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著青灰磚石,在修葺完好的古建筑巷子里,一張白底紅字布幌懸在墻上飄搖,上書大字“開胃茶”。熟客來了,自顧自地拉出吱呀的木椅便坐了下去,“喝茶!”陌生的游人閑逛至此,只需探頭一眼,便知這里肯定是湄潭最傳統(tǒng)的茶鋪之一。
“慢下來,走進來”這樣的招牌在貴州省的湄潭縣老茶館里隨處可見。
據(jù)說湄潭縣的茶館開得比貴州省內(nèi)其他任何一個縣城的茶館要多,而且還各有主旨,有些為休憩,有些擺了戲臺,有的請了說書先生,但最默契的擺設不外是方桌與木椅。巷子中的“開胃茶”雖是普通傳統(tǒng)的一家,但據(jù)說是在解放前就存在的,“開胃茶”茶館見證了湄潭茶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也見證了湄潭旅游業(yè)的火熱。喝茶在湄潭是“平價”的消遣,有的茶館價格低得讓人咋舌。你漫步在湄潭縣的大街小巷里,遠遠就可以聽見木竹椅吱吱呀呀的聲音,在這里的茶社,最會算經(jīng)濟賬的老漢占了絕大多數(shù)?!懊刻熘换?塊錢?!苯衲?2歲的馬元明老人說,“自從退休后,倘若天氣尚好,我就會到這里喝茶。”老茶館沒有逐客令,泡上一杯茶從清早一直坐到打烊,連茶錢忘帶都沒事,甚至客人自帶茶葉,只讓茶館加水也是可以的。來此度日的老茶客之多,讓茶社老板娘一整天忙得團團轉(zhuǎn)。又因有的茶客有喝早茶習慣,她得在凌晨五六點就開始生火、燒水、洗杯子,天不亮就得擺上桌椅,雖說這么一個小小的茶鋪,一天卻能賣茶一百來杯。
老茶館的茶沒啥高級茶,大都是當?shù)刈援a(chǎn)的茶,便宜又放心。在這里喝茶喝的是那份閑適的感覺和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南地北大小事的安逸心情。杯里茶水淺了,自有眼明手快、提著茶壺巡行茶桌之間的伙計過來為你續(xù)水。
湄潭的茶客總是極悠閑的,他們大多是聊聊家事國事天下事,可以從天上講到地下,從東北講到海南,從天山講到東海,有真有假,亦虛亦實,有主觀感受,也有客觀真理,總之,無人會去探究其真假對錯,更無人會指責,你盡可酣暢淋漓地抒胸臆,直到口水講干了,喝口茶,繼續(xù)接著來。
茶客各色神態(tài)都具,愛搓麻的湊一桌,打撲克下象棋的又是一桌,擺事的嗑著瓜子又是一桌,一桌鄰一桌,大家并不相擾,有的老人每天相約而來,圍坐在一塊,打盹的打盹、看報的看報、抽煙的抽煙、發(fā)呆的發(fā)呆,仿佛置身于世外。
把自己埋在木椅里,捧上一杯清茶,悠閑地等待茶葉在開水中慢慢舒展開來,熱氣伴著幽幽的茶香升騰,與空氣一起輕舞飛揚,直到使空氣也沾上淡淡的茶香。在人生道路且行且停間,老茶客們坐看風起云落,感受風輕云淡,一掃一輩子功名利祿帶來的壓抑,輕輕吹開水面的幾片葉子,在嘴邊抿上一口,這有滋有味的人生龍門陣便又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