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肝腎綜合癥是肝硬化晚期并發(fā)癥,以少尿或無尿,血肌酐及尿素氮升高為主,患者病死率及預后較差。方法 我院近期8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結果 治療組應用小劑量多巴胺及限鈉飲食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應用多巴胺及限制鈉鹽攝入治療肝腎綜合癥取得理想的結果。
關鍵詞:多巴胺;限鈉;肝腎綜合癥
肝腎綜合征是繼發(fā)于肝硬化、重型肝炎等嚴重肝病失代償情況下的腎功能衰竭綜合癥,病理生理特點是腎臟血管收縮, 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進行性少尿或無尿,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由于肝腎功能合并損害,其預后差、病死率高,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可挽救部分患者生命,提高生存率[1]我科近4年來應用多巴胺、白蛋白、限鈉飲食治療,肝腎綜合癥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80例患者診斷符合肝腎綜合征,男性55例,女性25例,年齡平均為28~67歲,平均(36.5±7.3)歲,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4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齡24~65歲,平均(44±4.9)歲,乙肝引起者32例,丙肝引起者6例,酒精肝引起者 2例,實驗組40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齡24~67例,平均(33.6±3.7)歲,乙肝引起者30例,丙肝引起者9例,酒精引起者1例。
1.2方法及療效判斷標準 兩組患者均保證足夠休息,對照組應用多巴胺(1~3μg/kg·h)、白蛋白(10~20g/h)、多烯磷脂酰膽堿及利尿藥物治療,實驗組40例在對照組基礎上限制鈉鹽(鈉小于1g/d)進行治療,3w觀察療效。
1.3療效判斷標準 肝腎功能恢復正常,尿量恢復正常、或尿量>50ml/h,惡心乏力癥狀減輕,為顯效;肝腎功能接近正常,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為有效,否則為無效。
1.4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及處理,計量資料以(x±s)進行表示,以t進行檢驗,計數(shù)資料則運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對照組顯效17例 有效 14例 總有效率》77.5%,實驗組顯效20例,有效17例,總有效率92.5%,實驗組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未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
2.2肝腎功能指標改善情況,見表1。
3討論
肝腎綜合癥是肝硬化晚期的一種嚴重并發(fā)癥,腎臟本身并無器質性損害,是因為腎臟縮血管及擴血管物質兩者失衡引起的機體功能改變的嚴重后果,而肝硬化晚期內臟血管擴張而其他臟器包括皮膚、肌肉、腦和腎臟均是血管收縮,這是肝腎綜合癥發(fā)病的始動環(huán)節(jié),如能早期阻斷則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轉肝腎綜合征,延長患者生存時間[2,3],多巴胺可使腎臟血管擴張,增加腎臟血流,增加腎小球濾過率,產(chǎn)生良好的利尿作用,改善腎功能,全身情況好轉。
肝病晚期發(fā)生肝腎綜合征時,機體的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腎上腺素及抗利尿激素極度上升及腎內血管擴張因子合成,,但仍不能代償,以致動脈壓下降,腎臟灌注不足,缺血嚴重,近曲小管鈉回吸收過度,出現(xiàn)明顯鈉水潴留、頑固性腹水[4],因此,在擴張腎臟血管的基礎上嚴格限制鈉鹽攝入,能使基礎尿鈉排出量相對較高,患者腹水消失或減少,但限鈉治療可能會影響患者的口味而損害營養(yǎng)狀態(tài),但治療效果比不良反應要重要。
研究結果提示,小劑量多巴胺、白蛋白、低鈉飲食治療組患者治療后肝功腎功的恢復、尿量增多明顯高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以小劑量多巴胺、限制鈉鹽攝入的綜合治療,具有療效顯著,不良反應少,安全等特點,可明顯提高肝腎綜合癥的臨床療效,是一種治療肝腎綜合征較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楊愛平,唐劍武,邰麗慧.前列地爾用于慢性重型肝炎并肝腎綜合癥的治療觀察[J].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06,20(4):286-287.
[2]覃雪英,陸啟峰,覃后繼,等.血漿置換聯(lián)合大黃灌腸治療重型肝炎合并肝腎綜合癥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28):34-36.
[3]賈繼東.肝腎綜合癥的發(fā)病機制[J].中華肝病雜志,2003,11(10):626.
[4]張凱宇,牛俊奇.肝腎綜合征的診斷和治療[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8,16(6):411.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