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風(fēng)·將仲子
將仲子兮,無逾我里,無折我樹杞。豈敢愛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將仲子兮,無逾我墻,無折我樹桑。豈敢愛之?畏我諸兄。仲可懷也,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將仲子兮,無逾我園,無折我樹檀。豈敢愛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懷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將仲子》是《詩經(jīng)》中描寫愛情的杰作。詩中的姑娘熱烈地愛著青年,但在父母、兄長、社會輿論的巨大壓力下,卻又不敢和他相會。
先秦時代的男女交往,經(jīng)歷了防范相對寬松,到逐漸森嚴(yán)的變化過程?!吨芏Y·地官·媒氏》:“中春之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笨梢娭艽嗄昴信谔囟玖钣谢閼龠x擇自由。到了春秋、戰(zhàn)國之際,男女之防就嚴(yán)格多了?!睹献印る墓隆罚骸安淮改钢?,媒妁之言,鉆穴隙相窺,逾墻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連“鉆穴隙”偷看那么一下,都要遭人賤罵,可見社會輿論已何其嚴(yán)厲。這首詩所表現(xiàn)的,正是一位姑娘在這種輿論壓迫下的畏懼、矛盾心理。
詩的開頭就是突兀的呼告:“將仲子兮,無逾我里,無折我樹杞!”初看起來讓人摸不著頭腦,但仔細(xì)品味就會不禁發(fā)笑:這分明就是戀愛中的姑娘情急之下的呼告,快不要翻院墻,不要把杞樹折斷!因為男子要翻墻和她私會,姑娘嚇得趕緊叫停,似乎我們都能看到姑娘此刻驚慌蒼白的面容,還有“仲子”那因被拒絕而失望的神情。接著詩中跳出了一句巧妙的表白:“豈敢愛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鼻耙痪浞磫枂柕悯柢E,正顯出了女主人公的細(xì)心處,她唯恐“無折我樹杞”,會被男子誤會,所以趕緊聲明:“豈敢愛之?畏我父母。”我不是吝惜杞樹,我只是怕我父母知道;“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我雖然是天天想著你呀,只是父母的斥責(zé),也實在讓我害怕呀。
第二、三兩章并不只是對首章的重復(fù),而是表意上的遞進。從姑娘的“無逾我里”,到“無逾我墻”、“無逾我園”,可以想見“仲子”的魯莽沖動。所以她的畏懼也隨之?dāng)U展,由“畏我父母”到“畏我諸兄”,最后“畏”到左鄰右舍的“人之多言”。使你覺得,那似乎是一張無形的大網(wǎng),從家庭一直布向社會,誰也無法掙得脫它。這就是不準(zhǔn)青年男女戀愛、私會的禮法之網(wǎng),它經(jīng)了“父母”、“諸兄”和“人”的重重圍裹,已變得多么森嚴(yán)和可怕。由此品味女主人公的呼告之語,也難怪一次比一次顯得急切和焦灼了。
這首詩把少女的矛盾心情,寫得非常生動,少女的一往情深和不經(jīng)世事、天真純樸,也由此而得到鮮明的體現(xiàn)。全詩三章,句式全同,但一章一韻,一章寫一個方面,往復(fù)回環(huán),情韻相生,讀之扣人心弦。
——崔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