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天價招聘”再現(xiàn)】“我們銀行提供暑期實習機會的前提是實習生父母在我們支行的定期存款達到50萬元以上,然后再進行資產(chǎn)排隊”,該銀行人士還表示,“上述存款條件僅適用于海外留學需要的暑期實習,如果是以找工作為目標的實習,估計要求的存款規(guī)模怎么也得上千萬元了?!?/p>
@隆文互動營銷研究院:找個實習的機會還需要定額存款,能不能給機會來個分期付款?
@乍刺:上千萬元存款去銀行打工,腦袋讓門夾了?貴圈真讓人無語??!
@Lee-darling:并不全然如此。銀行需要有攬儲能力的人,但更需要的是有核心競爭力的人。富二代的資本本身就是一種核心競爭力。
【超7成北京有房青年憑父母支持買房】近8成在京青年沒有自有住房,即便在2成多擁有自有住房的青年中,購房時需父母支持的也占到了7成,超過一半在京青年租房居住,研究生租房比例最高,為57.7%。
@美食吃不胖:數(shù)據(jù)靠譜嗎?這凸顯受教育程度對住房狀況改善作用的有限性。
@夢幻執(zhí)左契:工作兩三年的租房是正常的,但是5年以上的普遍買不起,不得不租房,就有問題了。扭曲的房價抹殺了一切。
@琢磨的鳥:純靠自己,完全不啃老買房的人想必是極少的。房地產(chǎn)已經(jīng)透支了全民財富和消費。除了剛上班就年薪三四十萬元,而且預期不斷增長的,我周圍還真沒有幾個能憑自己買房的。
【30年后看通脹】在過去20多年中我國通脹率為6.4%。假設(shè)年均通脹6%,30年后1000萬元值156萬元;假設(shè)年均8%,30年后值80萬元;10%,30年后值42萬元;13%,30年后值15萬元……當你以為賺1000萬元一輩子都花不完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其實已經(jīng)窮得連一個廁所都買不起了。
@石蟹世界:投資理財凸顯重要,現(xiàn)在越來越深入人心。不過這里有一點值得注意,很多投資者以為投資一點就會賺錢而且會賺很多,這顯然缺乏理性。
@天津高通盛融:小時候5分錢能買倆糖果,可惜我沒舍得花,攢了20個5分的,期盼著能買一大袋子糖果吃個夠,一直留到了現(xiàn)在。誰知道長大后是這個樣子,別說5分的,1角的我都不好意思拿著去買糖??磥礤X光存著是不行的,理財才是重點。
@小金豆:看看銀行的存貸利率差之比率,看看儲戶怎么貼補銀行,就知道是誰逼著老百姓瞄準樓市保護勞動成果了。
【央行擬嚴管第三方支付】在暫停二維碼支付和虛擬信用卡之后,央行再次出手。一家第三方支付證實,收到草案,主要限制第三方支付轉(zhuǎn)賬、消費,個人支付賬戶轉(zhuǎn)賬單筆不超過1000元,年累計不超過1萬元;個人單筆消費不得超過5000元,月累計不能超過1萬元。
@牛子:最大的收益方就是銀行和銀聯(lián)。銀聯(lián)打擊三方支付也不是第一天了,如果監(jiān)管層面始終不愿給創(chuàng)新提供保障,而是刀砍斧剁,那金融創(chuàng)新顯然是偽命題。
@果汁h(huán)e:我現(xiàn)在告訴親朋好友最多的就是第三方支付的風險。盡量選擇貨到付款,或刷銀行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