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易術(shù)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距離我大學(xué)畢業(yè)那年,今年正好是第十年。
2003年7月,吃不完的告別宴和散伙飯,擁抱每個人,掉淚,喝醉,酒醒之后才意識到真的要離開學(xué)校了。幾個大包裹,一袋一袋裝上出租車,沒找人幫忙,想親手掂量,因為我知道,那是我生活的全部重量。
不久后,坐著長沙開往北京的火車,開始了我的北漂生活,夢想擁有一份滿意的工作,遇見一位一生一世的愛人,出版一本被很多人讀到的書,并且得到肯定——你寫得真好。
之后幾年,出版過幾本小說,不溫不火。像很多熱愛寫作的人那樣,并沒有成為傳統(tǒng)意義上的暢銷書作家。殘酷的是,有一天發(fā)現(xiàn),其實不寫也沒有那么多人為你遺憾。
于是選擇了放棄。
孩子氣的決定,直到今天。
漂在北京,職場上打拼,起起伏伏,又離開。然后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公司——福星傳媒,一路上邊走邊探索,帶著一支懷抱夢想的隊伍,肩挑重任,忙于瑣碎,疲于奔命。
創(chuàng)業(yè)比我想象難。這條破釜沉舟的不歸路,剝奪我所有時間與精力,扛著壓力,背負(fù)著沉重的使命感和一隊人馬的未來,很多次敗下陣來。不得不給自己一些兇狠的承諾,要么戰(zhàn)死沙場,要么狼狽回鄉(xiāng)。幾次以為快要撐不下去,差一點就要放棄了,但最后又倔強地挺了過來。這就是我驕傲和獨一無二的青春。
沒有人記得我曾經(jīng)多么熱愛寫作,那才是我最初的夢想。連我自己也幾乎忘記那段經(jīng)歷,忘記若干年前,為了第一本書能出版,下著大雨,我撐把單薄的傘,在出版社門口等那個約好的編輯到來。聽了幾個小時雨聲,一直到渾身透濕。
不會有人記得我的過去,這就是渺小的好處。
創(chuàng)業(yè)幾年,收獲了一些名利與虛榮,更多的是人情和歷練。
壓力大時失眠,患上嚴(yán)重的神經(jīng)衰弱,加上困擾我十多年的鼻炎,無法正常呼吸,經(jīng)常翻來覆去到天亮。
于是,干脆不睡了,凌晨時在微博上自由自在地寫點經(jīng)歷過或聽來的故事,打發(fā)不眠的時間,其實是用特別的方式減壓,并且變相地勉勵自己,扮演一個創(chuàng)造正能量的人。
誰知被很多人喜歡。有不少編輯因此找到我,說想約我出書。
當(dāng)然是拒絕,一天恨不得掰成兩天用,哪來的時間,不敢隨便答應(yīng)。做慣了乙方,做任何承諾都慎之又慎。
父母見我發(fā)微博變得勤快,也不經(jīng)意地說起,出本書吧,那不是你最喜歡做的事嗎?說了內(nèi)心的顧慮。他們不以為然,說,離家十幾年,至少讓我們知道你在北京都在干嘛。瞬間觸到了我的心。于是埋頭寫作,很辛苦,終于完成。
只是,太用力,努力做到毫無保留,甚至有種被掏空的感覺。
《道德經(jīng)》里有句話我很喜歡:“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jù),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
這句話,這本書,送給所有為了夢想奮斗在路上、以及打算上路的同路人,希望你們面對壓抑、背叛、痛苦、孤獨、迷茫、惆悵、誘惑、詆毀和質(zhì)疑的時候,始終懷抱一顆勇敢又善良的赤子之心。也希望你們的青春,因為擁有夢想而美好。
2013年7月7日凌晨5點寫于北京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