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其貌不揚,個子矮小卻總是背著一個碩大的背包,騎著自行車,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因為有著相同的黑眼睛黃皮膚,她雖是華裔,走在人群卻毫不起眼甚至沒人會注意到她,但她總是用真誠的眼神望著每一個與之交談的人。
從異國他鄉(xiāng)來到中國求學,直至現(xiàn)在留在京城與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運,十五年來,她把人生最寶貴的青春年華獻給了這座城市。聽慣了字正腔圓的京味兒問候,吃慣了每日清晨的米粥油條和窩頭,也熟悉了這方水土的草木榮枯,雖然日日思念著自己的親人,也渴望回到生養(yǎng)她的國土,但她卻仍在這片土地上堅持著,只是為了一個夢:讓所教的每一個孩子都能帶著快樂走過童年。她每周要分別給20多個孩子上課,每天超過十二小時的時間都在路上,走路和騎車占了五分之一的時間。有的孩子情況特殊,或許會情緒失控,甚至做出傷害到她的舉動,但她都一一承受。她說,看到孩子們每天哪怕只有一點點進步,也很欣慰。
在最好的年華里,她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給了需要她的孩子們,無暇顧及自己的終身大事。她說,結了婚,就不能隨便把自己的錢給別人了,會很痛苦。在這座城市,她選擇了特教這個夢想,把自己交給了未來。
另一個她,性格開朗,青春靚麗,在江南一所民辦高校從事著令人羨慕的大學英語教師的職業(yè),卻一直對有著未名湖和博雅塔的那所校園神往不已。于是,顧不上在青春飛揚的日子里風花雪月,她一頭扎進了考研的大軍??墒巧咸靺s常不如人愿,她連續(xù)考了四年,失敗了四次。很多人勸她放棄。周圍好友說,你現(xiàn)在工作穩(wěn)定又受人尊敬,何必把自己往苦處逼呢?親戚長輩說,趁著年輕趕緊把終身大事解決了,再往大了去,姑娘家就貶值了。她只是笑笑,心里對自己說再試一次。在第五年,當印著滾燙的“北京大學”的入學通知書送到她手中時,唯有她自己知道,這四個字對她來說意味著什么。
讀研時,她依然青春飛揚,卻仍是沒有時間風花雪月。每天和一幫足以做她學生的孩子們一起上課下課,看著那一張張朝氣蓬勃的年輕的臉,她感到,人生還有好長的路要走,不,應該是跑。她把自己的生活排得滿滿的:去外面培訓機構兼職教書,報名參加北京各種重要會議的隨同翻譯,為同學們跑前跑后安排班級活動,給老師做助手……她說,她最向往外交部女翻譯的颯爽英姿。她要為留在這個城市,一直奔跑。
人生就是:定性,知事,選夢,遇人,擇城,終老。這句話在很多人的心中泛起過漣漪。每個人對它的解讀都不盡相同。十二字的人生,現(xiàn)實中很多人卻常把最重要的決定放在了別人手中:性格有缺,我們說父母給予的成長環(huán)境不好;少不知事,我們怪學校先生沒教有用的知識;家庭不幸福,我們總遺憾遇人不淑。但腳下的路,只有自己才能真實地丈量出長短,人生的軌跡,也只有自己用力踩,才能留下一個個腳印。
長長的人生路上,你的選擇落在了哪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