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對廣西特產(chǎn)中藥三七(Panax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 中人參皂苷Re的分離純化及結(jié)構(gòu)鑒定。方法:用80%乙醇水對8.9 kg三七根粉末進行回流提取,再利用液液萃取、硅膠柱色譜、D101大孔樹脂柱色譜、重結(jié)晶等方法對三七根的化學(xué)成分進行分離純化,并根據(jù)其理化性質(zhì)和利用現(xiàn)代波譜學(xué)手段(NMR)對分離得到的一個化合物進行結(jié)構(gòu)解析。結(jié)果:從廣西三七的根8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層分離、純化、鑒定了一個化合物。結(jié)論:從廣西三七根部80%乙醇提取物中分離鑒定了人參皂苷Re。
關(guān)鍵詞:三七;三七皂苷;人參皂苷;人參皂苷Re
【中圖分類號】
R749.05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6-0053-01
三七(Panax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又名田七、人參三七、田三七、山漆等[1],為五加科人參屬植物[2],主產(chǎn)于廣西、云南及四川等地,是臨床常用傳統(tǒng)中藥。研究表明,三七含有皂苷、黃酮、多糖、氨基酸、揮發(fā)油等多種有效成分,其中皂苷含量最高[3,4]?,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三七在血液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以及抗炎、抗衰老、抗腫瘤等方面有活性作用[5-7]。本文利用液液萃取、硅膠柱色譜、D101大孔樹脂柱色譜[8]對三七干燥根的80%乙醇提取物化學(xué)成分進行研究,分離并鑒定了三七中人參皂苷Re,并大量富集了該化合物,為開發(fā)新藥提供了物質(zhì)基礎(chǔ)。
1 實驗部分
1.1 三七根的提取及萃取實驗:
三七(Panax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干燥根8.9 kg,打粉后用10倍量80%乙醇水回流提取3次[9],每次1.5小時,合并提取液,減壓回收溶劑,濃縮后得到總浸膏(1.8 kg)。
總浸膏分散到適量的水中,分別用等體積的二氯甲烷、正丁醇萃取三次,用旋轉(zhuǎn)蒸發(fā)儀45℃減壓回收有機溶劑后分別得到二氯甲烷層浸膏(SC,72 g),正丁醇層浸膏(SBu ,1517 g)。
1.2 人參皂苷Re分離純化過程:
將1517g 正丁醇層浸膏用適量水溶解,過濾澄清后上大孔樹脂色譜柱,依次用蒸餾水,30%乙醇,50%乙醇,70%乙醇,95%乙醇梯度洗脫,根據(jù)薄層顯示,將洗脫液合并為5個流分。分別為SBu-1~SBu-5。取其中SBu-3流分再上大孔樹脂色譜柱,依次用30%乙醇,50%乙醇洗脫,得SBu-3-1,SBu-3-2兩個流分。
將256g SBu-3-2浸膏用甲醇溶解,過濾,濾液加入200-300目柱層析用硅膠約500g,拌勻,揮干溶劑。采用硅膠柱色譜分離樣品SBu-3-2,用二氯甲烷-甲醇二元體系梯度洗脫,根據(jù)薄層顯示,將洗脫液合并為3個流分。分別為SBu-3-2-1~5,SBu-3-2-6,SBu-3-2-7。
SBu-3-2-6流分靜置后析出白色沉淀,過濾,將白色粉末用甲醇和水混合溶劑重結(jié)晶,得化合物1(3g),為白色粉末。
1.3 純度鑒定
圖2 化合物1的高效液相圖譜
Fig 2 HPLC of compound 1
HPLC液相分析條件
儀器:島津高效液相色譜儀LC-20A;柱子:島津WondaSilTM C18(4.6×250mm,5μm);流動相:甲醇-水(53:47);檢測器:SPD-20A紫外檢測器;柱溫:30℃;流速:1.0ml/min;
經(jīng)過液相分析,這個化合物的純度為98.2%。
2 化合物結(jié)構(gòu)解析
白色粉末,易溶于甲醇、乙醇、吡啶,Liebermann-Burchard反應(yīng)陽性[10],薄層酸水解檢出葡萄糖和鼠李糖[11],提示其可能為萜類或甾體皂苷類化合物。在1H-NMR (600MHz,pyridine-d5)譜中,髙場區(qū)給出8個角甲基質(zhì)子信號,分別為δ 0.95 (3H,s,H-30),0.97 (3H,s,H-19),1.17 (3H,s,H-18),1.35 (3H,s,H-29),1.58 (3H,s,H-21),1.59 (3H,s,H-27),1.60 (3H,s,H-26),2.10 (3H,s,H-28);低場區(qū)給出一個烯氫信號δ 5.24 (1H,t,J = 7.3 Hz)[12];另外2個糖殘基的端基質(zhì)子信號δ 5.25 (1H,d,J = 7.0 Hz),5.16 (1H,d,J = 7.7 Hz),根據(jù)其偶合常數(shù),推測有兩個糖殘基的端基構(gòu)型均為β型,δ 6.48 (1H,brs.)為鼠李糖殘基的端基質(zhì)子信號,根據(jù)其偶合常數(shù),推測其端基構(gòu)型為α構(gòu)型。13C-NMR (150MHz,pyridine-d5)譜中給出48個碳信號,其中包括八個甲基碳信號;兩個sp2雜化的碳信號δ 130.9、126.0;3個連二氧的sp3雜化的碳信號δ 101.9、101.8、98.2;18個連氧的sp3雜化的碳信號,其余均為sp3雜化的碳信號,推測此化合物為達瑪烷三萜皂苷,而依據(jù)δ 60.8 (C-5)可確定為原人參三醇型達瑪烷三萜皂苷[13,14]。該化合物的核磁數(shù)據(jù)與文獻報道人參皂苷Re[15]的相比,基本一致,因此將該化合物鑒定為ginsenoside Re。
3 討論
通過實驗大量富集了三七的主要化學(xué)成分人參皂苷Re, 為創(chuàng)新藥物研究提供了原料藥,對開發(fā)三七新產(chǎn)品具有重要意義,這將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劉剛,鮑建材,鄭友蘭,等.三七的化學(xué)成分研究進展.人參研究.2004,2:10-18
[2] 國家藥典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第一部.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11-12
[3] 仉燕崍,李楠,李曉菲,等.HPLC測定三七粉及三七片中人參皂苷Rgl三七皂苷R 1的含量.中成藥.2006,28(12):1851-1852
[4] 張莉.三七的化學(xué)成分及臨床應(yīng)用.中醫(yī)函授通訊.1996,1:32
[5] 楊志剛,陳阿琴,俞頌東.三七藥理研究新進展[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05,39(4):59-61
[6] 周家明,崔秀明,曾江,等.三七各部位單體皂苷成分研究進展與活性利用探討.中藥材.2007,30(12):1615-1618
[7] 宋維樸.中藥三七的化學(xué)成分、藥理作用及臨床應(yīng)用.大家健康.2011,5(8):53-54
[8] 張崇喜.人參,西洋參和三七化學(xué)成分的研究.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博士學(xué)位論文.2004:99
[9] 周家明,曾江,崔秀明,等.三七根莖的化學(xué)成分研究I.中國中藥雜志.2007,32(4):349-350
[10] 吳劍峰主編.天然藥物化學(xué).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30-331
[11] 張曉麗,吳品昌,史銳,等.中藥多糖苷結(jié)構(gòu)中單糖種類的分析研究.吉林中醫(yī)藥.2011,31(6):584-585
[12] 姚新生主編.有機化合物波譜分析.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4:130-131
[13] O. Tanaka. Application of C-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metry to structural studies on glycosides: saponins of Panax spp. and natural sweet glycosides[J].YakugakuZasshi, 1985, 105, 323-351
[14] 吳立軍編著.實用有機化合物光譜解析.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608-628
[15] 李海舟,張穎君,楊崇仁, 三七葉化學(xué)成分的進一步研究[J].天然產(chǎn)物研究與開發(fā). 2006,18:549-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