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現(xiàn)在最火的民營企業(yè)?我能想得起來的,一個是萬達,老板王健林剛成中國首富;一個是阿里巴巴,馬云剛被李克強總理接見,豪稱要創(chuàng)造1000萬個就業(yè)機會;一個是恒大,俱樂部剛奪亞洲杯,如今又參加了世俱杯,給中國掙了面子。
這三個企業(yè),阿里巴巴最缺少話題性,在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最純潔,錢的來路都干凈,白天出得去門,晚上睡得著覺,因為他們實際上是外企,錢由外國股東死盯,人由外國政府監(jiān)管,不給機會。萬達一直順風順水,從搞足球到蓋房子,王健林也成為首富,享受著高處不勝寒的快樂與憂愁。王健林像一個平衡木運動員,游走在政府與市場之間,他的秘訣是八字箴言:“親近政府,遠離政治?!辈贿^萬達背景有點紅,起點有點高,政治頭腦比別人強,屬于起跑早也跑得快的群體,干得不錯但不算特別。
恒大也是個民企,規(guī)模不是最大,速度不是最快,但從請郎平搞排球開始,許家印發(fā)現(xiàn)了足球這塊荒地,迅速確定戰(zhàn)略方向,先是中超三連冠,請里皮拿亞冠參加世俱杯。在搞足球就是搞政治的中國,一個房企老板,成了為國爭光的民族英雄,這一點,很特別。
五年前的許家印,是房企老板中的普通一員,膽大敢干野勁十足,但從來無法進入超級明星陣容。那個時候,王石泰山北斗,潘石屹星光璀璨,任志強馮侖侃侃而談,而許家印出身單薄,起點不高,用著軍事化管理的過時理念,整日跑到郊區(qū)拿地,狠壓成本薄利多銷,走的是草根路線。當時還有人討論,恒大什么時候資金鏈斷裂企業(yè)崩盤?即使地產(chǎn)界老專家對恒大的冒險模式也不看好。
于是我就等著瞧,眼看恒大一年往足球扔7個億,眼看他奪冠軍,眼看他成中國皇馬,眼看著許家印成全國政協(xié)常委,級別正部,民企老板中的孤獨一枝。一個河南人,一個舞陽鋼鐵廠的技術(shù)員、車間主任、廠長,沒拜把兄弟,沒官員親戚,一路靠硬干,成為頭戴一品花翎的紅頂商人。除了膽大和運氣,一定有特別的地方。
其實2011年,萬達搞足球的聲勢遠超恒大,談笑間扔出幾個億,記得當時還做了個專題,筆者曾寫下卷首語:“很多年以后,王健林在煙幕籠罩下,錢彈隆隆中,演了一出王者歸來。聲勢之浩大,傳說之玄妙,讓王仿佛成了中國足球的教父和救世主。在遠離足球的這些年,王健林成為地產(chǎn)大亨,并縱橫政商兩界,小小足球,早已不在他的大棋局之中。那如今歸來,所為者何?未竟心愿,濟世情懷,抑或僅僅是一張投名狀?”
投名狀的本義是殺人,以作為入伙的保證,后來引申得遠了,但大致意思還是做件事,讓組織相信你。用投名狀形容萬達和恒大未必合適,人家可能只為回報社會,或為生意。
筆者喜歡聊足球,但這次談足球卻不在足球,想說的是民企生存之道,老板政治經(jīng)濟學。前十年,民企整體過得艱難,被國企壓著一頭,政策上受到歧視,這都不叫個事,企業(yè)命運捏在別人手里,老板們有時自身都難保,提起袁寶璟、曾成杰、吳英這些名字,足以讓老板們心驚肉跳。
所以,看2012年的胡潤慈善榜,捐款前10名的富豪中,有8名來自地產(chǎn)行業(yè),許家印7.5億第二,王健林2.8億第三。而2010年,王健林還曾捐贈10個億,助南京建了座大報恩寺。與單純花錢做慈善買安全或買地位相比,許家印投資足球,既做生意,又投慈善,還搞政治,一魚三吃,是筆者迄今所見玩的最精彩的一張投名狀。摘自《南都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