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極為簡單,除了上班就是在家看書寫作,娛樂很少,交際也很少。一次,有個人來家里做客,她問我:“會打牌嗎?”我搖搖頭。她又問:“會跳舞嗎?”我還是搖搖頭。最后,我被問得慚愧起來,好像自己是個不懂生活、不懂情趣的“異類”。果然,她略帶嘲笑地說:“我真的沒法想象,你的日子怎么能過下去。我要是你,非悶死不可?!?/p>
其實,我的世界她不懂。我不打牌,不跳舞,業(yè)余時間都用在自己喜歡的事上。我讀書,書為我打開了一個遼闊豐富的世界,書中的萬千風景、無窮樂趣是不喜歡讀書的人體會不到的。讀書可以與無數(shù)個高尚智慧的靈魂對話,遠比牌桌上的輸贏有趣。我自己構建了一個精神城堡,我的精神城堡在別人看來一派荒寒,但對我來說卻是流光溢彩,精美絕倫。
我不能理解身邊那些沉迷牌桌的人,一輪一輪的輸贏,千篇一律,枯燥乏味??梢粋€朋友卻說:“那是一種享受!打麻將的時候,全心投入,用你們的話說就是‘寵辱皆忘’。”我還不能理解一群人聚在一起,花掉三兩個小時吃一頓飯。席間觥籌交錯,酒灑到菜上,大家高談闊論,唾沫星子噴到盤里,但人們照樣吃得津津有味。丈夫就喜歡這樣的聚會,他說:“關鍵是那種氛圍,熱鬧得讓人覺得你在這個世界上永遠不會孤單。”
可是,我不懂。原來,我的世界你不懂,你的世界我也不懂。
記得去五臺山,看到那么多僧人來來往往。我總覺得他們都是被逼無奈才出家,不然誰愿意過這種晨鐘暮鼓、清心寡欲的日子?后來,看到一本佛教雜志,才明白這些僧人也有豐富精彩的精神世界,而且他們的內心更為寧靜深遠。
真的是,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哉?
這個世界何其博大豐富,可謂精彩紛呈,包羅萬千,但屬于我們的只有一小片領域。或許我們從出生時就會開始尋找那片領域,一路跋山涉水,都是為了朝著那片領域而去。那里,對我們有一種天然的、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像磁場一樣不停地召喚著你。找到了,就心安了。
(摘自《東方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