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八月里走了一趟首爾。對我來說,一段旅行的歸程,總會感染上幾分悵然若失,咦,時間怎么就跑得這么利索,明明才開始怎么就結(jié)束了呢?
有人說,旅行像是一場賭博,你希望從中得到快樂的回饋,你就必須為之付出一大堆時間和精力,去完成過程中的每一個大小決策。首先,你會試圖給自己容留出足夠的時間,不想太匆忙趕景點,避免太疲憊人擠人;然后,你會比較幾個酒店的條件和口碑,從早餐口味比較到浴室設(shè)備,從地理環(huán)境比較到床上用品的舒適度,務(wù)求讓自己住得舒服睡得安穩(wěn);對所去的目的地自然也要細加算計,要在浩如煙海的旅游攻略里淘出真金,知道哪些所在不必去,哪些地方又非去不可;最后最重要的就是吃啦,旅途時間有限,某些餐廳早已心之向往,自然要提早預(yù)定,而市井街角不經(jīng)意的路邊攤也別小覷錯過,說不定會給你非一般的驚喜呢!
B
日子一層層涼下來之后,就得把“貼秋膘”這事兒提上議程了,民語云:“貼秋膘”,說的就是在秋分那天得過下稱,體重輕了,那就說明是過了個“苦夏”,得養(yǎng)一養(yǎng)了。
細細想來,四季真是極有意思的,在炎夏與寒冬兩個冷熱極端之間,衍生出了春、秋兩個可供過渡的季節(jié)。于是,該拾掇的拾掇,該儲備的儲備,該精簡的精簡,萬事統(tǒng)統(tǒng)有了時間去完成。貼秋膘呢,自然是為了好好地過個冬,有足夠的脂肪才可以御寒,那這秋膘得怎么貼呢?擱過去說法,就是吃點好的,燉肉殺雞,以肉還肉。于是各種饕餮情緒便有了個明晃晃的旗幟,直接奔著“長膘”去也。其實,這秋膘要怎么貼,如何貼可是門大學(xué)問,否則,只怕徒貼了膘而給誤了養(yǎng)。
秋季食養(yǎng)重在潤。與夏季相比,秋天的美味食材累繁不及贅述,此刻的味蕾正在殷殷期盼著大波美食的降臨,越是如此就越得懂得克制。秋季是養(yǎng)肺的好時節(jié),應(yīng)當(dāng)利用此時多食銀耳、百合、蜂蜜與粳米。常煲些湯飲也是極好的,雞湯、大骨湯皆能達到降燥潤肺之用。相反的,應(yīng)當(dāng)盡量減少進食辛辣刺激的食材,如辣椒、大蒜等,以免發(fā)散泄肺。
以食悟秋,韓國料理種類并不繁盛,這么一篩選,其中唯有人參雞湯最是滋補養(yǎng)人貼合時節(jié)了。
C
人參,性平、味甘、微苦、微溫。在韓國,人們對它有著莫名的愛戀與崇拜,并相信這種寶藥能治百病,而人參雞湯是人參入菜最普遍且最受歡迎的一道主食。據(jù)行家解釋,韓國的人參多為水參,是一種涼補,可補充因流汗所失去的元氣,充分消除疲勞,恢復(fù)體力。而且,他們認(rèn)為夏天是飲人參雞湯的最佳時機,原因是“以熱治熱”,在炎夏里進補熱騰騰的湯食,大量排汗之后能降低自身的體溫,以達到?jīng)鲅a消暑之功用。所以把人參塞在雞肚里熬成湯,已成為韓國人生活里習(xí)以為常的一部分。不得不說,韓國人的這種飲食觀念,其實是很值得玩味的。
不過,不一樣的地域環(huán)境對食物的食用方法也是不一樣的。在中國,以我對人參的粗淺了解,人參雞湯一般是作為秋冬季節(jié)的補品,煲湯時還應(yīng)注意到人參的選用,畢竟每種人參都有其不同的功效。而且最特別的是,雖然它可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定志、補氣生血,但卻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宜用人參雞湯來滋補的,若是誤食了,對身體會有一定傷害。
D
據(jù)說韓國人普遍吃肉比較少,但是他們的體質(zhì)還是非常不錯的,這從韓國運動員在賽場的表現(xiàn)并不難看出來。韓國是個特別重視養(yǎng)生的民族,中國人講究食材的豐富與食物的色香味俱全,而韓國人卻對火辣辣的泡菜和熱滾滾的參雞湯鐘愛有加。那么,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作為最具代表性的韓國宮中料理之一的韓式參雞湯到底如何制作的吧!
1.參雞湯是極好的食補,做法也頗有講究。要知道烹制參雞湯不能用成雞,一定要選用肉嫩油少的童子雞;其次要準(zhǔn)備的輔料有:糯米180g、黃芪水:黃芪4根, 水3kg、水參1根、蒜頭2個、紅棗4顆、栗子4顆;佐料則是:蔥20g、 鹽12g、胡椒粉0.3g。
2.童子雞洗凈,肚子用刀劃開,拿出其中的內(nèi)臟扔掉,再把雞肚子和整個雞洗干凈待用。糯米提早洗干凈之后泡在水里一夜,見糯米呈白色放到篩子上瀝去水分方可用。之所以糯米要泡充分,是因為其不易煮熟,容易夾生。
3.一只雞用一棵水參,基本上長短為7公分為最好,水參皮可用刀刮掉,水參的頭部則要去掉。而黃芪在清洗后,需浸泡在水里2小時左右。蒜頭與紅棗僅需清洗干凈即可,蔥則要在清理洗凈后,切成條狀待用。
4.泡好的黃芪要熬制成黃芪水做湯底。取一鍋,放入黃芪與水大火煮20分鐘左右,沸騰時轉(zhuǎn)中火續(xù)煮40分鐘左右,用篩子過濾后即為黃芪水。將糯米、水參、蒜頭、紅棗、栗子一一塞入小雞肚子里, 為防止材料外漏,要把雞肚子用木頭牙簽像縫衣服一樣交叉綁好。
5. 在一只合適的鍋里,以砂鍋為最佳容器,放入小雞與黃芪水,大火煮20分鐘左右,沸騰時轉(zhuǎn)中火, 續(xù)煮50分鐘左右,然后換成小火慢慢地?zé)?,大概燉?個小時,湯漸變成乳白色,肉好像只要輕輕一碰就可以從骨頭上掉下來的時候,就可以關(guān)火啦。燉的火候與時間是非常重要的,燉的太過了,就成粥了,燉得不夠,肉又會太硬。做好之后的水分應(yīng)該是剛剛可以沒過雞身,因此開始的時候水分的調(diào)節(jié)也很值得注意。
6.最后為這道湯配上三個調(diào)味碟:生菜醬、胡椒粉和鹽、紅綠尖椒絲和大蒜片即可上桌開動啦!
E
在去韓國之前我沒有嘗試過這樣的人參雞湯,也才知道原來正宗的參雞湯是這樣的!
怎么樣的呢?看似清淡的一小鍋,卻包含著韓國菜的飲食特色和做菜人的深意,湯色濃白入口卻不膩,湯上浮出一角的是撒上了芝麻和瓜子仁的鮮嫩童子雞。用筷子輕輕劃開,藏在雞肚子里的糯米融合了雞肉的清香,混合以紅棗、栗子的甘甜滋味,配合人參淡淡的清苦,整體味道自然和諧恰到好處。雞肉更是鮮嫩可口,所有的部分都可以用筷子輕松拆出,骨頭被啃噬得干干凈凈擺在盤中,看著就讓人富有成就感。我最中意的還是湯,可以試著把糯米從雞肚里撈出滾一小會兒,這樣再品嘗,雞湯中又有了糯米的香氣,就好像雞湯的粥底一樣,入口即化,滋味更佳。
我沒有找到你,我碰到你了。我沒有想到你,我看到你了??諝饫锿钢唤z絲涼意,天涼好個秋,朋友,來我家喝一碗滾燙的參雞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