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絮語:聽到我們的小星星們回憶起自己的小時候,清揚姐姐就羨慕不已,因為你們的小時候就在昨天,就在今天,也在明天。而小編姐姐的童年卻只能用“遙遠”來形容了。我們每個人的記憶深處都有童年的獨特美麗,用不同的旋律記錄著曾經的歡笑與感動。而調皮搗蛋的你們就把日子譜成一串串音符,讓它們在透明的琴鍵上跳躍。還有還有,你們手中的筆就像智能照相機,把你們的“小時候”都拍了下來,匯成一本記憶畫冊。
一文一畫面
我的小時候,有好聽的故事、好看的童話和數不清的小秘密。
追憶童年的似水年華
子 夜
童年,我執(zhí)著地相信著是番茄醬染紅了夕陽;歪脖子的老柳樹下住著會講故事的老奶奶;洋娃娃在沒有人的時候會翩翩起舞。奶奶說,飯粒掉在地上會有大灰狼半夜把你吃掉,玩干凈的面團龍王會下凡把你捉走。所以我吃飯時總會十分謹慎,大人包餃子時眼巴巴地看著卻永遠不敢拿走干凈的面團,只是滿心期待著會有餃子皮掉在地上,便歡天喜地地撿起來,還會趕緊跑出去把臟的地方向天上露著,告訴龍王我是好孩子,然后把面團從白色玩成黑色。
童年的書,永遠神奇而神氣。大灰狼是會裝病的,老虎是要耍威風的,被吃掉的羊羔是會被獵人從黑熊的肚子里救出來的。童年的書,有著最豐富的色彩。世界縮小成了一張紙,上面是說不盡的甜美的秘密。
外祖父的拐杖
方 敬
說起到外祖父家里去,我就樂極了。那座寬敞的院落,是我兒時的樂園,其中暢茂的花木至今還是我記憶里的一種裝點。
一顆老年人的心,善良又溫和的,與一個小孩子的熱情融匯在一起,于年齡的距離間,閃爍著愛的光輝。我是他家里的一位???,一住就很久。于是,我可以聽到他的一位女鄰居說:“這孩子簡直不想家了?!蔽倚邼匦χ?。于是一位和善的老鄰人又問了:“你是你外祖父不能離的拐杖嗎?”
外祖父也喜歡到園子里或者戶外去走走,我,代替了拐杖,牽著他,他的手搭在我的肩頭上。而他的拐杖呢,一根烏楊木做成的,黑油油的,有雕著龍頭的把手,常掛在圈椅的靠背旁,這支精制的手杖是經過他的細心籌思和選擇的。在他所有的用具中,他最看重這個。以熱烈的請求,我曾被允許拄過它幾次,持著它的腰身,自己假裝成一個老人,躬著背,咳咳吐吐。對于老人的東西,我總是那樣喜愛,因為它們不僅能勾起我的情感,還能引起我豐富的想象呢。
魚鱗瓦
肖復興
小時候,北京的四合院平房沒有如今樓房的陽臺或露臺,魚鱗狀的灰瓦頂,就是各家的陽臺和露臺。曬的蘿卜干、茄子干或白薯干,都會扔在那上面;五月端午節(jié),艾蒿和蒲劍要插在門上,也要扔到房頂,圖個吉利;誰家剛生小孩子,老人講究要用蔥打小孩子的屁股,取蔥的諧音,說是打打聰明,打完之后,還要把蔥扔到房頂。這到底是什么講究,我就弄不明白了。
對于我們許多孩子而言,魚鱗瓦的房頂,就是我們的樂園。
那時,我剛上小學,開始跟著大哥哥大姐姐們一起上房揭瓦。我們住的四合院的東跨院,有一個公共廁所,廁所的后山墻不高,我們就從那里爬上房頂,弓著腰,貓似的在房頂上四處亂竄,故意踩得瓦噼啪直響,常常會有鄰居大媽大嬸從屋里跑出來,指著房頂大罵:哪個小兔崽子,把房踩漏了,留神我拿鞋底子抽你!她們罵我們的時候,我們早都踩著魚鱗瓦跑遠,跳到另一座房頂上了。
小時候特想不明白的事
我小時候認為美國一定很美,而且有很多美人,要不為什么叫美國?為此和小朋友吵架,因為他說英國才是最美的,英俊、英明等詞都是好詞。
小時候怕吃飯,可每次爸媽總給盛一碗,不吃完就得挨打。我很納悶:我的碗比他們的小,可他們碗里的飯怎么很快就沒有了呢?
小時候站在樓頂望遠處,總覺得天邊最高的山是喜馬拉雅山。
小時候,有一次妹妹鬧個不停,媽媽嚇唬她:“再哭,等一會兒收破爛兒的來了就把你賣了!”結果剛好有人敲門,我就跑到大人前頭堵住門口,說啥也不讓開門。爭執(zhí)了一會兒,我居然哭了:“不許你們賣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