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添是親戚朋友眼中的“孩子王”,雖已過而立之年,卻總能和大大小小的孩子打成一片,孩子們也樂于跟她一起玩??傆腥丝淝裉硇膽B(tài)好,有耐心,可這好心態(tài)、好耐性是怎么修煉出來的,只有她自己知道。
邱添輩分小,因此有很多比她小十幾二十歲的弟弟妹妹。逢年過節(jié),小家伙們總要跟著大人去看望家中最年長者,也就是和邱添生活在一起的爺爺。大人們在一起聊天、打牌,小家伙自然劃歸大姐姐管理。
沒了家長的管束,孩子們的天性得到了最大釋放。邱添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房間變成了“戰(zhàn)場”,卻一點辦法都沒有。她試圖勸說孩子們乖一點,不要亂翻東西,不要打架,不要搞破壞,坐在一起玩?zhèn)€游戲,可誰也不當(dāng)回事兒,繼續(xù)把她的床當(dāng)蹦床,鉆進(jìn)她的衣柜捉迷藏……最讓她心痛的就是,心愛的禮物和珍藏的小玩意都被破壞殆盡,自己的臉也在勸架時被幾只小手抓傷了。她第一次感覺到言語是那么蒼白,無論她說什么好話,都無法讓孩子們靜下來,他們和她同在一個空間,卻似乎分屬兩個世界。好不容易熬到天黑,孩子們笑著揮手bye bye,吵鬧總算消失了,可屋內(nèi)一片狼藉,邱添只好耗費(fèi)僅剩的一點精力來收拾。
邱添的同學(xué)金燕有個5歲的外甥,非常頑皮,用她的話說就是能上房揭瓦、下河摸魚,什么都敢做,每次到她家玩,就差把房頂掀了,是個標(biāo)準(zhǔn)的“熊孩子”。而且這“熊孩子”還有個必殺技,每當(dāng)被教育的時候,他都會說“我是小孩,你們不能讓讓我嗎?”還扮出一副可憐相,頓時讓人心生不忍。
一次同學(xué)聚會,金燕提起她的小外甥,引發(fā)大家紛紛吐槽。邱添這才知道,原來家家都有個難纏的“熊孩子”。他們花樣百出,可氣又可笑。在他們眼里,你視若珍寶的東西,其價值跟玩具沒什么區(qū)別,作用都是玩和滿足好奇心,遭到肢解也很正常,他們嚎啕著想要你的寶貝,心情就跟想要一袋零食差不多;你的沙發(fā)、床和地板的功用都一樣,都能睡覺、能在上面蹦蹦跳跳,他們穿著鞋跳上沙發(fā)、蹦上床、光著腳踩在地板上,來回切換自如;你的電腦和手機(jī)都是他們的玩具,里面的內(nèi)容都要以他們喜歡的為主,內(nèi)存不夠了,自己當(dāng)家做主,刪掉那些“沒用”的……
對付“熊孩子”,有幾個喜歡搞怪的男同學(xué)各出奇招。對那些熱衷于亂翻東西的孩子,告訴他們里面有炸彈;對那些以哭鬧為制勝法寶的孩子,就比他們哭得還大聲;對喜歡纏著大人的孩子,講鬼故事嚇走他們……這當(dāng)然都是些損招,大家一笑而過。
不過吐槽歸吐槽,制定對策還是需要群策群力,損招稍微變一變,也就成了妙招:“熊孩子”出沒在你家時,借著一起玩的名義盯緊他;在他們的小手伸向你的“寶物”之前,迅速用好吃的、好玩的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如果他們在你的房間賴著你,就帶著他們到戶外去玩或者帶他們出去買好吃的……
邱添以前只顧著煩惱了,還真沒想過怎么對付那幫“熊孩子”,這番吐槽給了她啟發(fā)。再有“熊孩子”出沒,她試著真正把自己當(dāng)成他們的同輩人,主動和他們一起玩玩具,哪怕不是玩具的玩具;一起吃東西,吃飯時放棄大桌,和小家伙們圍坐在小桌前共同進(jìn)餐;一起看動畫片,對著莫名其妙的場景跟他們一起樂呵……但前提是藏好重要的東西,不能被他們翻到;了解他們的喜好,和他們吃到一起、玩到一起、樂到一起。結(jié)果是被媽媽和爺爺說“多大的人了,還像個孩子”。
當(dāng)然,其間她免不了要經(jīng)歷被“熊孩子”無視、被“熊孩子”誤打誤傷。不過跟他們一起“熊”,有時還真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