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被投放在孤煙大漠里,被茫茫無際的酷熱包圍,感受到體內(nèi)的脫水,在生命窒息仆倒于地時,渴望什么?渴望飛翔,飛出沙漠見到綠洲那一泓碧水;我們知道,惟有水的補充,才能站起生存。
于是,我們想到了英國著名作家笛福筆下的一個人物,漂流在孤島上的“魯濱遜”,為了生存他打獵、種麥谷、儲存淡水、做面包等;如果沒有食物的來源和給養(yǎng),“英雄式”的魯濱遜,不可能在孤島生存20多年,他的生命早就終結(jié)。
人類生存狀態(tài),最原始最古老的渴望就是舌尖上的飲食,不分國度種族、年齡、性別,這是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和固有本能,無一不體現(xiàn)在生命個體和共性特征中;飲食,貫注在我們生命的片段和過程里。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這是我們民族幾千年的渴望,沿襲和遵循下來,如此珍貴和堅挺,就像一面精神的旗幟,永遠在獵獵飄揚。如今國強民富,我們完成了為最基本生存狀態(tài)擔憂的過渡,渴望著什么?
我們最關注的是基本的生活狀態(tài)和秩序,那就是飲食,渴望著健康的安全的食品,因為與我們生命息息相關。然而,我們在左顧右盼,不能無所顧忌的飲食,因為市面上存在假冒偽劣食品,危及生命健康和安全的食品事件時有發(fā)生,所以人們?yōu)樯嗉馍系陌踩珦鷳n,因而“談食色變”。
究其原因,亦是不法商家作為始作俑者;利益的驅(qū)使,人性和道德的扭曲,更是法規(guī)和信譽的喪失??释?、金錢等,這無可厚非,然而失去秩序、法規(guī)和道德的制約,無非把自己打倒,再也站不起來。
國以民為本,食品企業(yè)亦然。中國的食品商家,林林總總,且是社會的組成部分;在完成自身的生存和發(fā)展中,期待著民生的信譽和青睞。食品安全,給人以健康;反之,貽害無窮。這是關系到社會和諧穩(wěn)定和重大民生的母題,尚法崇信,正是商家賴以壯大實力的生命。
走進身心健康,提升食品安全,這是我們的生命渴望,永遠放飛和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