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接到好幾次同一家保險公司的電話,推銷某款新上市的產(chǎn)品?!敝芘扛嬖V筆者。實際上,說是推銷并不確切,因為這款保險產(chǎn)品并不需要周女士支付保費,而是免費贈送給她的,周女士只要提供姓名和身份證號即可。對于這樣一份盛情,盡管對方聲稱這份保單非常適合她,又不需要任何成本,個人信息不會被泄露,但周女士幾經(jīng)權衡后,還是明確告知對方不需要。
姚先生通過微信獲得了一份免費的意外險。由于他關注了一家保險公司“E服務”的微信公眾號,在某次活動中,他免費領取了1份保額30萬元、保障期限6個月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類似的情況總是在生活中上演。保險公司真的會免費贈送保單給客戶嗎?免費保險到底是“餡餅”還是藏有貓膩的陷阱?
保險電銷敲門磚
免費保險其實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物,只不過對客戶來說,心里多少還有些疑問。如果自己曾經(jīng)在該保險公司購買過產(chǎn)品,那么獲贈保險可以被理解為回饋客戶的一種形式,屬情理之中,而自己從未在該保險公司購買過任何產(chǎn)品,為何會有免費餡餅掉下來呢?
據(jù)了解,保險公司免費贈送的保單并非僅對老客戶開放,客服人員會隨機選擇一部分號段進行盲打,只需要客戶提供姓名和出生年月即可。這類保險并不寄送紙質保單,產(chǎn)品多為短期意外險,特點是保額較高,但實際保障成本并不高,保單內(nèi)容簡單,便于客戶理解。
保險公司贈送客戶保單的用意自然是為了積累客戶信息,以便今后進一步跟進。“打陌生電話推銷保險,一般都會直接被拒絕,但是如果說免費贈送保險,那么就有很多人愿意進一步了解了?!币晃槐kU業(yè)內(nèi)人士告訴筆者。免費贈送保單并不會引起客戶反感,而是一些保險公司拉攏客戶的最佳方法。
挖掘微信客戶
今年以來,通過微信平臺讓用戶免費領取保險的做法進展得如火如荼,刷下微信、轉發(fā)鏈接、玩?zhèn)€游戲,就能拿到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保障的意外險或航空意外險,而且都是免費的,甚至還可以轉送給朋友。
幾個月前,泰康人壽與奇虎360就推出了首個免費航意險“飛常?!?,凡符合條件的中國公民只需填寫姓名、身份證號和手機號即可免費獲得一份有效期1年,不限次、不限國內(nèi)國際,保額為100萬元的航空意外保障。保障時間包含登機、飛機滑行、飛行、著陸全過程。之后每次乘坐飛機時,只需登記航班號和出行日期,就能享受更便捷的后續(xù)服務。投保成功后,保存返回的電子保單號碼,拍照復制或轉發(fā)給他人亦有效。
陽光保險、華夏保險也都在各自的客服節(jié)推出了微信贈送保險的回饋活動,關注其微信號的用戶,即可以獲得一份陽光產(chǎn)險交通工具意外險戶或“華夏寶”綜合意外傷害保障。
對于微信渠道的免費贈險,投保人應注意兩點。一是要確定是否是從官方途徑領取的保險。投保人可撥打該保險公司的客服熱線,核對保單的真實性。二是應及時激活。對于接受了贈險的消費者,應及時進行激活操作,讓保障生效,否則保險將白白浪費。
“保險公司贈險的出發(fā)點是希望用戶通過免費試用、親身體驗,更加了解保險能夠為其帶來的益處。贈險也是保險公司開發(fā)新客戶的一種營銷手段,只不過如今隨著微信的興起,保險公司贈險的方式已經(jīng)逐步從傳統(tǒng)的電話、短信渠道向微信渠道轉移?!币患掖笾行捅kU公司營銷部負責人表示。
詳細了解免費保單
從投保人的角度來看,無論是通過電話還是微信平臺,如果接受了一份免費保單,請務必將保障內(nèi)容、保障期限、被保險人、受益人等情況了解清楚。一旦發(fā)生保險事故,這份保單可能會幫上大忙。
保障內(nèi)容 即使是意外險,也有不同類別。究竟是交通意外保險、綜合意外保險,還是單純的航空意外險,需要投保人了解。
保障金額 交通意外險需弄清各種交通工具的具體保額,而綜合意外險可能會有附加的意外醫(yī)療保障,實用性更強。
保險期限 應了解保障是從同意接受保單后立即生效還是次日或某個約定時間生效。對于獲贈旅行意外險的投保人來說,免費保單一般可以在規(guī)定時段內(nèi)任意時點開通。
受益人 被保險人一般為接受免費保單的本人,而受益人通常為法定受益人,如果被保險人有特殊需求想要更換受益人,應及時向客服咨詢變更方法。
理賠 保單的意義在于能為被保險人提供保障。因此,接受免費保單的投保人有權利了解如何申請理賠,憑哪些材料才可獲得理賠。
筆者要提醒的是,面對免費保險,投保人還應謹防不法分子以免費贈送保險為由騙取個人信息。如果對方要求提供銀行賬號、社保賬號或其他與家庭經(jīng)濟相關的材料時,要多留個心眼,因為真正的免費保單并不需要這些信息。這種情況,很可能是不法分子正在騙取信息,需要投保人當心。
贈送也須合規(guī)
保監(jiān)會下發(fā)的《關于規(guī)范人身保險公司贈送保險有關行為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規(guī)定,人身保險公司可以促銷或公益事業(yè)為目的贈送人身保險,但不能贈送財產(chǎn)保險。所贈送的人身保險產(chǎn)品只能為意外傷害保險和健康保險,且保障期限不能超過1年。此外,不能贈送返還型意外傷害保險和任何形式財產(chǎn)險,且凈保費不能超過100元。
《通知》同時還明確,人身保險公司贈送人身保險,必須取得被保險人同意,并向被保險人簽發(fā)保險單,且贈送的人身保險視同正常銷售的保險產(chǎn)品進行管理。這意味著,獲贈的保單將與日常銷售的保單享受同樣的理賠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