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對冰糖葫蘆情有獨鐘。小時候的我,曾多次懷著純粹明凈的心與朋友共享一串冰糖葫蘆,時光似乎也在咬碎冰糖的聲音里微微笑起來。
現(xiàn)在的街頭小吃是愈來愈多,什么燒烤啊涼粉啊一股腦全攤在街上,冰糖葫蘆被擠到八百里外去了,冰糖被咬破的聲音也在日益浮躁的喧囂聲中消失殆盡了。
我站在車水馬龍的街上,百無聊賴地等著的士。行人們無所顧忌地在飛馳的汽車間穿行,以淡漠的眼神和高貴的姿態(tài)給予司機最理所當(dāng)然的不屑,汽車的鳴笛聲在這被鋼筋水泥分割的天空下顯得尤為刺耳,仿佛是從遙遠(yuǎn)的地平線上傳來的一聲撕心裂肺的呼喚。
離我不遠(yuǎn)處有一個身穿灰藍(lán)色襯衫的賣冰糖葫蘆的老人,他孤獨無助地站在那兒,望著在他面前洶涌而過的人群,眼里滿是過盡千帆的滄桑。
一群嬉笑著的學(xué)生走過去了,他們此刻的目標(biāo)是電玩或者電影,以后的目標(biāo)是什么他們不在乎,但絕不會是冰糖葫蘆。
幾個面容冷漠穿著高跟鞋的白領(lǐng)走過去了,十幾厘米的高跟鞋像錐子一樣狠狠地刺入地面,留下的洞是驕傲還是失落?
——他們以傲人的姿態(tài)撐起蒼白的生命,行尸走肉般地走過這位老人面前。
是啊,一個賣糖葫蘆的老人,那么卑微。
但是上帝不會讓一個卑微的老人莫名地得到這樣的懲罰的——他會以老人為模型,塑造一個涼薄社會的微影,無情而又徹底的粉碎我們這些無能淺薄的旁觀者對社會抱有的所有粉色幻想。
一個舉著塑料風(fēng)車的小孩子拽著他媽媽的手走著,黑白分明的眼睛滿是對這個世界好奇的探知。他心急地走向剛剛跳入他視線的灰藍(lán)色襯衫老人,用純真的希望賦予了老人一份微不足道但真切的感情。
小孩子的媽媽一臉嫌惡地看了老人一眼,一把拉過自己的孩子:“吃什么吃,臟死了!”
老人看著那個孩子,嘴角彎起一抹疲憊的弧度。
我看著那對母子走遠(yuǎn),心皺成一團,仿佛像被淋了一杯檸檬汁一樣,酸澀得快要落下淚來。
當(dāng)這個世界賦予我們冷酷與圓滑,我們該如何開出自己的花?在這個如同速溶咖啡的時代里,有多少飽滿的咖啡粒能在時光的篩子中留下?讓我們乘著回憶的風(fēng),穿越時光的海,去尋找被我們遺失了的自己。如果我現(xiàn)在和最好的朋友再像以前那樣吃冰糖葫蘆,還會不會有以前的輕松和愉快?不會??隙ú粫N覀儽池?fù)了太多太多過于沉重的東西,每走一步,每跳一下,都有太多的負(fù)擔(dān)。
我過去買了一串冰糖葫蘆,給錢時我看到老人的那雙手,那樣蒼老。
我咬了一口冰糖葫蘆,眼淚毫無征兆地流下,薄薄的一層冰糖下,是酸澀的心。
學(xué)校:湖北沙市第二中學(xué);導(dǎo)師:范守莉
點評:這篇文章以“賣糖葫蘆的老人”為題,傳統(tǒng)的寫法往往是通過對主人公外貌、動作、語言以及具體事件等刻畫來展現(xiàn)人物特點,然而本文作者卻另辟蹊徑??v覽全文,其中對老人的描寫僅有區(qū)區(qū)的幾行文字,筆墨的重心多放在對周圍路人的描寫和“我”的內(nèi)心活動的展現(xiàn),然而作者卻能夠放收自如,可謂“形散而神聚”。全篇以“我”的所見為實線,以“我”所感為虛線,虛實交叉而又?jǐn)⒆h融合;最后以“買了一串糖葫蘆”,卻嘗出了一顆“酸澀的心”結(jié)篇,讓“我”同老人在結(jié)尾處真切邂逅,頗具點睛傳神之效。(范守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