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閩西上杭一個小鎮(zhèn),四面環(huán)山,青山如黛。蒼翠的彩眉嶺下是一座四合院結構的廖氏宗祠,前面萬畝水田,種水稻、荷花或向日葵,風吹稻浪,接天荷塘,向陽葵花,景色優(yōu)美,令人心曠神怡。小鎮(zhèn)游人如織,觀光車如梭,大街小巷,遍布“農家樂”、家庭旅館和特色旅游商品小店。黃昏,清風徐來,華燈璀璨,照例有跳廣場舞的音樂響起,更多的人繞荷塘悠然而行。
一個莽莽群山環(huán)繞的小鎮(zhèn)何以吸引那么多人朝圣一樣紛至沓來,何以打造成一個知名的特色景觀旅游區(qū)?
這一切緣于85年前一群衣冠襤褸、普羅米修斯似的“盜火者”在這里流連、駐足,緣于一次在歷史深處熠熠生輝的會議在這里召開。
1929年冬,年關將近,雪花飛揚,山川河流,銀裝素裹,在廖氏宗祠又稱“萬源祠”的祭祖大廳里,一個濃重的湘音激越傳出,墻上石印馬克思、列寧像靜靜注視著這一刻,一側當年很時興的掛鐘定格在那一時刻,天井旁平整的“三合土”地面上有火堆熊熊燃起,劈柴噼啪作響。這時,外面也許還有一個穿灰布軍裝,能斷文識字的5號宣傳員爬在梯子上,側耳聽了一會兒,微笑著隨手寫下:保護學校。紅軍5,中間那個句號畫得又大又圓。這里,隊伍開來前是“和聲小學”,后改稱“曙光小學”……這些,著名軍旅畫家何孔德創(chuàng)作油畫《古田會議》將那一刻鑲嵌在往來人們的目光和記憶里。
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紅軍席卷處,生機勃勃。人們也許會發(fā)現(xiàn)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的隊伍會師后,一年多時間里竟然開了九次黨代表大會,平均不到兩個月一次。輾轉湘贛閩邊界,軍情似火,情勢逼人,半日喘息,就在廟宇、祠堂、書院,或當?shù)剜l(xiāng)紳的大宅子里匆忙開一次會,大多就事論事,商討敵情我情、籌糧籌款、行軍路線等。
7月,閩西大地,驕陽似火,蟬聲嘈切。在紅四軍第七次黨代會上,大多數(shù)代表對毛澤東的正確思想和英明領導認識不足,以致其落選前委書記。在毛澤東“卷定包袱,買定草鞋”去地方工作時,一行人“輕車簡從”,各人馬匹上交軍部,從龍巖到蛟洋100多里山路走了整整一天。當年他們可沒像今天影視劇里那樣意氣風發(fā),談笑風生。和毛澤東同行的江華回憶:“那時我們真有點灰溜溜的樣子。”
一個長期處于農村游擊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以農民為主要成份的黨,如何建設成真正無產階級政黨?率領一支怎樣政治面貌和精神狀態(tài)的武裝力量才能永葆其戰(zhàn)斗性、先進性,完成歷史賦予它的使命與擔當。
這道命題像座無法逾越的大山橫亙在早期共產黨人面前,馬列主義經典著作里沒有現(xiàn)成答案,共產國際也無法回答。
當時,紅軍第四軍的共產黨內存在著各種非無產階級的思想。時任前委書記陳毅回憶:贛南山區(qū)艱苦行軍,一進信豐城就搶當鋪,開大會當場槍斃3個才剎一剎……那次行軍路上捆殺農戶的豬,有的長官表示寬容,毛澤東得知后親自干涉禁止,還當眾大罵,結果引起很多官兵不滿。時任一縱二支隊支隊長蕭克后來撰文:有些干部喜歡“走州過府”,政權觀念淡薄,對建立蘇維埃政權、建立農民協(xié)會、建立游擊隊和農村中黨組織,不關心或不太關心,不積極做群眾工作。今天在這里,明天在那里,像住伙鋪一樣,真是“天將晚矣君何往?雞即鳴兮我不留?!辈筷犞写蛄R現(xiàn)象也比較嚴重,連長、排長打了戰(zhàn)士,過兩天開士兵委員會,也可以打連長、排長的手板。時任二縱四支隊十二大隊黨代表賴傳珠在《古田會議前后》一文中寫道:有些人不把黨代表制度看成是人民軍隊的一項建軍原則,對黨代表的尊重與否完全是看人行事。黨代表如果能打仗,工作能力強,他們就尊重,否則,就看不起,甚至罵黨代表是“賣狗皮膏藥”的。有些人把紅軍的任務看成只是單純的打仗,因此不重視根據(jù)地建設,不愿做艱苦的群眾工作。他們認為群眾工作是地方上的事,有的軍事干部則認為是政治工作人員的事情。
“這對于執(zhí)行黨的正確路線,妨礙極大。若不徹底糾正,則中國偉大革命斗爭給予紅軍第四軍的任務,是必然擔負不起來的?!?/p>
毛澤東時年36歲,正是一個男人思想成熟、睿智的時候。后來在延安時美國記者斯諾第一次見到他,印象如此:他是個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個子高出一般的中國人,背有些駝,一頭濃密的頭發(fā)留得很長,雙目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顴骨突出……從這一時期毛澤東留下僅有的幾張珍貴照片看,和斯諾說的樣子差不多。毛澤東在離開紅四軍來到閩西特委工作后,仍殫精竭慮,沒有停止中國革命路在何方的探求和思索。閩西山區(qū)山高露冷,毛澤東因過度勞累,患上了惡性瘧疾,忽冷忽熱,冷的時候蓋3條棉被還如墜冰窖。身患重病,敵人圍捕,毛澤東幾次闖過“鬼門關”。一次,他住牛牯撲的消息被敵人獲悉,國民黨保安團直撲而來。他身虛體弱,不能爬山,山高路陡又不好騎馬,當?shù)攸h組織就派陳添裕等幾個村民用擔架抬。山高路陡,荊棘遍布,抬著擔架寸步難行,情急之下,陳添裕背起高大的“楊先生”就走,十幾里羊腸小道,陳添裕等僅用了一個小時就背到目的地。毛澤東把他們的名字一一記下,說:“我忘不了牛牯撲人民。”1953年國慶,毛澤東邀請陳添裕去北京天安門觀禮。趕巧,陳添裕的妻子即將分娩,他讓胞弟陳奎裕代為前往。毛澤東一見到陳奎裕就說:“你不是背我的陳添裕,你是看茶桶的?!?/p>
上杭蘇家坡樹槐堂,中共閩西特委駐地,在這座建于明末磚木結構樓的后左側,沿一道逼仄的樓梯而上,是一間不足6平方的小閣樓,晚上,毛澤東就著那盞昏暗的洋油燈看書、研究、寫作,燈光經夜不滅。白天,爬上一側的小山,那兒有一個人跡罕至的巖洞,圳背巖洞,他躲在里面冥想、思考。山勢陡峭,山路難行,洞內陰冷潮濕,崎嶇不平。現(xiàn)在,圳背洞已開發(fā)成旅游景點,一道木板棧道一直鋪到洞口,上書“主席洞”3個紅色大字,洞內雖然潮濕不改,但亮有彩色燈光?,F(xiàn)在,當?shù)厝匀涣鱾?,那時候有一個瘦得幾乎脫形,個子很高的“楊先生”進出,沉默寡言,幾乎不和人招呼,后來人們才知道他就是“如雷貫耳”的毛澤東。時任閩西團特委書記曾志回憶:我親眼看到毛主席身上腫得很厲害,病情很重。他在那里住了40多天,一邊養(yǎng)病,一邊指導中共閩西特委工作。同志們給予了他無微不至的關心,特別是閩西特委書記鄧子恢對他照顧得非常周到,像對待尊敬的老師和益友一樣,派人尋找好的中、西醫(yī)為他診治,托人買回牛奶、白糖等給他補養(yǎng)身體,每天還買兩斤牛肉燉湯,再燉上一只母雞。由于精心治療和細心調養(yǎng),毛澤東漸漸恢復了健康。
人生和革命事業(yè)一樣,有低谷也有高潮,只要理想堅定,信念不滅,終有云開霧散、旭日磅礴的一天。這一時期,毛澤東即使在病中、在革命事業(yè)和個人際遇的低潮,依然信心百倍,豁達樂觀,揮就“寥廓江天萬里霜”的豪邁詩篇。偉人山谷般的胸懷和堅如磐石的意志由此可見一斑。
這時,紅四軍軍長、前委委員朱德也陷入沉思,怎樣把這支以農民為主的軍隊建設好?在紅四軍黨的“八大”上,朱德代理前委書記主持會議,由于毛澤東的離開,陳毅去上海向中央?yún)R報工作,勢單力薄,機關不健全,爭論了3天,毫無結果。朱德深深意識到:要造成鐵的紅軍,必須使全體紅軍指揮員戰(zhàn)斗員首先完全信仰共產黨的領導……在政治上有了這樣堅定的信念,就是把握著不可抵抗的無形武器,在精神上建立了鐵的紅軍的基礎,自然可以戰(zhàn)勝革命過程中任何困難,經得住任何劇烈的斗爭,愈斗愈奮去取得最后的勝利。
朱德時年43歲,美國女記者艾格尼絲·史沫特萊在《偉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時代》一書中這樣描述他:圓頭,剪得短短的黑發(fā)間雜著白發(fā),前額很寬,而且略微隆起,頰骨也頗突出。一對有力的上下腭,襯著大嘴,在堆滿歡迎的笑容時,露出潔白的牙齒。鼻子寬短,面色黝黑。看起來是一副普通相貌。要不是他穿著制服的話,很容易把他當做中國哪個村子里的農民老大爺,而忽略過去……朱德形同“伙夫頭”,親切如紅軍士兵的老大哥,正因為這副神態(tài),1929年2月1日途經江西尋鄔被國民黨軍團團包圍住時,他化裝成伙夫,由妻子伍若蘭率兵掩護,成功脫險,伍若蘭壯烈犧牲。朱德一生鐘愛蘭花即緣于此。3月,在長汀“辛耕別墅”朱德經曾志等人牽線搭橋,和康克清結為伉儷,舉行了簡樸而熱烈的婚禮。
在紅四軍的“七大”會議上,以毛澤東和朱德為代表就部隊過去所執(zhí)行的政策、路線中的重大問題,如要不要根據(jù)地及如何鞏固和擴大根據(jù)地等展開過激烈的爭論,甚至彼此有很多過激的言辭?,F(xiàn)在有人說他們是個人權力之爭。這種說法是對他們所走的偉大道路和他們的高貴思想品質缺乏最基本的認識。霧失樓臺,月迷津渡。當時的迷茫和焦慮在紅軍隊伍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8月,暑氣蒸人,陳毅一副日本商人裝束,頭戴平頂草帽,身穿和服大袍,從香港轉道乘船去上海,向共產黨中央?yún)R報紅四軍工作。陳毅時年28歲,朝氣蓬勃,血氣方剛。他后來回憶紅四軍“七大”說:當時毛澤東找他談話,爭取他的支持。他說,你們是秦、晉大國,我是小國,處在你們之間,我哪一邊都不好得罪。
陳毅來到上海后,向黨中央詳細客觀地匯報了紅四軍的建立發(fā)展情況,寫了《朱毛軍的歷史及其狀況的報告》等5份洋洋灑灑數(shù)萬字書面材料。在此基礎上,李立三、周恩來等決定由陳毅代起草《中共中央給紅四軍前委指示信》,俗稱《九月來信》。信中中央充分肯定了紅四軍在全國的影響,肯定了毛澤東關于工農武裝割據(jù)、建立革命根據(jù)地的戰(zhàn)略思想,最具決定性的“精神”是毛澤東仍為前委書記。周恩來后來曾對人說,陳毅起草這封指示信,他一個字也沒有改。陳毅無畏無私的高貴品質如挺拔青松,屹然風雪中。
臘月,古田小鎮(zhèn)熱鬧得像過年一樣,附近幾個村莊家家戶戶都住滿了紅軍。朱德住司令部駐地“中興堂”。毛澤東住一箭之遙的政治部駐地“松蔭堂”,后廳右側第二個房間,一張木板床,一條黃色軍毯,一張四方桌,一盞洋油燈,最引人注目的是靠墻腳那口鐵銹斑斑的大鐵鍋,據(jù)說是賀子珍特地找來燒上木炭為他熬夜御寒用的。南國濕冷,漫漫長夜,這間小屋里的燈光像八角樓、臨江樓、樹槐堂等他住過的地方一樣徹夜透亮。
紅軍指戰(zhàn)員出操、開會、學習一切悄然無聲,井然有序。鄉(xiāng)村的空氣里散發(fā)著喜慶,鄉(xiāng)親們臉上洋溢著喜氣。榮屋村謝德金老人說:“紅軍戰(zhàn)士一進門就撿大廳、走廊、天井邊坐下,晚上席地而睡,我們讓房間給他們住,他們都不住。經過女人睡的房前時總是低頭而過。”豆腐店的生意出奇得好,一擔熱氣騰騰的豆腐剛挑出門就賣完了。豆腐店老板廖華昌家住了幾個紅軍戰(zhàn)士,人手不夠時,戰(zhàn)士們就主動幫他推磨豆腐。古田大都是客家人,客家人勤勞善良、熱情好客是出了名的,入夜,北風呼嘯,戰(zhàn)士們和房東一家人圍著爐火喝“功夫茶”,品嘗“客家米酒(后來改稱紅軍可樂)”,一支接一支唱擴紅山歌:紅軍游擊各鄉(xiāng)村,第一要緊殺豪紳;因為豪紳十分惡,勾結軍閥打窮人……在這里他們就像回到了家。
瑞雪初晴,山川大地,分外妖嬈。篝火熊熊,笑語歡聲,會議在祥和熱烈振奮的氛圍中進行,陳毅傳達了中央的《九月來信》,朱德作了軍事報告,毛澤東作了關于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的報告,與會120余名代表一致通過由毛澤東主持起草和親自修改的《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即《古田會議決議》),并選舉毛澤東為新一屆前委書記?!豆盘飼h決議》以其真知灼見,成為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建設的綱領性文件,為這個年輕的政黨和這支朝氣蓬勃的軍隊指明了前進方向:思想上建黨,政治上建軍。
在古田會議勝利閉幕的號角聲中,迎來了1930年新年第一縷曙光。在廖氏祠堂左側有一塊綠草如茵的空地,會議期間,指戰(zhàn)員們就在這里開展軍事訓練,在最北端還搭了一座吊腳樓似的木建結構臺子,作閱兵用。元旦軍民聯(lián)歡晚會召開,這兒就成了戲臺。屋檐兩邊各掛一盞汽燈,氣打得足足的,把能容萬余人的閱兵場照得如同白晝,在鞭炮、器樂聲中鄉(xiāng)親們扶老攜幼、呼朋喚友潮水般涌來。紅旗招展,標語飄揚,歡聲笑語,開場的鑼鼓響起來,吉祥的龍燈舞起來,客家的船燈打起來,時任紅四軍二縱隊參謀長郭化若上臺表演了他的拿手戲,變魔術,臺下驚呼一片;蕭克和楊至誠聯(lián)袂唱起湖南花鼓《皮秀英四告》,引得湖南籍士兵連聲喝彩。演出快結束時,坐在前排的官兵起哄:“軍長,來一個!”一聲比一聲吼得兇。只見,朱德健步上臺,雙手抱拳,說:“同志們,我不懂什么曲藝,也沒有這一方面的專長,既然同志們這么高興,一定要我表演節(jié)目,我就湊個熱鬧,唱個四川調行不?”說完,他亮起渾厚的嗓子唱開了。軍民聯(lián)歡晚會連續(xù)開了3天,周邊幾個村莊還設了分會場。
古田會議后幾天,為打破國民黨第二次“會剿”,朱德率第一、三、四縱隊經連城、清流、寧化,轉戰(zhàn)贛南,毛澤東率紅四軍前委機關和第二縱隊殿后阻擊。賴坊村是第一縱隊的駐地,時任第一縱隊司令員林彪住在協(xié)成店。林彪率部離開后,毛澤東住進協(xié)成店。協(xié)成店由商人傅光甫花巨資所建,兩層磚木結構,外墻白色,正面走廊有漢白玉龍紋雕飾,具有西洋風格,今天看起來仍不失洋氣。據(jù)傅光甫的兒子傅源聲回憶:毛澤東入住后,他父親熱情主動地要把樓上通風、采光最好的房間讓給毛澤東住,毛澤東考慮到傅家女眷都住在樓上,婉言謝絕,就住在樓下左廂房,一間光線昏暗,擺下一張小床、小桌和一條木凳后空間極為局促的小房間里。林彪在離開協(xié)成店時給毛澤東寄了一張新年賀卡,流露出“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悲觀。這種悲觀思想當時在紅四軍指戰(zhàn)員中不只林彪有,有一定的代表性。
毛澤東閑庭信步,深思熟慮后,挑燈夜戰(zhàn),一氣呵成寫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名篇。毛澤東以政治家的敏銳,以軍事家的韜略,以詩人的豪放,預示中國革命高潮即將到來: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如果說古田會議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那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通往這個方向的路徑: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
陋室雄文,樓以文名。岳陽樓以《岳陽樓記》,滕王閣以《滕王閣序》而聞名,古田這個默默無聞的小鎮(zhèn),名不見經傳的廖氏宗祠以古田會議的召開和《古田會議決議》,協(xié)成店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歲月長河中散發(fā)出奪目異彩。
2014年初冬,層林盡染,碧水柔情。古田再次迎來盛大節(jié)日——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在這里召開。
習主席在古田會議會址前親切接見了出席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的全體代表,并參觀會址。他在一幅幅照片和展板前駐足,在一件件文物、一組組數(shù)字前流連,在一張張富有鮮明戰(zhàn)斗性的標語前凝神。會址北側是依山而建的毛主席紀念園,莊重肅穆。習主席神色莊嚴,拾階而上,向毛澤東雕像敬獻花籃,親手整理花籃上的緞帶,帶領大家向毛澤東雕像三鞠躬,并瞻仰了毛澤東雕像,深切緬懷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在這里,習主席又一次專門把10位老紅軍、軍烈屬和“老地下黨員、老游擊隊員、老交通員、老接頭戶、老蘇區(qū)鄉(xiāng)干部”代表請到古田黨員干部教育基地,歡聲笑語,親切交談。在這里,習主席和11位部隊基層干部和英模代表圍坐在一起共進午餐,紅米飯,南瓜湯,憶崢嶸歲月,話雄關漫道。
不忘來路,不忘初心?!吧钊胨伎嘉覀儺敵跏菑哪睦锍霭l(fā)的、為什么出發(fā)的。”
85年前的古田會議開創(chuàng)了馬克思主義的建黨建軍原則,確立起我軍政治工作一整套方針、原則和制度,成功解決了如何將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軍隊建設成為無產階級性質的新型人民軍隊這個根本性問題,在我黨我軍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今天,我們黨正帶領人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我軍建設所處的時代條件和歷史方位發(fā)生深刻變化,面對意識形態(tài)領域斗爭的新態(tài)勢、價值取向日益多元多樣多變的新特點、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新考驗、軍隊現(xiàn)代化轉型和使命任務的新要求,以及阻礙實現(xiàn)中國夢強軍夢的各種“非無產階級”的新思潮。習主席站在新的戰(zhàn)略高度發(fā)表了重要講話:著力抓好鑄牢軍魂工作,著力抓好高中級干部管理,著力抓好作風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著力抓好戰(zhàn)斗精神培育,著力抓好政治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從5個方面充分闡釋了我軍政治工作的重要歷史地位和作用,深刻分析了當前政治工作需要重視和解決的突出問題,對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軍隊政治工作作出全面部署。習主席的講話,凝結了我黨我軍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歷史精華,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光芒,是指導新起點新征程上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又一篇綱領性文獻,對于研究解決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從思想上政治上建設軍隊的重大問題,弘揚我軍政治工作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為實現(xiàn)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具有重大意義。
涓流雖寡,浸成江河;爝火雖微,卒成燎原。當年星星之火,今天萬山紅遍。我們的隊伍從這里出發(fā),走向成功,走向勝利,走向輝煌,走向中國夢強軍夢。風展紅旗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