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看過一篇文章里寫道:在班級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其實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慈母、嚴父、朋友、法官。我很贊同這種說法。
作為一名教師,就要像一位慈祥的母親一樣,關(guān)心和愛護每一個孩子,要學會包容他們,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小亮父母離異,缺少家庭溫暖,我經(jīng)常給他買學習用品、衣服鞋帽,在我的關(guān)心與幫助下,他始終品學兼優(yōu)。偉業(yè)有愛拿別人東西的壞習慣,一次被我發(fā)現(xiàn)了,我并沒有當著同學的面批評他,而是悄悄地把他叫到一邊,為他講了一個“知錯就改”的小故事,通過故事里主人公知錯就改的事例使他明白了這種行為是不道德的。他大聲地說:“老師,我會改正的!”聽著他動情的話語,我深切地感受到,一個老師只要以一顆真誠的愛心對待自己的學生,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后來這個學生振作起來了,學習也進步不少,班級從此也沒有丟過物品??偸怯袑W生不經(jīng)意間喊我“媽媽”,每當這時,我總是大聲答應(yīng)著,引得孩子們哄堂大笑。
而有的時候,教師又要像嚴厲的父親一樣,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不能放任自流。遇到孩子犯錯時,我會在第一時間指出他的問題,并引導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小峰因為父親早逝,母親改嫁他人,從小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老人很是溺愛孩子,孩子慢慢地養(yǎng)成了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目空一切的壞習慣,經(jīng)常欺負班級的同學,輕則動口,重則動手。分析了孩子這么做的原因,我覺得單純的好言相勸是不會起到太大作用的,這個孩子需要的是懂得規(guī)則,知道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是絕對不能做的,所以每次在他犯錯的時候我都會很嚴肅地跟他講清道理,讓他知道這么做對別人造成的傷害,讓他換位思考。在經(jīng)歷幾次教育后,他的壞毛病改掉了不少,家長對我的教育方式非常認可,覺得老師幫他們解決了一個難題,讓孩子以后少走彎路。孩子們就是一棵小樹苗,要通過修枝剪葉才會更加茁壯地成長。
有時,教師還要放下身架,尊重孩子們各種各樣的想法,就像他們的朋友一樣,傾聽他們的心聲。六年級的孩子大一點的已經(jīng)14歲了,正處于青春期,有些男孩和女孩會產(chǎn)生互相喜歡的心理。班級這樣的情況可以說還不少呢,但是每當發(fā)現(xiàn)學生有這種苗頭時,我從不憤怒地打壓他們的想法,而是采取談心的方式,分別找他們談話,向他們講清這種想法是很正常的,但是時機不對,要把這種想法轉(zhuǎn)變成學習的動力,以后長大了,如果還有這種想法,再去真正地考慮。這樣一步步把他們的思想引入正軌,這樣孩子才會對你敞開心扉,主動與老師交流。
還有的時候,教師就像是一位公正的法官,秉公執(zhí)法,不徇私情。不要因為對某個孩子的特殊印象而影響對事情的判斷。作為老師,往往會更加偏愛那些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孩子,認為只要學習好,這個孩子就樣樣都好。但是我對班級的孩子從來都是一視同仁,就事論事。有一次,我們班的副班長與班上一位平時表現(xiàn)很不好的孩子發(fā)生了嚴重的沖突,甚至大打出手,班級學生都認為肯定是那個表現(xiàn)不好的學生的錯。我知道這件事后,把他們兩個叫到辦公室,詳細地了解了情況,事情的起因并不是因為那個孩子,而是由于副班長處理事情的時候過于霸道才引發(fā)的紛爭。我嚴肅地批評了副班長,使他認識到自己這樣做是不對的,并讓他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給那個同學道了歉。這件事對班級的學生觸動很大,孩子們對我的做法是非常信服的。
在我們的工作中,靈活地做好各種角色之間的轉(zhuǎn)換,在合適的時候扮演合適的角色,會使班級管理工作有滋有味,有聲有色。
(作者單位:安達市錦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