的標準 我院按照《抗菌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的規(guī)定,在復查患者治療效果時,如體溫正常、病原菌檢查正常、無其他不良反應者為痊愈;如患者明顯好轉、無其他不良反應者為顯效;無任何顯著療效者視為失效。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3.0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t檢驗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的顯著性差異,根據(jù)細菌培養(yǎng)結果來計算細菌的清除率,檢驗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細菌清除率的差異性[2]。
2 結果
依據(jù)國家規(guī)定治療有效的標準,統(tǒng)計兩組患者治療10d后的復查結果,依據(jù)患者最終的治療情況計算治療的總有效率,見表1。
注:t值為0.3459,P值>0.05。
通過以上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可以看出:兩組40例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均在80%以上,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液對于小兒下呼吸道感染具有著很好的臨床療效。在兩組患兒10d治療的復查中,均采用細菌培養(yǎng)檢查,檢查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平均清除率為91.85%,對照組患者的平均清除率為95.79%,兩者之間不具有顯著的差異性,也進一步證明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液對于小兒下呼吸道感染的療效十分顯著,有很好的推廣價值。
3討論
3.1小兒下呼吸道感染的預防 小兒下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應按照預防為主、準確診斷、及時治療的原則[3]。預防的要點包括:①對易感兒童的疫苗接種,包括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②對易感兒童的抗生素應用,免疫力低下兒童,患感冒時可適當采用抗生素預防細菌感染。③在不能確定是普通感冒還是細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情況下,應接受呼吸??漆t(yī)生的醫(yī)療指導。④在應用抗生素前取痰做細菌培養(yǎng),應用中華醫(yī)學會推薦的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經(jīng)驗抗生素治療。
3.2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對小兒下呼吸道感染的療效 本文中研究的藥物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液是一種復合制劑,舒巴坦為廣譜酶抑制劑同時具有較弱的抗菌活性,對金葡菌及多數(shù)陰性桿菌產(chǎn)生的β-內(nèi)酰胺酶具有強大的不可逆的抑制作用,但對某些陰性桿菌染色體介導的β-內(nèi)酰胺酶無活性,二者聯(lián)合應用后,可增加頭孢哌酮抗的殺菌能力,防止耐藥菌對頭孢哌酮產(chǎn)生的耐藥作用,達到很好的臨床效果[4]。在此次研究中,對照組和觀察組一共有7例失效的患兒,治療失效的患兒可能會演變成兒童反復性呼吸道感染,發(fā)生反復性呼吸道感染原因很多,常見情況是由于過敏所致。由于過敏引起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對小兒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療無效,所以要注意患兒對過敏原回避,如回避過敏原后,治療效果仍不理想,則應進行脫敏治療。
參考文獻:
[1]陳崇芝.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液聯(lián)合雙黃連注射液治療小兒下呼吸道感染80例臨床療效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15(23):46-47.
[2]楊保.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不良反應33例[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6,26(10):1322-1323.
[3]蔡絢,蔡濤,虞曉紅等.血必凈注射液與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協(xié)同治療膿毒癥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房,2008,19(20):1563-1564.
[4]李勇,王睿.頭孢哌酮、舒巴坦復合制劑的抗菌活性及臨床應用[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1995(15):493.
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