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采用文獻研究法、調(diào)查研究法和數(shù)理統(tǒng)計法等,對拉布帶練習法在起跑技術教學中的作用進行了總體的評價和研究。經(jīng)過實驗表明,拉布帶練習法在短跑起跑技術教學中的實驗是可行的。
【關鍵詞】短跑 短跑起跑姿勢 拉布帶練習法
【中圖分類號】G8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2-0129-01
一 起跑姿勢對成績的影響
起跑姿勢在短跑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對成績起著決定性的影響,起跑技術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到最終成績的發(fā)揮。在起跑的時候,軀干保持較大的前傾,充分利用起跑后蹬的力量,向前的沖力,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發(fā)揮出最高的速度。沒有一個好的開始,很難有成功的可能,就算你拼盡全力也不可能跑出好成績。
二 起跑技術教學方法的優(yōu)缺點
1.優(yōu)點
采用完整的起跑技術教學,直觀介紹講解、動作要領,示范動作,讓學生在簡潔明了的教學講解之后,進行動作練習,可在一定程度上讓大部分學生掌握好動作的節(jié)奏和要領。
2.缺點
現(xiàn)代教學大都采用媒體教學,讓學生能從視覺感觀進行學習和模仿,然后再運用到實踐的教學過程中,但這種教學如今很難得到廣泛的應用,所以很多地方只能采用直觀的教學模式,講解示范之后沒有做到將動作規(guī)范定位,讓很多學生任由發(fā)展,致使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重復錯誤的動作節(jié)奏。
本法主要以控制和解決蹲距式起跑后的身體迅速上仰錯誤動作為主要目的,而采用此方法主要的原因是將起跑后的兩腳間的距離適當?shù)臄U大,而距離一擴大就能降低重心,這就有效地控制住了起跑后的身體迅速抬起,而相反如果沒有控制好兩腳間的距離就會使重心提高而明顯地出現(xiàn)錯誤動作。在此實驗中,布帶的作用就是能讓你的重心在起跑后盡量地降低兩腳間的距離,這就有效地控制住了起跑后的身體迅速抬起。
三 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我們以云南省蘭坪縣一中高中部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因為受時間、場地、器材等因素的制約,采用小樣本容量的實驗,實驗組和對照組人數(shù)均為30人。
2.方法
第一,文獻法:通過查閱大量文獻資料,收集有關起跑姿勢教學的方法和手段的資料。
第二,實驗法:本研究主要針對高中生的起跑姿勢教學進行了一個星期的訓練實驗,訓練過程嚴格對照訓練計劃步驟實施,對訓練過程進行研究和分析,以探討拉布帶練習法在短跑起跑技術中的教學應用的有效性。
四 分析與討論
1.拉布帶練習法的教學步驟
拉布帶法是在跑道兩側各站一名練習者,距起跑線約5米處站好,取一根長為8米的布帶,兩端由練習者輕輕握住,高度約為練習者的2/3,讓練習者必須從拉直的布帶下通過(但雙手不能用力拉住繩子兩端,可以適當?shù)厮砷_以防止出現(xiàn)意外)。
2.拉布帶練習法的優(yōu)勢
拉布帶練習法對比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更具有實用性,方便簡潔,此法具有取材方便,使用效果明顯等優(yōu)點,在教學中較之傳統(tǒng)的量步點,拉竹竿等教學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實效性。
3.拉布帶法的方法步驟
拉布帶法的方法步驟:(1)準備好場地器材,一般是一個田徑場的一側直段跑道;(2)設定量表和測量指標;(3)讓對照組進行蹲距式起跑,然后進行統(tǒng)計填表以備進行實驗組的對比;(4)介紹和講解拉布帶練習法的具體方法和實驗步驟;(5)測試試驗組采用拉布帶法的蹲距式跑成績;(6)如實填表。
五 教學效果分析
20米(秒)第一
步長
(厘米)第二
步長
(厘米)第一步同側距跑道線距離(厘米)第二步同側距跑道線距離(厘米)
對照組
(未采用)
3.34180.733186.73354.43340.233
實驗組
(采用)
3.21477.033174.3352.63338.733
t1.5830.6851.18160.8220.909
t(0.05)1.2960.6790.6790.6790.679
注:所有t值>t(0.05)則P<0.05,否定假設,即為有效。
結果分析:本實驗研究的結果證實了實驗的有效性,因此,可以認為拉布帶練習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住蹲距式起跑后的身體迅速上仰的錯誤動作,拉布帶練習法是可以運用到教學之中的,并且教學效果能夠好于一般常規(guī)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金惠多等.田徑運動理論與教法[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社,1994
[2]羅永清.公共體育[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97
[3]王傳三.田徑學習指導[M].南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