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土豪們覺得自己找到了最新最狂拽酷炫吊炸天的炫富利器、Elon Musk覺得人傻錢多速來的新市場已然于掌握之中、失控媒體們自發(fā)性地被特斯拉洗腦將其捧上天將Elon Musk塑造成下一個史蒂夫·喬布斯,然而讓這宛如蜜月的長達數(shù)月的前戲崩塌,僅需一天。
雖然有點冒天下之大不韙,但我還是得說“電動車”不是目前最佳的解決方案,甚至不是未來的最終解決方案,而只是一種過渡。當然這不僅僅是我個人的看法,包括通用、大眾、豐田、奔馳和寶馬等主流廠商的想法都是出奇的一致,這并非是因為其船大難掉頭。而是因為電動車確實沒有看起來那么美好。
最早的電動汽車誕生于1873年,比內燃機車更早。資料顯示,在20世紀初期,電動汽車在汽車市場所占的份額甚至超過了10%。但在之后,由于種種問題,電動汽車被歷史淘汰,直到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之后,才被舊事重提。
回到現(xiàn)代,其實所有電動車開發(fā)的最終目標都近乎相同——接近傳統(tǒng)內燃機車的用戶體驗。就這一點而言,特斯拉確實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特別是那款開山之作Tesla Roadster,將電動機起步便能輸出最大扭矩的特性發(fā)揮到了極致,充分展現(xiàn)了一款電動跑車的魅力,是一款稱職的昂貴大玩具。僅憑1萬輛Tesla Roadster的銷售業(yè)績,再加上一輛Model S概念車,特斯拉就斬獲了250億美元的市值,不得不說Elon Musk的運氣真是堅挺。要知道,與特斯拉初期發(fā)展軌跡幾乎相同的Fisker,幾乎已經銷聲匿跡。
拐彎抹角一大圈,其實本文的核心是講講前陣子Musk大神的中國之行。4月21日,參加由百度百科和藝術人生贊助的極客公園電視秀;4月22日,由高富帥、失控媒體和腦殘粉組成的中國交車儀式上演了一場值得中國足球好好學習的“搶逼圍”;4月23日,飛赴上海金橋向首批用戶交車,國內IT領袖太太小三們組成的“提車團”沒能提到現(xiàn)車。
從Musk的三天中國行來看,引起極大關注是必然,但質疑聲正愈來愈多。年過不惑的Musk應該能感受到,想在中國市場閉著眼睛賺錢,除非是在夢里。之前把特斯拉吹捧成了用戶體驗最好的神車,沒有之一。但在中國車主苛刻的挑剔下,立馬現(xiàn)出原形。作為首批車主之一,汽車之家創(chuàng)始人李想在微博中表示Tesla的產品體驗還有待加強,后排座椅的舒適度不佳;全車只有兩個杯架且大小尬尷;兒童座椅與后排座椅不適配等。
美國土豪可以接受定完車之后等9個月,但這一套在中國可行不通。北京車展上,來自北京上海之外的土豪們就不高興了,因為他們的提車“優(yōu)先級”排在后面,所以要討個說法。結果除了和Musk見上一面,特斯拉方面沒有給出任何進一步解決的方案。這讓我想起前幾天聽到辦公室的閑聊,Hermès店里的Birkin包可以選顏色,但是選完之后會告訴你沒有現(xiàn)貨,選這個顏色需要等三年(其實還是沒得選)?,F(xiàn)在的特斯拉和Hermès一樣高傲,但那5000位下單的土豪選擇Model S的原因,多半是因為這是除非賣腎少年有30個腎才能買得起的神器。但若就技術性炫富而論,特斯拉Model S可遠遠不夠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