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孔子的教育事業(yè)開展得如火如荼時,魯國卻陷入了內(nèi)亂??鬃拥膶W校很快就蕭條了,前來參加培訓的人也越來越少。 35歲的孔子分析,自己在國內(nèi)并沒受到重用,內(nèi)亂又斷了自己的財路,他便想到別國謀求發(fā)展。
孔子首先就想到了齊國。他站在自家窗臺前,望著天空回想5年前齊景公與自己會面的情景,心想到齊國去找齊景公,或許能有所起色。孔子堅信齊景公還記得自己。于是,孔子快馬加鞭,風餐露宿,逃跑到了齊國。當時,有一些真心求學問的學生竟跟著孔子逃離。這一點類似于公司要破產(chǎn)了,老板要到外地另謀出路,公司的一些員工辭職的辭職,跑的跑,溜的溜,當然還有一些員工死心塌地跟著老板,要與老板共存亡。和孔子一起逃命的學生,大概是這樣一類人居多。
孔子和弟子有時步行,有時坐牛車,還要避免被官兵抓到,經(jīng)過千辛萬苦,他們終于到了齊國。
來到齊國后,孔子并沒有想魯國的兵荒馬亂,也沒有想魯國的百姓是否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更沒有想魯昭公的現(xiàn)狀如何,而是迅速找到了齊國的丞相高昭子。經(jīng)過見面溝通,孔子便當了高昭子的家臣?!妒酚洝吩疲骸翱鬃舆m齊,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這一句特別有意思,孔子找高昭子目的很明顯,就是希望見到齊景公。
在齊國住下后,孔子當時一點兒也不懷念故土,更沒思念親人,而是與齊太師大談音樂。在齊國聽到《韶》這首曲子,孔子覺得很舒心,便待在住處天天學習。“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就是由此而來的。
后來,可能是高昭子的聯(lián)絡安排,孔子和齊景公見了一面。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則侃侃而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贝笠饩褪亲鼍鞯囊窬鞯臉幼?,做臣子的要像臣子的樣子,做父親的要像父親的樣子,做兒子的要像兒子的樣子。齊景公聽了后夸贊道:“講得不錯,如果真的國君不像國君,臣子不像臣子,父親不像父親,兒子不像兒子,縱然有糧食,糧食肯定就沒有我的份兒了!”
又過了幾天,齊景公再問政于孔子,孔子則說:“為政在于節(jié)約財物?!饼R景公當天心情很好,再加上孔子回答得不錯,一時高興便要把尼溪的田地賜給孔子。在一旁聽著的晏嬰心里就有些不高興了,他掂量孔子的文學才華超過自己,口才也很好,要是被重用,自己就多了一個對手,說不準就要失去很多到手的東西,便對齊景公進言說:“這些儒者能言善辯,不能用法度來規(guī)范;高傲自大還自以為是,不能任用他們教育百姓;崇尚喪禮盡情致哀,破費財產(chǎn)厚葬死人,不可將這形成習俗;四處游說乞求借貸,不可以此治理國家?!?/p>
齊景公聽了晏嬰的話,覺得有一定道理,之后雖然恭敬地接見孔子,但不再問有關禮的事。后來,齊國大夫和孔子發(fā)生矛盾,企圖謀害孔子,孔子聽說此事后很害怕,每天膽戰(zhàn)心驚。再加上齊景公還委婉地對他說過:“我老了,不能用你了。”孔子當時覺得,待在齊國已經(jīng)沒有政治前途了,另外還得防著齊國大夫陷害自己,便又帶著忠誠的弟子們離開了齊國,返回故鄉(xiāng)魯國去了。
摘自《新華書目報》2014年4月14日
這些事很簡單
1.每天11:00前睡覺,每天6:30前起床。
2.每天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夢想。
3.多鍛煉身體,身體垮了什么都沒了,男人女人都要對自己好一點。
4.努力學習賺錢的本領,錢是一個人活著的根本,是做人的尊嚴。
5.?;丶铱纯蠢蠇尷习?,常給兄弟姐妹打電話,親情是最珍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