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賞花當作一種高雅的情趣,要追求多形式、多層次的享受。古時賞花,重在通過“六品”體會花中神韻,即,酒賞、香賞、茗賞、曲賞、譚賞、琴賞、茗賞等,注重的是由此心靈上的慰藉。更有甚者,古人賞花賞到癡情的地步,比如北宋詩人林和靖,他隱居在杭州西湖的孤山,一生也沒有娶妻子,但他非常喜歡梅花,以梅為妻。
有人說,賞花需要一些勇氣。如果膽小的人在一大群人面前賞花,或者吆喝:“走,我們一起賞花去?!闭f不定會遭到一些人取笑。許多人搬出這樣的說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喜歡賞花,便作《葬花吟》;脂粉堆里的花癡賈寶玉也喜歡賞花作詩,可終究是泥塑的凡胎,成不了大器。
我卻不以為然。情趣本無高雅之分,也無男女之別,忙碌勞頓之余,我們大可出去,容在花海中,陶醉芬芳,感受靜謐無聲的花開。
武大櫻花:純粹
春陰初過,讀蘇枕書的《歲時記》和《不許流光入夢來》,她在文墨里反復磨捻出櫻花的各式姿態(tài)和種種味道。細細吟誦\"她們一起去看銀閣寺的月亮,鴨川的流水,奈良的櫻花,賀茂橋的葵祭,彼此映照扶持,走過歲月\"這些句子,怦然心動??礄鸦?,成了縈繞在心口百轉千回的夢想。
武漢大學的櫻花園,有種清新的氛圍,不沾染商業(yè)氣息的干凈。不同別處,這里的櫻花有種浪漫、特別純粹的美。
武漢大學本來就像是一座公園。珞珈山上叢林密布,一年四季郁郁蔥蔥,校園道路幾乎全是林中之路。放眼那東湖的煙波浩渺,任何時候都會讓人心曠神怡。
櫻花大道,滿樹潔白櫻花,似雪,非雪,勝雪,層層疊疊,密密麻麻,眼看枝頭也壓彎了,金黃的陽光投射在薄得透明的花瓣上。似乎白色,又像粉色。一團團、一簇簇、一層層,像撐開的傘。在櫻花叢仿佛置身“世外桃源”,花瓣白色中點綴一層粉紅。這里的櫻花,好似靦腆的少女,綿軟柔情,又像是美麗少婦般華麗麗。微風吹過,櫻花微微顫動,惹人憐愛。想伸手,捕捉那一瞬間的芳華,可風吹過時,落櫻遍地。
武大看櫻花之妙,在于它的櫻花,不僅可以平地看,更可以天上看。平地看的櫻花,有一片一片的,花枝濃密,抬眼只見櫻花不見天,是個晶瑩透亮的世界。
人群散去,櫻花樹下,尋一石塊坐下,吹風納涼。時不時有頑皮的櫻花香氣鉆入鼻息。讓人想起安妮《春宴》里的記敘:“小山櫻和海棠正值盛期。粉白花朵密密綻放,彌漫谷底?!?、“空氣中的暖意和芳香,如同包裹全身的薄棉被,讓人懶洋洋昏昏欲睡?!?/p>
碭山梨花:純潔
大凡喜歡花的人,很容易被花感動,感動于花開枝頭的嬌艷;感動于落葉如蝶的柔美;感動于姹紫嫣紅的婉約;感動清香一季的怡然。然而,當梨花開滿山坡的時候,沒有人不被潔白如雪、臨風而舞的一卷清幽所感動。
提到梨花,想起碭山。四月的美,屬于碭山。在梨花盛開時,整整一個小山坡,全部籠罩在密實的花海里,遠得像霧,近得似雪,儼然一幅賞心悅目的水彩畫。一朵朵,一團團,舒展的五片花瓣宛如纖纖伸展的五根手指,花瓣上點綴著雨滴,散發(fā)著細微的清香,瑩白如雪,令人眩暈、令人迷醉。癡癡站在樹旁,定定地看著花瓣上點點水珠,大腦里急速地跳躍著關于梨花的句子:“梨花開,春帶雨,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為一人去,道他君王情也癡”、“海棠醉日,梨花帶雨”……“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說的便是楊貴妃哭泣時猶如“梨花帶雨”,盡管淚流滿面,神情凄然,也是楚楚動人。莫非這是楊貴妃幽怨的清淚?
回過神來,吸一口這久違的泥土和陽光,還有花朵混合在一起的氣息,那種醉,瞬間,急切地竄入心扉里。
融身白色汪洋里,臉上情不自禁掛著笑容。這般如畫意境,如若能醞釀一番詩情,應該不辜負梨花那翩若如仙的神態(tài)??上?,詩的功底不足,一時半會也想不出一句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句子,只好把所有的感動凝結在鏡頭。
羅平油菜花:耀眼
在所有的觀賞花中,油菜花是最俗不過了,給漂亮的女孩起名,哪怕是叫翠花,也不會叫菜花。但是來羅平,就是為了看“俗氣”油菜花。因為,電視屏幕上那種無邊無涯的燦爛金黃,實在是一種難以抗拒的誘惑,真想不到,還有一種花,可以俗到如此美。
在羅平,每一片油菜花都是無限美麗的。金黃的和青澀的,怒放的和待放的,缺其一,都不完滿。近看,單枝的花,色彩很淡,無法形成艷麗;而成千上萬枝花擁擠在一起,鮮黃一片,好像有人打翻了黃色的油彩,鋪滿了原野,迷了人眼。
還有花海中搭起的一間間帳篷和追逐花開的蜜蜂和養(yǎng)蜂人,他們從全國各匯集這里,是中國唯一流浪在春天的“吉卜賽人”,安營扎寨油菜花叢中,風餐露宿,紡織春天的童話,收獲春天的甜蜜。
行走在色彩中,暗想:不知道這片油菜花有沒有盡頭,不知道這個春天有沒有盡頭。隨手摘一朵,別在素色的衣襟上,沿細細的紋理慢慢閱讀著,醉在春色最深處。此刻,只想做個安靜的賞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