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紛繁嘈雜,他是平靜的湖面;日子熙來攘往,他像空氣自然流轉(zhuǎn)。
由于“時間緊、任務(wù)多”,這并不算一個非常好的訪談契機,從一開始坐下就帶著幾分著急趕工的慌亂。然而你會發(fā)現(xiàn),吳秀波,就是這樣神奇的一個人,無論環(huán)境怎樣嘈雜,世界如何紛亂,只要他開口說話,只要他的眼睛注視著你,周遭的一切仿佛就會安靜下來,讓你可以專心聽他講話。
那天相談不到20分鐘,在他的話語里,最常出現(xiàn)的意象是螞蟻,最常出現(xiàn)的詞匯是暖,最常出現(xiàn)的小動作是孩子氣的笑。
充分的理解,最大的包容。
人們夸贊一個人美好,喜歡說他善解人意,人們要求自己寬容,總希望能設(shè)身處地為別人著想。而吳秀波,就是把這種充分的理解和最大的包容,發(fā)揮到極致的人。他總是能充分地理解別人。
當你把世人現(xiàn)在的浮躁情緒和他的淡定從容作對比,并問他更愿意在戲里表演什么樣的人的時候,他會說:“其實沒有那么多分別,我從來沒覺得我演一個安靜的人,就比演一個暴躁的人要對,或者說我演一個沉默寡言的人比演一個聒噪的人更值得,所有人性的表露都是天然的,都是存在于所有人身上的。也許我們看不慣另外一個人,那只不過是另外一個人所展現(xiàn)的天性在你身上被壓抑了而已,就跟我們看所有的螞蟻一樣,它們其實沒有太多分別,只是我們自己覺得有分別。你說,哎呀,那個人脾氣怎么那么暴?你沒發(fā)過脾氣呀?那個人怎么那樣去議論別人,你沒有過嗎?”說到最后的這兩句,已經(jīng)讓在場的所有人哄然而笑了,標準的吳氏語言,模仿我們平日里對比別人的挑剔,像戲里一樣,聲情并茂。他不挑剔別人,因為在他看來,“每個人都一樣”。他會充分地體會每一個人的心理,充分地理解每一個人,理解你的暴躁、你的不平、你的不安,甚至于你的妄言,就像他在詮釋角色的時候所做的一樣,所以,他才是一個好演員。
理解愛情。
現(xiàn)在人們經(jīng)常會說,“我再也不相信……了!比如愛情?!睂τ谶@個問題,吳秀波的理解是:
“我覺得每一個人從誕生的時候開始,唯一讓自己不自由的,就是與生俱來的欲望。欲望讓人患得患失,相信也好,不相信也好,開心的時候什么都相信,不開心的時候什么都不愿意相信”!原來如此!原來我們負氣不信,都是源于不能放下內(nèi)心的欲望和得失。他曾說,“愛只存在于第一人稱,我愛什么什么,我愛你,我愛他,我愛誰,這是愛。你要說我愛你,你愛我嗎?這不是愛,這叫換。我們所有的信仰都源于愛?!睕]錯,當我們執(zhí)著糾結(jié)于換,就再也不相信愛了。他說:“人最需要戰(zhàn)勝的,不是外界的某一個具體的目標,人唯一能戰(zhàn)勝的,能讓自己快樂的,就是自己?!睉?zhàn)勝自己的欲望與害怕得失的怯懦,相信彼此,相信愛,做真正樂觀的自己。因為“愛是人的一種緣遇,分兩面,陽面是付出,陰面是索取。當你的世界轉(zhuǎn)到陽面的時候,你周邊都是春暖花開。因為你給予別人,別人一定快樂,你一定會快樂,還有一種索取,那就是冰天雪地,你永遠不滿足。人心的愛就是一直翻轉(zhuǎn)在這兩面。當你因為愛而覺得痛苦,你可以翻面去看?!?/p>
理解眾生。
吳秀波非常喜歡孩子,經(jīng)常想象和自己的兩個兒子在一起時,他就是第三個大孩子。然而對于丁克一族,他依然理解。對于時下有些年輕人不想要孩子,怕照顧不好孩子,或者干脆不愿意承擔責(zé)任的態(tài)度,他的理解是:“尊重每個人的態(tài)度,尊重每個人做出的選擇。每一個在跟你咨詢你人生態(tài)度的人,他們的觀點就是:你一定能告訴我,你現(xiàn)在所生活的方向和狀態(tài),你應(yīng)該覺得對吧?其實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別把‘我’字看得太重,我怎么樣,我怎么怎么覺得,我和他比怎么怎么樣……”就是如此,我可能和你不同,但我充分地理解你。所謂彼此尊重,求同存異。他還說:“如果真有上帝的話,我們都有一個稱呼,那就是人。如果你把人類當成一個人的話,只要有人在結(jié)婚生子,又何嘗不是人類的繁衍呢?”他有悲天憫人的大情懷。在他眼中,是真正的眾生平等。所以,沒有什么是不可理解的。他關(guān)注那些微小的生命,諸如螞蟻、蛐蛐、小鼴鼠……在他的訪談,以及電視作品中,不斷地被提起,他想象自己就是他們之中的一員。天大地大,宇宙洪荒,我們不過是——蕓蕓眾生。
理解自己。
吳秀波總是能理解別人,但又似乎不太能理解自己,整日研究、困惑的也是自己。在別人眼中,擁有哲人一般大智慧的他,卻總是說:“我不以為我這一生能總結(jié)出什么經(jīng)驗,或者能看清什么,或者能告訴別人什么,我以為我唯一清晰的答案就是渴了要喝水,餓了要吃飯,我所有人性的躁動與不安都是與生俱來的,真實存在的?!奔词姑鎸ψ约旱暮⒆?,他也依然疑惑:“我一直不以為我能教育他們,因為我一直渴望能有人教育我,這種渴望一直存在,因為我一直疑惑我是否擁有真正的知識和方向感。能跟他們在一起,是今生的緣分,只要相互關(guān)照和愛就好?!笔堑?,關(guān)照和愛。粉絲眼中的男神,媒體口中的哲人,卻從來沒有智者與愚人的分別心。因為理解別人,所以平等相待,因為理解生命,所以低調(diào)平和。
心性的平和,孩子的純真。
充分地理解,讓他永遠保持心性的平和,而內(nèi)心的純凈,讓他無論多大年紀,都能保留一份孩童般的純真。
有人說:多少人被時光摧毀,而他,被時光成全。也有人說,吳秀波擁有一張青春不老的臉,配上他霜白的兩鬢和滄桑的胡子,簡直就是鶴發(fā)童顏。其實近距離地觀察他,你會發(fā)現(xiàn)真正讓他青春不老的,是那雙清澈靈動的眼睛。
都說眼睛是心靈之窗。沒錯,他的眼睛映射出的,是滿溢的,一汪純凈。這樣的眼睛讓他的表情更加豐富,讓他的言語更加生動。他真誠地看著你,讓你再也移不開眼睛。
像個小孩兒。
也許生命真的是場輪回,當你老了,當你對人生領(lǐng)悟得足夠通透,就會回歸生命最本真的狀態(tài),像個孩子一樣,純真、善良、勇敢、誠實、不世故、不八卦。吳秀波,就像一個這樣的孩子,于是你有理由相信,有一天,當他真的白發(fā)蒼蒼的時候,也會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愛的老頑童一枚。
采訪結(jié)束的時候,我們起身說:吳老師再見!他也起身相送,說:“好,你們走吧,我繼續(xù)拍!”注意!這里,他邊說邊笑,還做廣播體操!其實我們知道,他只是因為太累了,想伸伸懶腰,然而卻用頑皮的動作,閃動的眼睛,和輕松的笑聲,讓所有的人都嘴角上揚。
關(guān)于“老”。
其實對于年老和年輕,吳秀波一直都有自己的理解。你說:“吳老師你好像瘦了。”他笑呵呵地回應(yīng):“不是瘦了,可能是老了,老了顯瘦?!闭f道“老”,他會特別開心,他覺得“老”是一個特別好的詞兒,“老”這個詞兒特暖和,而年輕總是一會兒狂風(fēng)大作,一會兒雷霆不止,老了暖和,慵懶,舒服。把“老”和“暖和”聯(lián)系起來,吳秀波,也算是第一人吧!
剛進棚的時候,音樂響起,吳秀波似乎瞬間就被點燃,和著音樂,哼著歌,扭動身體,自然擺出各種Pose,而這邊,攝影師還沒開拍,燈光還在調(diào)試,他卻自顧自玩得很High。不時帶出孩子氣的舉動,讓人忍俊不禁。
在《離婚律師》即將殺青的時候,吳秀波接拍了一檔欄目劇《我的青春高八度》。然而說起接戲緣由,卻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他說,想拍一部可以放心給孩子看的戲。希望孩子看到最干凈的世界,也希望自己能永遠做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