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qū)對面有個小小的菜市場,其中有一家菜攤的老板是小兩口,態(tài)度好,種類全,我喜歡去他家買。每次到他家,總是小老板默默地干活,老板娘麻利地接待著顧客,兩個人分工很有默契。兩個人臉上總是帶著笑容,轉(zhuǎn)得像一對快樂的小陀螺。我喜歡樂天的勞動者。
有一天,我一進他們賣菜的小屋,發(fā)現(xiàn)擠了一屋子人,只有老板娘在忙,小老板不在。
怎么你一個人在啊,老板呢?我問她。她擦著額頭的汗,忙里偷閑回答我:“我讓他回家看球賽去了,今天好像是什么美國籃球聯(lián)賽。”這么忙你還讓他回去???她笑嘻嘻地說:“不讓他回去怎么辦?在這干活也是神不守舍的,干脆把他攆走了?!蔽乙残Γ嚎窗涯憷鄢蛇@樣,等回家你再找他算賬。她說:“回家更不能說了,反正我活都干了,犯不著再找別扭,就讓他高興一天吧?!?/p>
你真想得開。我是由衷的。她居然羞澀了:“哪有,我這也是會算賬,他知道他欠我的,明天保證搶著干活,我也不吃虧?!?/p>
我暗自點頭。她只是一個小菜攤的老板娘,但多少女人有她這樣的胸懷?換成別人的老婆可能就火了:“你一個賣菜的看什么球,你要是每個月掙個兩萬三萬的,我讓你可勁兒看!”如果老公不顧阻攔,強行回去了,那可不得了,脾氣暴點的當場就得關(guān)上菜攤,回家吵架——不要覺得家庭大戰(zhàn)都是有關(guān)原則的大事,絕大部分都是這等小事。小事點燃導(dǎo)火索,嘶嘶冒著青煙,炸毀所有的理性和耐性。
有的女人生活得很緊張,轉(zhuǎn)而又把這種壓力傳遞給老公。她們和小老板娘是兩類人。如果和小老板娘易地而處,她們肯定會覺得,一個賣菜的,都已經(jīng)處在生活的最底層了,居然還想脫崗去看球,簡直太沒有責(zé)任感了。
可小老板娘卻不這么想??辞?,那是他陽春面般的生活下面的一個荷包蛋,她不忍剝奪它。她明白偶爾縱容疼愛他一下,他會反過來給她回報。凡事不用總是那么計較,生活微妙的平衡就在這尺度的把握之間。在小老板娘身上,有一種怡然認命的精神,她活得坦然而寬容,她覺得一個賣菜的嫁給另外一個賣菜的,彼此疼愛,已經(jīng)滿足。而很多女人的煩惱在于,對生活的要求超過了自己的能力,只好把這種失落轉(zhuǎn)嫁到自己的男人身上,等于找了個白領(lǐng),卻按照大亨的標準去改造。所以,總是不滿意,總是委屈。所以她們雖然都比小老板娘有知識有文化,也更有社會地位和更多資源,但是她們過得反而沒有小老板娘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