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80歲的王蒙先生與年過花甲的單三婭女士結(jié)婚的消息,我不覺心頭一熱,肅然起敬。不為別的,只為他們在暮年,還能燃起對生活的熱情。
王蒙先生用他的文字詮釋了什么叫做“青春不老”。老人家一輩子沒放下那支筆,也從沒放棄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這個年紀(jì)再婚,在別人眼中是一種勇氣,但在老先生這里,是對自己的不放棄。
王蒙先生與夫人崔瑞芳相愛甚篤,兩人幸福相伴走過近60年。夫人離去時,王蒙的生活陷入一片灰暗,高齡喪偶實(shí)在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但王蒙先生沒有讓悲哀的生活一直繼續(xù),他決定重新將熱情投入自己的生活。在朋友的關(guān)心下,他遇到了《光明日報》資深記者單三婭。和初見崔瑞芳一樣,他和單三婭也是一見鐘情。老人家幸福地說他與新夫人是:“一見鐘情,一見如故,她是我的安慰,她是我生機(jī)的復(fù)活?!辈⒃谖闹袣g呼:“生活萬歲,青春萬歲,愛情萬歲?!?/p>
在他們夫婦接受采訪的間隙,單三婭擔(dān)心王蒙著涼,拿來厚些的衣服為他換上。當(dāng)她一個一個為他系紐扣時,他安靜得就像一個聽話的孩子,和平日那個喜歡熱鬧、滔滔不絕的作家完全不同。這樣動人的場景,這樣純粹的愛情,來自80歲的老人,我們怎能不為之動容?難怪作家鐵凝送他“高齡少男”的稱謂。
單三婭女士非常了得。她學(xué)識廣博,知性秀雅。最難得的是,她是他的安慰,是他的救助。明知將有口舌,他愿意昭告天下,她愿意左右相陪。如此滄海月明,藍(lán)田玉暖,難怪老爺子大呼愛情萬歲。
暮年喪偶,無疑是人生的巨大不幸。當(dāng)孤寡老人踽踽獨(dú)行于天靜地也靜的小道上,默默聆聽自己心里的嘮叨,那種無邊無際的寂寞,是能夠把一個人的心活生生地埋葬掉的。我老父曾對我說過,我母親去世后,他心里的寂寞和難過無法言表,即使兒孫繞膝,還是有一種孤獨(dú)的凄涼。所以,那時候我一直幫老爸結(jié)交女朋友,讓他在人生晚景中重嘗感情的甜蜜,重拾生活的激情。忽然有一天,天降喜雨般老爸碰上了一個愿意和他攜手同行的人。這個人把亮光帶進(jìn)了老爸的世界。老爸知道,這不是陽光,也不是月光,僅僅只是螢火蟲的光,閃閃爍爍,隨時會滅,但是那一圈晶瑩剔透、渾圓亮麗的光,卻是他暮年里全部的璀璨。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本書,那么老年是書的結(jié)尾,而結(jié)尾部分往往最具有厚重感和影響力。如果把人生比作一臺戲,老年人則是戲的最后一幕,而這一幕往往最精彩、最感人、最令人難忘。能夠窒息生命的絕不是年齡的增加,而是希望的減少。只要對生活充滿希望,生命就會充滿活力。
年輕,年老,一個驚艷了時光,一個溫柔了歲月,不存在孰輕孰重。老年人雖然遠(yuǎn)離花季,同樣有盛開的理由,只要有一顆年輕的心,幸福就會像花兒一樣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