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中,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讀到了李鎮(zhèn)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我被他的深邃,他的執(zhí)著,他的激情所打動。特別是《做最好的老師》書中的那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是某些教育者心目中‘一無是處’的學生,其心靈深處或多或少也有著美好道德的萌芽,因此,應(yīng)該引導(dǎo)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高尚之處,幫助他們樹立自信?!边@段話看似平凡,卻體現(xiàn)了李鎮(zhèn)西老師高度的思想智慧和教育藝術(shù)。
在我的班上有這樣一個特別的男孩——小吳,他是讓所有教過他的老師都刻骨銘心的學生。他會將嚼爛的口香糖偷偷地粘在女同學的長頭發(fā)上,看到別人哭笑不得,他得意洋洋;他會將鉛筆芯的粉末撒在別人的凳子上,看到別人的褲子漆黑一片,他欣喜若狂;他會將掃帚架在虛掩的門框上,看到推門而入的老師一臉灰塵,他開心不已……這種糟糕的狀況,隨著她母親因為復(fù)雜的家庭原因選擇輕生后變得更為嚴重。他,就像是一只斷了線的風箏,沒有方向,肆意飄搖著。
我對自己說:“在他身上多花點時間吧,就算頑石也能被感化的吧!”一次次苦口婆心的勸說,一次次軟硬兼施的教育,他絲毫不領(lǐng)情,終于丟給我一句:“不要你再來管我!”憤怒的我,再也忍受不了,馬上回敬他:“誰愿意管你這樣的孩子啊!隨你去吧!”他一臉冷漠、若無其事地離開了我的辦公室,只留下了心涼了半截的我。無奈又失望的我回到家,靜靜地反思:難道他真的是一個一無是處、無可救藥的孩子嗎?難道我真的要放棄他,不管他了?我茫然!
我細細品味著這一真摯的育人哲理,腦海中不由浮現(xiàn)出那一幕幕:他曾滿臉通紅、氣喘吁吁扛著沉重的水桶,為班級換水;他曾在學校運動會上,奮力拼搏,為集體贏得了榮譽;他曾在同學嘔吐后忍受著難聞的氣味,主動打掃教室;他曾在郊游時幫我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還一個勁地說:“不累!”……是啊,曾經(jīng),他的身上有那么多閃光的地方!這樣的孩子,我真能棄之不顧、放任不管嗎?良心告訴我,我不能!我有責任為這只飄搖的風箏系上一根指引他方向的線繩,我有義務(wù)讓他看到生活的希望。
在他的頭發(fā)長至耳邊時,我會湊過去,輕輕地說:“你該理發(fā)了!”在他看到我進教室后,想要扔掉吃了一半的面包時,我會低聲告訴他:“去我辦公室吃完吧,不吃早飯的孩子長不高!”在他上課趴著睡覺時,我會走過去輕按住他的肩膀,示意他該聽課了!他的作業(yè)我會特別仔細地批改,經(jīng)常會寫上鼓勵的話語“聰明的你一定能行的,加油吧!”在其他孩子的眼里,他享受到了更高一級的待遇,他得到了更多的偏愛!
最讓人難忘的是那個清晨,原本心情不錯的我走進辦公室,迎來的是一位怒氣沖沖的家長。原來,又是這個男生小吳,他用最難聽的話語侮辱了班上智力有障礙的女同學——小霞。女孩回家后告訴了自己的父親,所以女孩的父親上門興師問罪來了!滿是怒氣的家長,看到小吳毫不在乎的樣子,忍不住說:“沒爹娘管的,今天我一定要教訓你!”說完伸手就要打,我一把將這個男孩拉到身后,勸阻著家長:“請不要這樣做,我班上的孩子犯了錯,我也有責任,讓我向您道歉吧……”那一天放學后,小吳并沒有像往常一樣沖出教室去打籃球,而是一直留在座位上不肯回家,當教室內(nèi)只留下我和他兩個人時,他的臉上流下了久違的淚水。后來的日子里,他開始了一點點的轉(zhuǎn)變!畢業(yè)前,他曾經(jīng)給我寫過這樣一段話:“我知道,我不是您最好的學生,但您卻是我心中最好的老師!我永遠不會忘了您!”所有的付出能換來他的認可,我覺得無怨無悔!
李老師說:“‘愛心與童心’是我教育事業(yè)永不言敗的最后一道防線?!彼呀逃聵I(yè)當成自己的事業(yè),把為學生的終身幸福奠基當成一生的追求,因此贏得了學生的心。李老師也告訴我們:愛,不是用一顆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顆顆童心,而是“需要一顆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李老師對愛的執(zhí)著深深打動了我。
現(xiàn)在,我常常告訴自己:不要高高在上去訓斥學生,而是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著他們,不管他們是漂亮還是難看,不管他們乖巧還是頑皮,不管他們出身富裕還是來自普通家庭,不管他們曾經(jīng)犯過多少錯,說過多少謊,我都沒有理由放棄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