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威不再
臺灣空軍共有308架F-5E/F,占全球產量的25%。盡管它的外形不起眼,可是30多年來,就是這群“老虎”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穿行在臺灣的天空中。畢竟“歲月不饒人”,機械老化讓這群“飛虎”威風不再,再加上臺灣當局新一輪裁軍縮編,直接影響訓練效果。2008年11月,臺東基地第737聯(lián)隊的維修人員由于疏忽,在F-5E戰(zhàn)機發(fā)動機試車時將工具吸入,導致發(fā)動機葉片嚴重受損。這是一起典型的“凸槌事件”,預計修復費用要400多萬元新臺幣,這起事件也暗示臺軍現(xiàn)行維修體制開始松懈。
到2010年,第737聯(lián)隊的F-5E/F戰(zhàn)機完好率竟降到50%!對這個執(zhí)行“新一代機先導換裝訓練”的部隊來說,這種困境直接影響到F-16、F-CK-1、“幻影”等新一代戰(zhàn)機的飛行員養(yǎng)成與銜接?!袄匣C”真的老了,但擔負戰(zhàn)斗值班的任務卻無法卸下??傆嬙贔-5E/F服役的34年來,臺軍共損失32架,36名飛行員喪生。
但在臺東志航基地這個“虎窩”,那里的飛行教官“猛K”“菜鳥”的狠勁仍是一幕幕傳奇。前往臺東志航基地受訓的飛行學員,第一次飛F-5F雙座機進行超聲速飛行時,帶飛教官一定會告誡他們:“這就是超聲速飛行!從今天開始,你要警備臺灣空域!”而為了要在空中執(zhí)勤,學員面對的科目是“空對空應用戰(zhàn)術”及“空對面應用戰(zhàn)術”,這都是大動作,都是戰(zhàn)術技能。學員不再是單靠特技飛行來應付各種科目,他們學的是執(zhí)行空中作戰(zhàn)的空對空、空對面等應用戰(zhàn)術,這是所有飛行員的基本功。
對許多年輕飛行員來說,飛著與自己年紀不差多少的F-5E/F,雖然初期會有點畏懼,但他們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不起眼的飛機竟能在一場又一場的格斗中拉出巨大過載,把自己壓得喘不過氣來……
藍皮書K頭 發(fā)動機頻“發(fā)功”
1991年退役,目前在公職機關服務的黃姓中校,是擁有1800多飛行小時的F-5E/F飛行員。他說:“我從學(官)校畢業(yè)后就開始飛這種飛機,直到我退伍那個月還在飛?!?/p>
“這是我珍藏的技術條令,當然這是很老的版本,沒有做過更正,已經失效,千萬別說我挾帶軍事書刊……但我會一輩子珍惜這一本?!秉S中校得意地秀出一本藍皮書,然后又笑著說:“我之所以要珍藏這一本,是因為我在部訓隊時曾操縱過量而失速,是高速失速!然后進螺旋,差點改不出來。落地后,后座教官一腳把我踹得老遠,然后用這一本大技術條令猛K我的腦袋!我從此就好好保留下來?!?/p>
其實,初學者駕駛F-5時很容易發(fā)生“失速后回轉”(PSG)的現(xiàn)象,在臺空軍《F-5E/F戰(zhàn)斗機駕駛技術條令》(相當于飛行操作手冊)的第三章也強調:“失速時,機翼下掉,緊接著側滾震動,(進螺旋)?!碑斢谴笥谂R界角后,氣流將會剝離原來的流場,翼面可操縱性將接近于零。許多教官在帶飛新學員時,會在適當空域及高度讓學員感受這種失控情況。但一般來說,F(xiàn)-5的氣動平衡性相當好,在“正回轉”狀態(tài)時,只要按技術條令“駕駛桿前推、各副翼及方向舵定中?!本涂身樌某觥5夹g條令也強調,基本操作只是原則,許多情況要視當時的飛機狀態(tài)進行改正,上述的操控技巧僅是一般狀況下,改出效率最佳者。
“在我服役的那段時期,F(xiàn)-5E/F曾多次發(fā)生發(fā)動機工作失常情況,如轉速不足、燃油流量不足、噴嘴擺動、壓縮機失速甚至熄火現(xiàn)象。那時候大家都將矛頭指向主控油器,后來發(fā)現(xiàn)T5可變排氣噴嘴系統(tǒng)出問題!簡直忙翻大家,機務室里沒有人有笑容,因為不知道下一次是哪一架要發(fā)功(出狀況)!”
他還記得:“其實我們的許多次要裝備、空用地裝實在取得不易,造成維護效率大打折扣。我記得有一年,我在臺南維護廠棚里和人聊天,剛好有幾架F-5架起來做保養(yǎng),我看到其中一架好像左右高度不對,我好奇地蹲下來平視檢查,然后看到那架飛機機腹下兩個維修人員突然連滾帶爬往外沖,一瞬間整架飛機就直接垮下來!我的老天,還好那兩個小子眼明手快,要不然一定被壓成肉餅。”
“后來幾年,我們接到‘一指部’(臺灣空軍第一后勤指揮部)的通報,這種飛機已有多架發(fā)生結構腐蝕的情況,我們隨即開始限制操作高過載?!?/p>
單發(fā)起飛 “菜鳥”冷靜處置
作為擁有超過3000飛行小時的F-5E/F飛行員,退役的劉姓少將對“老虎”有著相當?shù)那楦?。除了下部隊就飛F-5E/ F之外,最重要的是他認為這是一架能與他達到“人機一體”的好飛機。
“只要你好好飛,它會聽話地好好讓你飛?!眲⑸賹⒁徽劦斤w行,精神馬上一振。他最得意的一次F-5起飛,是在一次緊急起飛過程中,發(fā)現(xiàn)發(fā)動機只有一臺順利啟動,但因為狀況緊急,長機已沖出去,并點開“AB”(After Burner,加力燃燒室,又稱后燃室)加速準備帶起來,而他卻還在跑道上“龜速”掙扎。
“F-5E單發(fā)起飛的速度,按技術條令規(guī)定是190海里/小時(約352千米/小時)的指示空速,雙座的F型是200海里(約370千米/小時)。在最大加力的情況下,可以保持至少300英尺/分鐘(約91.44米/分)的爬升率……”雖然已有12年沒再飛F-5戰(zhàn)機,但這位老飛行員還是如數(shù)家珍地背出技術條令數(shù)據。由于當時他是一位剛下部隊沒多久的“菜鳥”,急著要積累戰(zhàn)分與經驗,再加上不服輸心態(tài),以及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他堅持繼續(xù)滾行起飛。
“我只有一邊的發(fā)動機順利點火,然后我繼續(xù)推到后燃位置,接著感受到推力建立起來,飛機的空速也開始增加,可是眼前的問題是另一發(fā)動機還沒點著火!只有一半推力的戰(zhàn)機連起飛都有問題,還好我看到速度在160節(jié)(約296千米/小時)之后就穩(wěn)定增加,已有自信的知道起飛沒問題了,因為這個工作中的發(fā)動機很稱職!”
這架起飛加速明顯較慢的F-5E戰(zhàn)機,引起飛行輔助室(Mobile)的資深飛行員注意?!叭缓鬅o線電聽到飛行輔助室有人在叫我‘是不是單發(fā)起飛?是不是單發(fā)起飛?’我故不做聲,其實也是沒空理他們,因為我正在重新激活那具才剛到風轉速度的發(fā)動機,正忙著激活,沒時間啦!還好,在起落架收起后,兩具發(fā)動機都建立正常推力了,雖然落后長機近3海里(約5556米),但我馬上切小半徑趕上,立即進入編隊位置。這件單發(fā)起飛的事,我一直都沒對人說,因為當時應該是要放棄起飛的。”
噴嘴誤裝 試飛爬升一團火
雖然對很多飛行員來說,F(xiàn)-5E/F真是好飛機,但失事事件仍時有所聞。劉姓退役將領還回憶說,“機器畢竟還是機器,會出問題總是很多原因造成的,我對F-5感情好,但我還是在一次試飛中因為機械故障而損失一架寶貴的戰(zhàn)機?!?/p>
“那一天我執(zhí)行試飛,因為油料都是加得剛剛好,所以我沒有浪費任何一刻。發(fā)動機一激活,我的手腳及腦袋就動個不停,進入跑道用軍推(軍用推力,也就是沒有點燃加力燃燒室的最大推力)試完車,然后就松剎車、點AB。我對正跑道中線,就在達到‘起不起飛速度’時,無線電聽到塔臺大叫尾管噴火,我一聽立刻低頭看一下尾溫(尾管溫度表),不看還好,前幾秒還正常的尾溫,這時溫度飆到快破表!但這時速度已經必須被迫要起飛,所以我按正常程序加速。”
這架F-5E戰(zhàn)機剛從臺南機場起飛,若這時失去操控,按慣性戰(zhàn)機將直接墜到臺南火車站附近!“我心里一陣掙扎,決定拼老命把飛機左轉帶出海,免得萬一飛機摔在市區(qū),會造成很多家庭一輩子都無法釋懷的傷痛!真的!我當時真的這樣在想!就在飛機尾溫破表之際,我知道發(fā)動機一定發(fā)生火警,唯一的處置方式是切斷供油系,期望火警不要損壞飛操系。但這時無線電又聽到飛行輔助室大叫‘一團火啦!’我再次低頭檢查飛機相對位置,再看一下速度與高度,我做出最后的努力,盡量讓飛機保持平直,知道已能讓飛機掉到海上時,我立刻彈射?!?/p>
“彈射出失控飛機時,我被震昏,但隨即又恢復知覺,接著感受到主傘被風壓撐開的‘開傘震蕩’。這時我眼角看到水,一堆又一堆,還有很多棍子,接著我就撞在地上了,因為是側邊著地,所以身體立刻就麻起來,那是劇痛!你沒這樣摔過是不能感受的,但至少我知道自己活下來了,因為真的是超級痛!”
他接著說,“我坐起來解傘,看到傘被吹到旁邊的池子里,我這時才驚覺,原來我的前后左右都是蚵架!我著地的這塊地,大概只有四五米2大!真的!我馬上跪著磕了三個響頭!老天真是太眷顧我了!”
在失事后,臺南機場立即關場,在飛行輔助室里眼尖的飛行員,看到在跑道上有一片金屬,立刻要飛行管制分隊的FOLLOW ME吉普車去查看,發(fā)現(xiàn)一片疑似戰(zhàn)機尾管的蒙皮。經檢驗,蒙皮確實是來自失事的F-5E,同時飛行輔助室的飛行員也提供相當有力的證實,就是這架失事的戰(zhàn)機,從跑道拉起時,尾管下方有尾焰的現(xiàn)象。經驗初步研判,是加力燃燒室點火器的角度安置錯誤,導致尾焰燒穿發(fā)動機加力燃燒室管部,再燒穿飛機結構蒙皮,最后造成發(fā)動機火警。
在相關單位將失事戰(zhàn)機打撈上岸后,證實推論正確,修護人員也立刻被懲處。
怪異戰(zhàn)法 翻轉好比落葉飄
由于臺灣空軍是全世界使用F-5系列戰(zhàn)機經驗最豐富的部隊,再加上飛行員訓練相當扎實,所以許多飛行動作與戰(zhàn)法不但奇特,而且也只有臺軍會使用。其中,“落葉飄”就是一種讓美國技術顧問也嘖嘖稱奇的怪異飛行動作。
“那是一個老教官教我的,正確的操控法我沒辦法講清楚,但這一招在進入格斗時特別有用,因為在地面上看,視覺效果保證比蘇-27的‘普加喬夫眼鏡蛇’動作更棒!”劉姓退役將領還用手示范出了戰(zhàn)機的翻飛動作。
他說:“有一次,我到臺東輪訓,那時我有個同學在戰(zhàn)中(戰(zhàn)術中心),自認飛行技術很好,時常看人不順眼,我和他也不對盤,很少有互動。好巧不巧,有一天我們被派飛對抗科目,兩邊都是雙機領隊,在演示文稿時雙方就火氣十足,當場就開罵。因為我自己的個性也急,而他小子也從不給人好臉色,如果不是那時副聯(lián)隊長剛好走進教室,我們可能已經先在地面開打起來!”
“按規(guī)定,先做雷達拂掠來抓目標,然后進入導彈角度追蹤,再進入機炮模式追瞄。但我這同學在完成導彈科目后,就帶起大G直接殺過來,我那時心里想,好小子!是你逼我的,今天我要把絕招用出來嚇嚇你這個目中無人的家伙。以前都是偷偷練,今天我要讓他開開眼界!”
越說越興奮的劉姓退役將領繼續(xù)說:“我看他們兩架從我的一點鐘位置偏高往我的后方占位,是標準的低速Yo-Yo前置動作。我那時也很賊,叫僚機大G向右拉開,準備用SANDWIC夾擊,但其實我心里想的,則是要我同學看我變魔術。我一直看到他們雙機滾轉進入我的右后下方,然后我沒有推油門來增加機動能量,反而一個小角度往上爬升,速度則是越來越低,也就是說,要攻擊我的‘敵機’正快速接近中?!?/p>
“正當‘敵機’進入位置準備BELLY SHOT(機腹攻擊)時,我推油門,帶桿、轉桿、蹬舵!飛機很聽話的開始做一種很奇妙的動作,機首由向上直接變成向下,然后我?guī)U,很輕松地將‘敵機’置于我的上方位置,而且在很短的時間里,我就進入‘敵機’的‘脆弱圓錐’!不用說,他一定也看到我的飛行動作,而且必定驚訝且不可置信,因為他如果沒有馬上做‘首尾分離’的脫離動作,他一定會被‘擊落’!這面子實在丟不起。但我心想,老兄!認栽吧,因為當他第二次占位時,我又表演了一次,狠狠地把他干掉!這次連我的僚機都看到了,而且還在無線電大叫‘小心進螺旋’!”
說到這里,劉姓退役將領一臉無奈地說,“那個笨中尉(二號機)還以為我失控進螺旋,真是夠了,有誰看過螺旋是這樣轉的,而且高度還沒掉多少,算了!不提那個笨中尉,人家現(xiàn)在是上校?!?/p>
“后來,美國技術顧問到臺東時,我那不可一世的同學就提到這種飛行方式,而且還臉上貼金說是他發(fā)明的,真是夠了,他連怎么飛都還沒搞清楚!”
雷虎小組 游走刀鋒展特技
“雷虎小組”是臺灣空軍唯一的特技飛行隊,在1988年6月以前,都是由駐防臺南第一飛行大隊的戰(zhàn)機做任務編組,長期以來用“雷虎小組”作為代號,擁有相當?shù)某删?,其飛行技術也非常精練,曾經參與多次國際飛行特技觀摩。
“我們以前要進特技小組是很跩的!在基地里可以橫著走?!痹螡h翔公司董事長的黃榮德,對于曾在這個特技小組擔當一角而感到自豪。他說:“特技小組的甄選就是一個大關,能被相中簡直是全臺灣空軍的大事,雖然有些人有酸葡萄心態(tài)背后說我們只會花拳繡腿,但我們的戰(zhàn)技一樣呱呱叫,沒人敢懷疑?!?/p>
飛行特技表演要求的不外乎是“編隊緊密”、“高低速交叉”、“隊形變換靈活”、“操作順暢且易于觀眾觀賞”等。為了要達到這些目的,擔任表演的機隊勢必要飛得低,也要飛得慢,更要飛得緊密,讓地面上的觀眾幾乎是看到機隊里的飛機是“機翼疊著機翼”。劉姓退役將領說:“戰(zhàn)機沒經過修改是不適合做表演機的,美國空軍雷鳥小組的F-16就經過飛操軟件(飛控軟件)修改。我們當年在飛特技時,靠的是真本領,因為噴射發(fā)動機的反應會有遲滯現(xiàn)象,太晚推油門就會掉隊,太早加油卻又會沖出去造成編隊危險。”
就飛行領隊而言,如何保持速度、高度及航向,讓每一次的“PASS”都可以在最適合觀眾的視野中出現(xiàn)。要飛的“精”,更要飛的“準”。他還說:“飛行領隊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一個既定的航線,同時不可以出現(xiàn)激烈的操作,因為領隊機只要上下跳動1英尺(約0.3米),身邊的二號及三號僚機可能就要做10英尺(約3米)的修正,而最靠外側的四號及五號僚機極可能就要上下跳動50英尺(15.24米)了。”
同時,領隊也要隨時做風偏修正,因為飛機在做立體動作時,如果面對大側風,一般來說,每一個飛行員都是伸長的右手大拇指一直在修正調整片開關,而左手也隨時在前后移動節(jié)流閥(油門),就怕沒編好隊。
海峽96 虎視眈眈盯對岸
在F-16A/B、F-CK-1及“幻影”2000等新一代機尚未達到戰(zhàn)斗力時,F(xiàn)-5E/F戰(zhàn)機一肩扛起捍衛(wèi)領空的重責大任,而最值得大書特書的,莫過于1996年的臺海導彈危機。
2003年退役,目前在航空公司擔任行政職務的嚴姓退役上校,在1996年臺海導彈危機時,是F-5部隊的分隊長,他回憶自己能參與這場接近戰(zhàn)爭狀況的行動時,仍是一臉亢奮。他說:“妥善率一下子提高,連隊長都覺得不可思議,還打趣地說,他干了那么久的空軍人,是第一次親眼看到妥善率在24小時之內從51%,一下子就跳到90%!”
“那時演示文稿室里都人滿為患,飛行員不管有無任務都會參加演示文稿,而且演示文稿都由聯(lián)隊部級的上校軍官親自主持。在演示文稿敵情時,第一個就是要確認對岸的防空導彈是不是有機動前移,或是有沒有截到新的電子戰(zhàn)參數(shù)等。那時我們都認為老共要打下一個外島,而且有一個陸軍長官在對我們做敵情分析時還直接說:‘老共已經準備要對烏丘動手了,現(xiàn)在只要他們的戰(zhàn)備配賦達到作戰(zhàn)標準,就是要動手……’現(xiàn)在想起來當然感覺不一樣,但那時毫不懷疑是玩真的?!?/p>
嚴姓退役上校還說:“有一次我領4架出去,在東引上空繞,接到戰(zhàn)管廣播要在空機立刻前往指定空域,當然那時是用事先已規(guī)定的代號來廣播,我才一轉到航向,四號機就大叫:‘七點鐘下方!高速目標接近中!’”
“那時草木皆兵,我們默契十足,不用我下指示就立刻雙機左右拉開,我?guī)Ф枡C向右,三號機是大隊干部,也是個戰(zhàn)將級人物,帶四號機向左拉開。我在轉的過程中一邊索敵一邊問僚機的位置,很怕把二號機給搞丟。還好,那個上尉很機靈,一直保持很好的編隊,而且還無線電現(xiàn)場廣播敵機的動態(tài),他實在很適合去當球賽主播!”
由于低空出海的解放軍戰(zhàn)機有意挑釁,因此臺灣空軍作戰(zhàn)司令部也相當罕見地下達攔截命令?!澳翘煳衣牭絏X的代號時,是真的嚇一跳,因為那是準作戰(zhàn)狀態(tài)下的指令?;蛟S高層已有腹案,知道不會打,可是萬一擦槍走火,是誰要負責?”
“當時我們是沒想那么多啦,先求自保再說,所以我們雙機各自帶開后,很有默契地一起‘下油箱(拋擲副油箱)’;那是很罕見的動作,也代表我們這4架的默契很好,這種戰(zhàn)斗力一定不會打輸,雖然我們是飛性能不是頂好的F-5E?!?/p>
“我在檢查完僚機的位置后,立刻順著二號機描述的方向搜尋,立刻看到兩架殲7,以相當快的速度正在做英麥曼,我知道他們是要脫離這個空域盡快回航。同時我也看到三、四號機也在大角度拉升,鉆到殲7的后方,雖然知道我們不會動手,但這種合作協(xié)調的功力保證是對手做不來的。我相信他們有警覺到避戰(zhàn),否則哪天如果真的打起來,相信我們一定會贏,因為三、四號機的相對位置,剛好是空對空導彈射擊的極佳角度?!?/p>
臺灣空軍以戰(zhàn)練兵,整個演習期間面對解放軍,從始曉到終昏,F(xiàn)-5E/F持續(xù)在海峽執(zhí)行“空中戰(zhàn)斗巡邏”(CAP),每天出勤的CAP架次從未低于40架次,這還不包括臺中基地隨時準備進行攔截待命的10架F-CK-1戰(zhàn)機。F-5E/F的夜航架次,當時曾締造新紀錄。
編輯:趙靜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