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西蒙·拉特爾是個天才級的人物,15歲便登臺指揮皇家利物浦愛樂樂團演奏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轟動英國樂壇,以“蓬頭指揮神童”聞名。1989年,34歲的拉特爾收到來自德國柏林愛樂樂團的聘請書,請他出任樂團常任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有著一百多年的悠久歷史,堪稱最偉大的交響樂團,被譽為世界樂壇的“珠穆朗瑪峰”。成為愛樂樂團的常任指揮,對任何一個音樂指揮來說,都是值得驕傲的事??衫貭枀s做出令人無法理解的決定——拒絕邀請。英國《太陽報》以“拉特爾沒有能力,給英國人民丟臉”為題,重炮轟擊這個“捧不起”的家伙。面對人們的不理解,拉特爾作出了自己的解釋:“柏林愛樂樂團主要演奏古典音樂,這是一門神圣的藝術(shù),我對它的理解還不夠透徹,如果我接受邀請,恐怕不能帶領(lǐng)柏林愛樂樂團邁上一個臺階,反而會起到阻礙作用……再好的機會,如果你沒有能力把握,那么還是放棄為好?!?/p>
拒絕了柏林愛樂樂團的邀請,拉特爾并沒有忘懷。他潛心研究古典音樂,并在演出中不斷驗證和提升自己的理解力。1999年,柏林愛樂樂團又一次向他伸出橄欖枝。十年磨一劍,這次拉特爾已經(jīng)做好了準(zhǔn)備,他接受了柏林愛樂樂團的邀請,成為音樂總監(jiān)的候選人。2002年,柏林愛樂樂團全體演奏員以無記名方式,推選他為樂團音樂總監(jiān)兼常任指揮。在這個夢寐以求的舞臺上,拉特爾把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融入到樂團之中,展現(xiàn)了對某些經(jīng)典作品的解讀和對現(xiàn)代作品的偏愛,這令恪守傳統(tǒng)的德國人有些耿耿于懷,但他堅持自己的改革。他認為:“一個沒有傳統(tǒng)的樂團,不可能屹立于世界音樂之林,但只守住傳統(tǒng),也會慢慢走向消極?!崩貭栕罱K以自己的實力證明,他雖擅長現(xiàn)代音樂,但對古典音樂的詮釋亦深有功力,更重要的是他以開放的頭腦,帶領(lǐng)大家看到新的未來。拉特爾獲得充分的信任與肯定,他的合約期從2012年延長到2018年,這使他穩(wěn)穩(wěn)地坐在了“天下第一棒”的寶座上。
【評點】
機會對每個人來說都彌足珍貴,但更珍貴的是敢于拒絕機會的勇氣。真正的成功是建立在自身實力與能力基礎(chǔ)上的,倘若我們沒有做好準(zhǔn)備,不妨退后一步,把根扎得更深些,汲取更多的營養(yǎng),壯大自身實力,提升自我能力,像拉特爾那樣。
【適用主題】
機會 拒絕 理智 塑造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