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循道宗和貴格會管轄的布朗學院,還是稍后的衛(wèi)理公會所屬的三一學院,在煙草大王華盛頓·杜克介入之前,杜克大學始終都像一個襁褓中的嬰兒,伴著教會的鐘聲迎接日出和黃昏。
1892對于每一個杜克人來說都是刻骨銘心的年份,正是在這一年杜克先生捐助了當時的三一學院,將校址遷往北卡羅來納州達勒姆鎮(zhèn)的一紙命令,徹底改變了這所學校,也改變了美國高等教育格局,最終,以捐贈人杜克的名字命名的大學拔地而起。可以說杜克家族的捐款,正如新鮮的血液,不斷注入學校的機體,使其能夠始終如一的保持強力的運轉。建校之初的8.5萬美元捐款僅僅被用于新校址的施工建設,而其后又分別于1896年、1899年以及1900年累計追加的10萬美元捐款則被用于學校的學術研究。如今一提到杜克大學,人們想到的自然是杜克家族的卓越貢獻,然而有一個人卻很少被提及,那就是另外一位捐贈人朱利安·卡爾,只不過他捐贈的并非現金,而是供學校建設的土地。如果沒有卡爾的捐贈,杜克家族的捐款也許只能成為一個傳說,其后杜克先生的兒子——詹姆斯·杜克等家族成員除了將一部分捐款用于校舍和其他設施的完善以外,還擴展了款項的用途——資助其家鄉(xiāng)達勒姆高等教育機構和醫(yī)院等民生設施的運營。
“追求知識,信仰宗教”
而今,雖然杜克大學早已被改造成現代綜合型大學,但是教會學校的出身還是留下了些許影子,其校訓“追求知識,信仰宗教”正是從當年三一學院 “知識和宗教”的校訓中演變而來,這看似簡單普通的校訓,卻有著不平凡的歷史。這段話出自衛(wèi)理公會教派創(chuàng)始人約翰·韋斯利的弟弟查爾斯·韋斯利的一首贊美詩《神圣的知識》,當年的三一學院之所以將“知識”與“信仰”賦予這所學校,正是希望推動教育與宗教的結合,讓宗教當中的美好因子促進教育的發(fā)展。當然,如今的杜克大學也沒有辜負當年傳教士們的重托,早已躋身全美甚至世界頂級大學行列。盡管現在學校的教授和學生都在用更為現代的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思想指導學術研究,但宗教的某些精神依然是學校的學術內核,這主要體現在教授們認真執(zhí)著的科學態(tài)度和學生嚴謹的求學氛圍之間。
杜克家族的可貴之處正是在于最大限度的保證了學?,F代化建設的同時,也保持了其優(yōu)秀的原生態(tài)基因,并且將這一傳統(tǒng)發(fā)揚到了極致——捐款修建了達勒姆最高建筑杜克大教堂,這棟經典建筑也成為杜克大學的地標,也許正是這座凝聚著杜克家族心血、真誠和信仰的大教堂,讓日后不少杜克學子對這所學校產生了最初的萌動。
圖書館永遠是美國大學的一道風景,也是大學優(yōu)劣的風向標。作為全美頂級大學的杜克大學圖書館自然宏偉無比,五百萬冊的館藏圖書規(guī)??膳c哈佛媲美,此外多達千萬的珍貴歷史手稿又成為這所學校除了物質財富(杜克家族捐款)以外的精神礦藏,試想,當你在杜克著手開始一篇有關歷史風云或者文學發(fā)展的論文作業(yè)而來到這座充滿書香的偉大建筑,在浩如煙海的資料中徜徉的過程,也是在和歷史對話,你會感受到文字資料背后作者的喜怒哀樂與對那個時代的期許和無奈,這絕對是一次奇妙之旅。
穿越在“三界”
如果你僅僅將杜克大學看作是一所知名大學,那未免過于狹隘。可當你真正走遍學校三個校區(qū),就會改變這一看法,因為三大校區(qū)雖然都屬于杜克大學,但這三個校區(qū)似乎又是一個獨立的“小世界”。最正統(tǒng)的當屬東校區(qū),因為它是老杜克的杰作,這個校區(qū)雖然最古老,但卻是新生們的樂園,也正是每年一批批的新生光顧于此,讓這座世紀校區(qū)永葆青春,似乎始終在以新鮮的面孔和博大的胸懷接納著一切。東校區(qū)是人文主義者的天堂,因為這里是杜克戲劇、音樂、文學、歷史學術成果的誕生地,因為有了人文專業(yè),所以這里有著濃郁的哲學思辨氣息,不同觀點和思想的交鋒也讓這座校區(qū)煥發(fā)出新的光彩。表面上看東校區(qū)是一個喧囂的所在,可它并不是全校的核心,真正的中心在西校區(qū)。滿眼的哥特式建筑就已然讓初到者沉醉,如果趕上晴天,作為建筑材料的斑斕的七彩石與陽光交相輝映的奇景為校區(qū)抹上了仙境般的神秘色彩,來到這里的人不用擔心石頭映射的光亮會給雙眼帶來不適,因為石頭色彩都是柔和型,當年設計者良苦的選材用心,正是為了讓參觀者充分享受色彩和自然的和諧美,而獨特的堆砌方式是為了能讓建筑的縫隙透出陰影線,明暗調和帶來的正是真實的立體感,云集于此的法學院、商學院,特別是剛剛在2014年榮膺全美商學院頭名的福庫商學院,更讓西校區(qū)聲名遠播,大有蓋過東校區(qū)的勢頭。
也許是處于東、西校區(qū)銜接處的原因,中校區(qū)顯得略微冷清,而這也與這里住宿區(qū)的功能有關,但學生們也沒有輕易錯過,因為這里云集著杜克的娛樂休閑場所,每逢節(jié)日和周末,這里絕對是“狂歡達人”的大本營,學校管理者也是看到了這塊校區(qū)的潛力,力圖在20年內將其改造成杜克的“第二中心”。在“三界”中來回穿梭也是每一個杜克人和參觀者的“保留節(jié)目”,從古典人文到現代娛樂再到未來的概念主義,一個杜克仿佛就是一個時代的變遷,當你走出杜克校門會發(fā)現這好像又只是一所大學了,正應了中國那句古話:“跳脫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親愛的老杜克,我們以您的名字歌唱……我們?yōu)槟母钑谟篮阒许灀P?!背趴说男8瑁瑧汛е\的宗教信仰,杜克的學生在學海中漫游,在臉上抹著藍色彩泥的拉拉隊員的尖叫聲中橫掃全美大學籃壇,藍魔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