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踩過北方的初雪,一下飛機就踏上花團錦簇、四季不飛雪的南國。從忙碌工作崗位走出來的那種暢快輕松心情真是難以形容,尤其是那一望無垠的雪白沙灘,踩上去柔軟貼心;那高插云天的椰林中,輕風(fēng)吹來海的親切氣味;那疊在一起的礁石下邊,滔滔無際的南海碧波柔曼輕聲,讓人的心一下子就醉了。
海南是美麗的,三亞是美麗的。美麗的地方大都有美麗的傳說。
鹿回頭
這是一個美麗的傳說。
登上鹿回頭是上午10時左右。這是三亞最高的一座峰,海拔295米,峰頂有一尊曬得發(fā)燙的花崗巖雕塑,這尊高15米的雕塑伴著四季不變的暖風(fēng),吸引著東西南北一撥一撥游人。雕塑是一只回首河山的梅花鹿旁倚著一雙兒女。男的是英姿勃發(fā)的獵手,女的是裊裊婷婷的黎家少女。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位黎族青年獵手,頭束紅巾、手持弓箭,這天他在五指山狩獵,突然發(fā)現(xiàn)一只梅花鹿,就追趕過去,鹿在前邊一路往南奔逃,他就在后面緊緊追趕,翻過99座山,跨過99條河,追了9天9夜,一直追到南海之濱,突然那只鹿停步了,前面山嶺懸崖之下便是茫茫大海,已經(jīng)無路可走。年輕獵手正彎弓搭箭,忽見火光一閃,煙霧騰空,梅花鹿回過頭來面對獵手,雙眼閃耀著清澈美麗而又無奈凄涼的目光,這目光里投射出渴求生命的光彩。這種眼神對全人類都具有震撼力。獵手被這種眼神鎮(zhèn)住了,剎那間那只梅花鹿變成一位美麗的黎族少女,兩相溝通他們結(jié)為恩愛夫妻,就在這片土地上,披荊斬棘,搭起茅寮,耕種紡織、捕魚狩獵,種植椰樹,繁衍生息,天長地久形成這一黎家山寨,人們根據(jù)這一傳說,稱山寨為“鹿回頭”?!奥够仡^”雕塑于1983年由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和三亞市(原崖縣)人民政府決定興建,于1988年竣工,歷時5年,是目前島內(nèi)規(guī)模最大的花崗巖石雕。
走下鹿回頭,回首山頂?shù)牡袼?,我的心中響起海浪撲打礁石的聲音。中國名山大川無不活在美麗的傳說里。山水因傳說而生魂魄。就像眼前的這座山,同樣是泥,是石,是大海和沙灘。可就是因為有了一個鹿回頭的傳說,它便成了中國最南方的勝景。勝景不虛,這海邊的風(fēng)光的確是可以流連,也可能忘返,但這傳說卻在訴說著這樣的情結(jié)——美麗能俘虜強暴,而窮追不舍就能得到真正的愛情。
然而,這則美麗得幾近殘酷的傳說,能夠蘊含我們五千年禮義之邦的情結(jié)邏輯嗎?
椰子樹
椰子樹也有它悲壯的傳說。
海南是椰鄉(xiāng),街上是椰林大道;水畔是椰樹成片。無論是成行的椰林,還是成片的椰樹,頭頂撐起的都是一片蔚藍的天。人們吮椰汁吃椰肉燒椰殼住椰屋頭戴椰葉尖頂笠壁掛椰妹椰船雕。椰樹是海南最具象征意義標志,椰是海南的生命。
椰子樹一年四季都是花期——不論何時,總是有的已結(jié)果,有的正揚花,于是有四世同堂的美譽。椰子真正的收獲季節(jié)在六月,盛夏之際,沉甸甸如足球般大小的椰子果掛滿枝丫,海邊椰林,大道邊的椰行,甚至街頭巷尾、門前院內(nèi)常常有椰果落地的噗噗聲。導(dǎo)游小姐說,椰果像人的頭,臉上有3個洞,一雙眼睛,一個嘴巴,那嘴需要人們細心地去找尋,找到并敲開就可以吮吸到甘洌如泉的椰汁;那雙眼睛,卻是辨別世人的精靈,椰果落地并不輕易傷人,因為那一對美麗的眼睛不忍心傷害撫育它成長、與它相依相存的人類。不過,有作惡多端者都要遭到椰果砸頭的報應(yīng),這當然屬于世態(tài)人心的民間傳說了!
傳說中一對黎族青年結(jié)婚后,住在海邊的山腰里。黎族的頭人見青年人的妻子漂亮,特招人喜歡,就想霸占她,可是那青年是個英武的獵手,箭法高強,頭人不敢接近他。有一天青年外出打獵,頭人叫奴仆伏在樹林里,等青年走過,即從背后撲上去,把他的頭顱砍了掛在樹上。自從丈夫失蹤后,妻子哭紅了雙眼。頭人來搶她,她逃出了寨子,逃了三天三夜,又餓又渴。經(jīng)過一片林子,突然從樹上掉下一個頭顱那么大的果子,她砍破果子,喝了果子里的汁,吃了果肉,渾身有勁了,又繼續(xù)跑。這時頭人帶人追進林子,只見樹上的果子紛紛掉下,正砸中頭人的頭頂,頭人被砸死了。年輕人的妻子才知道自己的丈夫已變成高大的椰樹。她為了能日夜守望高大的椰樹,就將矮小的身體纏樹而長,她哭紅的雙眼就變成鮮紅上帶黑點、黑點中有白斑的紅豆。這大概是關(guān)于椰樹的傳說之一吧。
還有一種傳說——古時候有一位深受民眾愛戴的黎族首領(lǐng)“駱王”,被奸細誘殺后其頭顱掛在一根竹竿上。那竹竿一夜間便長高數(shù)丈,敵人便對著駱王的頭放箭,結(jié)果,竹竿變成了椰樹干,羽箭變成了椰樹的葉子,駱王頭變成了椰子果。駱王死后也不忘造福部族,椰汁可以解渴,椰肉可以充饑,椰殼可以燒火。
這兩個傳說的成立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必須發(fā)生在有椰子樹的地方。兩個故事讓人聽起來都有一種悲壯感。對我來說卻又添進了幾許恐懼,再捧起椰子、插上吸管去飲用時,椰子汁立時變了味道。但仔細一想,這個傳說告訴人們的是,椰樹是值得贊頌的植物。
是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似乎是大自然不變的規(guī)律,但椰樹卻沒有這種節(jié)奏感,它省略了許多過程,而給人們的總是一個“結(jié)果”,至于它的發(fā)芽、長葉、開花等充滿審美意味的輕松愉悅的過程,它不僅不那么在乎,而且往往容易被人忘卻。椰樹活得很悲壯、很辛苦,直撲功利的目的,真可以說這是一種人生形態(tài)的縮影。難怪椰鄉(xiāng)有了這些神奇的傳說呢!
朋友,假若你在噪雜喧鬧的北方城市感到有些累了,有些心煩了,那么,請到海南三亞來吧,來這里聽聽那些海風(fēng)椰韻,看看椰鄉(xiāng)大海,或許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吧!
三角梅
這不是美麗和悲壯的傳說,而是我想贊美的一種現(xiàn)實的美麗——一種生長在海之南的花。
花開的時候總使人想到春天。春暖花開,這是大自然的規(guī)律!但在海之南的三亞灣畔,卻有一種花不僅僅開在春天。有一首歌叫《請到天涯海角來》,歌詞中唱道:“春天來,花正開;夏天來,花正紅;秋天來,花不敗?!边@歌詞中的花指的就是常年開在海南的三角梅。
來三亞療養(yǎng)正值隆冬,但我踏上這片土地,縱目四野,依然風(fēng)景這邊獨好。一片片怒放的三角梅,紫色的透著紅,紅色的透著紫,還有潔白如雪的,確實讓人感受到四季常將春意留的詩情畫意,心中頓時生出一種說不出的愉悅和舒暢。
聽說這種植物是最賤的。在海南隨便剪一根它的枝條插到裝有沙土的瓦盆里,或隨意種到什么地方,它都能成活。它毋須太多肥料,也不須精心栽培,只要有陽光、空氣、泥土和水分就能枝繁葉茂。你看看,家家門前的花盆里,馬路邊的綠化帶,還有山坡溝旁灌木叢中,無處不有開滿花的三角梅。它既可作為盆景登上大雅之堂,也常常被當作灌木制成籬笆墻,不僅強健而且美麗,給人時時以美的享受。陽光下的三角梅,默默地享受著溫暖,散發(fā)著淡淡的清香。微風(fēng)吹來,它輕擺著綠色的外衣,仰著粉紅的、紫色的、雪白的笑臉,好一派競妍斗艷的迷人景象。
我走近三角梅,扳過一枝仔細看,三角梅的姿態(tài)是葉為花,花如葉。這種姿態(tài)的特點便是繁錦。大凡富貴之名花,種植起來都需要精心呵護,稍不周到就要難看。我看三角梅的潑辣勁就令人崇敬,任你把它植在什么地方,天涯邊、道路旁、墻腳里,它都會吐出芬芳。人們并不把它作為花的“貴族”看待,它只是花中的“平民”一族。此梅花開,周身皆花,且花期長,送走春天依然英姿猶存,冬天來了始終不改紫紅色。大概南中國四季如春,最能象征這一特征的也要數(shù)三角梅了。
我心里漸漸愛上三角梅了,雖然它只是植物中的一種普通花木,在花木中并不占多高地位,但它確是我心中的南國“紅牡丹”,它那無私奉獻似錦花簇的精神,在我心里留下的是抹不去的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