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多層次、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在計算機教學改革中的應用,分層次地設計了教學內容以對不同層次學生加強指導。通過教學改革,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并且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應用型人才、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打下了基礎。
關鍵詞:多層次;自主學習;校園網
中圖分類號:TP3-4
計算機基礎課是高校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的公共必修課程,是對大學生進行的計算機文化基礎教育,也是應用技術的素質教育。為了適應社會對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要求,為了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從教材編寫到教學方法、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等方面,學校對計算機公共基礎教學進行深層次的改革。通過組織有經驗的教師對計算機基礎相關知識進行整合,編寫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教材,教材通過論證已經使用,課程名改為《大學IT與研發(fā)方法》。多層次、自主學習教學方法,多層次是根據(jù)學生信息技術基礎掌握情況設置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的不同層次練習題,滿足不同基礎學生學習的需求;自主學習的教學設計模式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自主學習[1]。讓學生借助教材和互聯(lián)網、教輔資料自主學習,根據(jù)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水平進行補習或提前預習所學知識,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模式。
1 激發(fā)興趣,設置多層次任務教學
多層次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存在的差異,分層次地設計教學內容,有針對性的對不同類別學生加強指導,發(fā)揮每個學生最大的學習潛力,讓學生得到最好發(fā)展。多層次的教學改革按照學生預備知識和學習內容難易程度兩方面進行,一是按照學生對課程預備知識的掌握程度分為好、良好、差;二是將學習內容劃分為難、適中、易[2]。
多層次教學設計,考慮到學生對課程預備知識的差異,以及學生興趣特點,設置了很多類似“游戲”的闖關環(huán)節(jié)來測試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對知識從簡到難分解到不同內容和不同層次的練習中,制作不同任務和測試題目。大綱要求的內容根據(jù)從簡到難分解到各個教學任務,引導全部學生完成,完成任務的學時盡可能充足。例如word2010文字處理的相關知識分以四個案例設計為四個任務,讓學生以闖關的形式測試(選擇題為主,主要是考查操作將要用到的菜單、工具等),測試合格進級后才能進行任務操作,任務完成后來提交作業(yè)。前三個任務是每位學生必須掌握和完成的,前三個層次已經完成了教學任務和教學計劃。Word任務四:郵件合并、窗體和保護文檔的高級應用,利用郵件合并制作邀請涵,用窗體和保護文檔操作制作網上“市場調查問卷”?;A較好、前三項任務完成的學生自主完成,基礎好的學生可以完成設計性創(chuàng)新任務,提高自己的計算機操作水平。
2 自主學習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學會學習的重要方法,為學生繼續(xù)學習提供方法的、支持,學生成為課程教學活動的中心,這是自主學習的課程特征[3]。
在自主學習教學設計過程中,利用多層次的任務驅動,設計多個“闖關”題目,培養(yǎng)學生如何自主學習。每次任務操作前都進行選擇題或簡答題闖關,闖關通過才能進行任務操作,這測試題目針對每個任務中用到的菜單、工具、操作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項知識設計的練習題目,需要學生自主學習完成。學生自主學習信息途徑很多,學生可以借助課本理論講解和操作進行學習;利用校園網上的教學平臺;還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進行網上學習。教師設計的任務內容大部分利用教學平臺(Blackboard教學平臺,簡稱BB平臺),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賬號,登陸B(tài)B平臺學習,平臺內容有教學大綱、教學任務(分層次的任務)、講義(輔助學習資料)、教學計劃、測試(闖關測試題)和作業(yè)(操作任務)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引導作用,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給學生進行答疑,引導學生獨立思維、獨立解決實際問題。教師在學習過程中要督促和監(jiān)督學生的學習,隨時關注BB平臺學生提交的作業(yè),及時進行評價分析,掌握學生學習狀況。
3 教學改革中注意事項
3.1 設計情境,提高學習積極性
多層次教學任務目的是消除學生基礎差異大,在學習過程中“吃不飽”和“吃不了”的弊端,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設計案例任務時,多方面調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比如,中文系的學生可能對文學作品感興趣,我們設計word任務時,實驗素材選擇一些優(yōu)美的散文,學生進行文字處理練習,學生對文字內容既熟悉又感興趣。再如,做Excel任務時,選擇學生綜合考核成績表案例,設計計算、分類、排序、統(tǒng)計分析題目,學生有興趣、實用,能聯(lián)系實際工作,有研究興趣學生可以撰寫研究論文等。通過案例、任務驅動方法,拓展學生發(fā)散思維,對所學知識舉一反三,活學活用,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進行自主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3.2 突出重點,難度適中
在設計任務時,要突出教學、實驗和練習的重點,每一個任務要有的放矢,針對教學內容設計。由于學生的基礎是有差異,在設計教學任務時,選擇案例要體現(xiàn)出層次性,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難度適中,如果難度很大,會挫敗學生的自信心,部分學生會“知難而退”,如果太容易,學生不假思索就完成,會造成學生輕視這部分學習內容,自主學習的動力消失,因此,在任務設計時難易結合。
3.3 改革教學體系與專業(yè)融合
改革以往的教學方法,以計算機基礎知識教材作為主要參考教材,本著“普及計算機基礎知識、提高學生計算機文化素質、提高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踐能力”的原則,教學內容包括辦公軟件中的Word、Excel、Powerpoint基礎知識,又增加了網頁制作、網絡技術、文獻檢索等等。與學生所在專業(yè)教師溝通,結合專業(yè)特點,融合專業(yè)知識,讓學生了解與專業(yè)相關的軟件,為學生后續(xù)學習和科研打下基礎。對于不同專業(yè)學生設計專業(yè)軟件介紹和學習,如中文學生學習造字軟件和網頁制作軟件、閱讀軟件等相關軟件學習;再如會計和市場營銷專業(yè)學生學習spss軟件,讓學生掌握數(shù)據(jù)的錄入、計算和分析,并對分析結果能夠進行統(tǒng)計學意義的說明[4]。
4 改革考核方式,注重過程的教學評價
以往的評價形式是期末考試來評定學生的學習成績,評價形式單一,有的是筆試,有的是上機做練習,學生平時沒有掌握,只要在期末突擊練習也可以過關,不利于學生素質與能力培養(yǎng)。改革考核措施,采用“發(fā)展性的過程評價”方式,評價的學生學習、探索、創(chuàng)新的過程,能實時監(jiān)控學生每一階段學習狀況[5]。類似“成長檔案袋”跟蹤學生學習,學生不必擔心由于發(fā)揮不好,期末考試出錯而把一學期辛苦學習的成績給抹殺,還可能要重修等。有利于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及時反饋學生學習狀況,有利于學生改正不足;過程評價比較客觀的反映學生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5 結束語
經過近兩年的改革與實踐,采取多層次任務教學消除學生差距對教學的影響,課堂氣氛活躍、提高了學習興趣。自主學習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學會合作交流、取長補短?;A差的學生利用業(yè)余時間提前預習補習,進步非??臁E囵B(yǎng)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學會多途徑獲取知識,校園網的BB平臺、互聯(lián)網的視頻教程、論壇的討論交流等,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術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何克抗,鄭永柏,謝幼如.教學系統(tǒng)設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48-202.
[2]崔榮一,張振國,趙亞慧.程序設計的多層次教學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2(23):98-101.
[3]何克抗,鄭永柏,謝幼如.教學系統(tǒng)設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200-202.
[4]周虹,張昭玉,吳勇.自主?創(chuàng)新?融合—基于多視角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J].計算機教育,2012(22):22-26.
[5]馬玉潔.基于自主學習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研究[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1(03):119-125.
作者簡介:周愛華,女,碩士,實驗師,主要研究方向:計算機教育,數(shù)據(jù)庫。
作者單位:濱州學院 信息工程系,山東濱州 256600
基金項目:2011年濱州學院教學研究重點項目(基金項目:BYJYZD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