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不回來 資深網友
許家印大佬那么多的產業(yè),經馬云這么一攪和,以后是不是在淘寶天貓上賣房、賣恒大冰泉啊,說不定還可以打個折什么的??春愦蟊荣?,今后你應該可以用支付寶買票,踢不好要申請退款。
新聞背景:
6月5日上午,阿里巴巴與恒大集團正式簽約,前者將以戰(zhàn)略投資者身份斥資12億元人民幣,入股恒大旗下足球俱樂部,增資擴股后的持股比例為50%,馬云和許家印共執(zhí)掌董事會;后續(xù),恒大足球俱樂部還將繼續(xù)引入20家投資者,加上馬云入股的12億,累積24億現金,墊定下一步發(fā)展基礎。自從恒大進入足球領域,幾乎每年都會帶來一個讓外界意想不到的重磅新聞,這次引入阿里巴巴12億的巨額投資,再次引爆了網絡,也成了當天各家媒體的頭條。
網友點評:
馬云說他是為了投資快樂,如今的中國國家足球隊已經排名在巴勒斯坦之后,唯有期待馬云所說的互聯網式的新玩法,能為中國足球帶來好的前景。
余額寶活躍人數為4000萬,金額達到2000億元,拿出千分之六來做廣告和提升企業(yè)形象是小菜一碟,其無形價值更是沒法計量的,所以,存余額寶的童鞋們都是恒大足球隊的股東。
林耘 央視財經頻道特邀評論員
其實像京東這種公司根本不太可能留在A股落地,劉強東雖然在引入投資者,但他在公司的股權比例反而在提升。另外,因為雙重表決機制,他對公司可以說是一言九鼎,有絕對控制權。如果這套做法擱在A股,那么他肯定會被A股投資者的唾沫淹死,股民們怎么可能讓你把公司做虧損了,還每季度給你36億的股權獎勵?
新聞背景:
京東日前在美國上市,募集資金近18億美元,為中國企業(yè)在納斯達克最大的一次IPO;京東上市首日市值已逼近300億美元,這也是目前上市的互聯網公司中僅次于騰訊和百度的第三大公司。不過,最有看點的是京東創(chuàng)始人劉強東在上市后的身價變化,其占總股本20.68%,按照首日收盤價20.9美元計算,身家達近60億美元,晉升億萬富翁行列,而上市之后,劉強東對京東的控制權沒有削弱,反而加強了:最新的招股書顯示,劉強東旗下Max Smart Limited持股比例為18.8%,成為第一大股東,劉強東個人全部投票權則達到了83.7%。
網友點評:
劉強東的哥大沒白讀,學到了不少玩轉投資的本事。他充分利用了資本市場的現成玩法,自己拿到了控制權,又令美國投資人更容易接受,未來遭遇訴訟之類的麻煩也會少一些。而阿里創(chuàng)始人馬云就沒有學會這套,搞了個合伙人制度,想美國上市一直因為這個制度受到阻礙,馬云自己也沒有拿到太多股份。
對于京東這樣一家?guī)в袕娏业膭姈|色彩的公司而言,確保劉強東在一種相對受監(jiān)控的狀態(tài)下行使公司控制權,對公司更有利,至少當前時期是如此,這也是投資人的利益所在。
李敖 著名學者
央視曝光啥我就買啥。說蘋果不好我就買了個iPad,說星巴克貴我就辦了個會員卡,說余額寶影響金融生態(tài)我就把錢存進去,發(fā)現日子越過越好,越過越方便。央視是個好導購。
新聞背景:
央視《經濟半小時》報道,記者日前奔走北京各大樓盤發(fā)現,房價繼續(xù)同比上漲,銷量穩(wěn)定,房價下跌仍然只是傳說。而在北京買房子的人并非大富大貴之人,而是大批三十而立的年輕人甘愿在北京蝸居,甘愿當房奴也不愿意回家鄉(xiāng)。有網友轉載李敖上述評論,稱央視唱多樓市,就不敢買房子了。
網友點評:
央視也有做對的時候,它說過三氯氰胺不好,咱們就不敢喝國產牛奶了。
我覺得有些外國產品在中國賣得那么貴,為什么央視不指責他們?比如哈根達斯,國內單球價格超過30元、雙球在60元人民幣上下;而在加拿大,這一品牌則低調得多,在這邊沒有店面,都是在超市里賣,4至5加元一小桶,重量差不多500g。
馬光遠 經濟學者、央視特約財經評論員
最近一個多月黃金兇險的走勢說明,黃金并不適合普通投資者投資。目前全球黃金生產成本差不多在700美金,黃金價格還有很大的下降空間。但是,要讓投資者不再迷信黃金,貨幣的水龍頭必須收緊。然而,觀察貨幣史會發(fā)現,各國印鈔機會越來越忙碌,紙幣會越來越不值錢。當然,這并不一定意味著黃金牛市很快又會到來。要讓投資者不再迷信黃金,唯一的辦法是,阻止全球央行再次上演“印鈔大合唱”的大戲。
新聞背景:
5月份金價再創(chuàng)新低。從去年4月至今年4月,一年內京城金價從385元大跌至316元,跌幅近18%。根據中國黃金協會的數據,中國大媽們去年二季度消費了385.82噸黃金,那么以北京千足金價為例,一年每克下跌69元,當初購入黃金的大媽們,累計虧損約260億元人民幣。
網友點評:
黃金的蹊蹺走勢印證了當年凱恩斯的感嘆:“也許只有上帝才知道黃金價格的走勢?!逼胀ㄖ袊顿Y者對黃金交易風險一無所知,他們認為黃金是最誠實的貨幣,也并不知道黃金市場定價權集中在國際上幾大炒家手中。
曲衛(wèi)東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土地管理系副教授
對于地方政府而言,絕大多數是不愿意看到房價下降的。因為大家知道,這些年地方政府的主要財政收入還是依賴于房地產行業(yè),包括出讓土地的很大一筆收入。如果房價下跌,會向市場釋放出不良信號,對今后繼續(xù)出讓土地、獲取土地出讓金或者使當地的房地產市場繼續(xù)保持熱度非常不利。另外,近幾年國家在進行財稅體制改革,一些在試點營業(yè)稅改增值稅的城市,地方財政收入已經捉襟見肘,如果房價下跌,地方政府確實會很難過。
新聞背景:
中國指數研究院發(fā)布的100個城市新建住宅的全樣本調查數據顯示,2014年5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0978元/平方米,環(huán)比上月下跌0.32%,是2012年6月以來連續(xù)環(huán)比上漲23個月后首次環(huán)比下跌。廣州、南京等多座城市因樓盤降價促銷引起前期業(yè)主不滿,退房、維權等事件接連被曝出。同時,隨著市場形勢的變化,多地政府頓生救市之心。不久前,杭州市政府就出臺規(guī)定,如果商品房實際成交價低于備案價超過15%,將通過技術手段限制網簽。網友驚訝:難道地方政府不愿意看到房價下跌?
網友點評:
樓市是多方利益難以均衡的矛盾體。買了房的不管投資還是自住,都不想看到自己的資產貶值;沒買房的不管買與不買,都想讓房價下降。政府和房企呢,雙方都不想失去這塊大肥肉。此外,如果房價大幅下跌,銀行系統(tǒng)也會面臨風險。如果各方能夠找到一個房價的平衡點,或許樓市就不會面臨當前的尷尬狀態(tài)。
當房產成為一項投資,房價下降就像股票縮水,是在剝奪房產者的資產,房市調控就是在調控不同群體的利益,這和經濟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