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是國家發(fā)展的重要組成要素,在國家著力推動素質教育發(fā)展的宏觀環(huán)境下,多數(shù)教育機構都在尋求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效果的方式。將以計算機為基礎的多媒體技術融入課堂教學,是眾多教學創(chuàng)新途徑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計算機多媒體教學的必要性,進而分析了計算機多媒體教學的三大優(yōu)點,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計算機在多媒體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關鍵詞:計算機;多媒體教學;應用探究
中圖分類號:TP3-4
1 計算機多媒體教學的必要性及優(yōu)點分析
1.1 計算機多媒體教學的必要性
在原有授課實踐當中,授課途徑較為單調、授課手段缺乏前沿性。授課的輔助性工具僅為黑板、粉筆等。由上述原因所致,教師常常將過多的時間和精力置于備課、板書方面。忽略了將理論同實踐進行關聯(lián)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造成學生的求知熱情欠缺。多媒體教學是在原有授課途徑基礎上的一種突破和創(chuàng)新,將動畫、文字、音頻等多元化要素加以融合,從而使課堂教學的氛圍在很大程度上實現(xiàn)了活躍的效果。將多媒體教學途徑應用于授課實踐,一方面可以提升課堂授課的效率,將學生的求知欲望點燃,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迷戀于”課堂授課,沉浸于課堂授課所帶來的快樂。除此之外,學生能夠利用移動存儲工具將教師提供的電子化材料進行備份,進而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開展自由探究。融合了多媒體的授課實踐,既可以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又可以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性發(fā)展。
1.2 計算機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點
(1)提升學生的互動頻率[1]
在授課實踐中,多媒體教學將融合了文字、動畫、音頻的多彩信息傳遞給學生,使學生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雙重作用下,提升授課實踐的參與度和互動頻率。在人的諸多信息獲取途徑當中,聽和看是最為主要、最為直接的兩種,通過這兩種途徑所獲取的信息占信息總量的絕大多數(shù)。融合了多媒體的授課過程,使得知識能夠更加直接的傳遞給學生,并且使其接收的更加容易。多媒體教學所獨有的特征能夠實現(xiàn)對學生求知欲望的激發(fā),使得學生的注意力更多的集中于目標環(huán)節(jié)。若學生的注意力不能聚焦于一點,就不能形成足夠的探究力。將多媒體融入授課實踐,可以實現(xiàn)將學生的注意力聚焦于一點的作用,從而使其能在大多數(shù)時間均保持在最優(yōu)狀態(tài)。
(2)提升抽象知識的生動性
在原有的授課實踐中,授課環(huán)節(jié)大都由專業(yè)用語、教材、板書等元素組合而成,并且上述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陷。融合了多媒體的授課實踐,是在原有授課手段基礎上的一種創(chuàng)新,摒棄了原有授課手段當中的諸多缺陷,使知識能夠更加生動、更加形象的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如此,能夠盡可能的點燃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思路。融合了多媒體的授課實踐,幾乎不受時間因素和空間條件的禁錮。在知識體系當中,抽象知識占有相當?shù)谋壤祟愔R需要學生通過一定的經(jīng)歷和時間方能感悟,因而受到時間因素和空間條件的禁錮。融合了多媒體的授課實踐,將抽象的知識以生動的形式、多元的要素和直接的視覺沖擊力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更加清晰的了解到知識的由來和發(fā)展。
(3)提升授課實踐的效果
融合了多媒體的授課實踐,能夠更好地迎合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內心特征,使學生體會到授課氛圍的愉悅和輕松,從而更加主動地探究知識,提升綜合素質。融合了多媒體的授課實踐,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知識的深層內涵,能夠在課上時間實現(xiàn)新知識的內化,從而有效的節(jié)省了課后復習的時間,提升授課實踐的效果。
2 計算機在多媒體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2.1 利用多媒體構建教學情景
教師在授課環(huán)節(jié)中既要實現(xiàn)將知識傳遞給學生,并使之內化以外,還要為學生解除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的困惑。因而,教師可以利用英語教材、課外讀物以及現(xiàn)實生活等材料,為學生營造有利的學習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七年級下冊“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一課,在課堂教學的初始階段,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一段有關“vacation”的視頻片段(可以是教師在個人旅行中的拍攝,亦或者電視上播放的旅游宣傳片的集錦),在視頻片段播放結束后,為學生提出第一個問題“Which place do you like best?”、“Have you ever been there before?”、“Which place have you ever been and how about the one that you love most?”通過影片和問題的融合,將學生帶入課程講授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2.2 利用多媒體提升授課效率[2]
課堂教學是課程教育的一個重要方式,對于問題的解決過程,可以將當前發(fā)達的科學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等融入課堂教學,從而為課堂教學創(chuàng)造出接近實際的、有利于課程開展的教學情景。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必修2,“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一節(jié),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利用多媒體教學設施播放一段預先準備好的視頻片段——我國公民在一個投票現(xiàn)場有序的投出自己的寶貴一票,并在視頻片段的播放過程中,為學生講述視頻中場景的具體發(fā)生地點、事由、規(guī)則等具體信息,待視頻片段播放完畢之后,教師進行提問“你是否同樣具有該種投票權利?”、“你認為對公民的政治參與權應如何界定?”通過適當?shù)奶釂枺瑢W生從視頻內容情節(jié)中逐漸過渡到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同時,通過問題的逐步深入,使學生能夠在問題的帶動下發(fā)揮自身的能動性,從而主動思考問題的解決對策。
2.3 利用多媒體點燃學生的熱情
興趣是學習的最佳原動力,因此,可以從學生的興趣角度出發(fā),提出符合學生心理的問題,可以為問題創(chuàng)設一定的問題情境,從而引導學生融入閱讀教學模式中。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當前的先進科技——計算機電子技術、投影儀器、幻燈片等,如在人教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音樂巨人貝多芬”一節(jié),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先利用多媒體教學設施,播放幾段貝多芬創(chuàng)作的曲子(變奏進行曲、歡樂頌、命運交響曲等),在音樂播放的過程中,為學生講述教材中所描述的貝多芬,并融入教師在課前準備的相關教學資料,在音樂播放結束之后,與學生進行一定時間的溝通和交流,形成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分享,音樂中的那一部分能體現(xiàn)出教材中所說的貝多芬的特性,以及通過音樂,感受到了貝多芬的哪些其他故事是教材中所為提及的,通過如此的提問與思考的過程,完成閱讀教學的內容。
2.4 利用多媒體消除知識的陌生感
語言是信息承載體與文化傳播體的有效融合,因此,若想切實提升英語能力應首先對英語國家的文化加以深刻了解。在了解英國文化的多種途徑當中,觀看英國電影是其中較為直觀、較為便捷的方式之一。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九年級“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一節(jié),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段帶有顯著英國文化特色的影片,使學生在影片的觀看過程中逐漸了解英國典型文化,拉近學生與英國文化間的距離,有效消除學生與英國文化間的距離。同時,由于英語應用的社會性,在選擇影片時,應注重影片的選擇原則,可以選擇一些國際上的關注度較高的素材。
3 結束語
將以計算機為基礎的多媒體技術融入課堂教學,是創(chuàng)新教學途徑的一項有效措施。文章依據(jù)計算機多媒體教學的三大優(yōu)點,提出計算機在多媒體教學當中的具體實踐措施:利用多媒體構建教學情景、利用多媒體提升授課效率、利用多媒體點燃學生的熱情、利用多媒體消除知識的陌生感。文章的研究結果對于實際教學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寧為群.計算機在多媒體教學中的利弊[J].華章,2011,19:185.
[2]萬勇.計算機在多媒體教學中的基本應用[J].魅力中國,2009,12(上):219.
作者簡介:吳以安(1976.08-),男,河南正陽縣人,大學??飘厴I(yè),計算機工程助理實驗師,長期主要從事計算機教學研究和計算機實驗室管理工作。
作者單位:惠州學院教育技術中心,廣東惠州 516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