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用反向探索的思維對現(xiàn)有的問題進行逆向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和具體化的思維方式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能力。
關(guān)鍵詞:逆向思維方法;語文學習;創(chuàng)造性能力
什么是逆向思維①方式?簡單地說就是人們沿著事物的相反方向,用反向探索的思維對現(xiàn)有的問題進行逆向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和具體化的一種思維方式。幾年來的教學實驗證明,恰當?shù)剡\用這種教法,能有效地拓展學生思維,進而形成多角度、多側(cè)面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講授《雷雨》時,筆者先設(shè)置了這樣的錯誤問題:“周樸園并非如作者所說‘壞到連自己都不認為是壞人的程度’,相反,他既有多情的一面,又有善良的一面;而且遇事時替他人考慮得很周全?!币庠诩ぐl(fā)學生在研讀教材的基礎(chǔ)上,準確地把握人物形象。在上課時,筆者又擺出自己的“理由”:
其一,逼走魯侍萍的不是周樸園,而是封建宗法制度及其門第觀念,因為,身為少爺?shù)闹軜銏@,婚姻之事必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束縛;況且,教材中有魯侍萍對周家老太太不讓她帶走周萍的情節(jié)追述。這足以證明周樸園所面對的是何等無奈的事實。
其二,周樸園30年前對魯侍萍的態(tài)度的做法,不應(yīng)簡單地理解為“始亂終棄”。且不言當初的情意纏綿,僅從魯侍萍離開周家后,周樸園多次派人找尋魯侍萍的下落,還要親自為魯萍“修墓”,以至幾次搬遷,仍保留先前的居室布局及繡有“萍”字的舊衣衫,這一系列情節(jié),足以證明周樸園的多情。
其三,開除魯大海出礦,既情不得已,又不失其慈父之心。
這種打破常規(guī)教學思維的“逆向思維”可以讓學生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梢允盏揭韵陆虒W效果:
第一,錯誤的問題提出后,多數(shù)學生勢必會“群情激奮”,如此“憤”與“悱”之目的達到。
第二,貌似能自圓其說而又呈滔滔不絕之勢,必將贏得部分沒有認真研讀教材的同學的“同情”。待“謎底”揭開,恍然大悟的同時印象也永遠難滅。
第三,論題涵蓋面大,便于學生多方查找參與辯駁的例證,多角度展開爭鳴。在拓寬了學生思維領(lǐng)域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獨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四,通過一條主線,不僅較透徹地分析了周樸園性格的多重性,也帶動了其他人物形象的賞析。這樣就可以達到在較短的教學時間里,能較大幅度地挖掘教材,提高課堂效率。
在對作品的賞析中,為了引導學生提升他們學習的探究精神與理解能力,我也常常在細節(jié)方面設(shè)置錯誤的提法,以引起學生的爭鳴。如在賞析袁枚的《祭妹文》時,我就對文章中的“逾三年,予披宮錦還家,汝從東廂扶案出,一家瞠視而笑”這一句,從逆向思維的角度,給出學生這樣的解釋:
“扶案出”這一細節(jié)語意含混,易引起讀者的誤解,當時作者筆誤。因為這句話其一可理解為此處極寫三妹素文對其兄的關(guān)愛,離家三年的哥哥衣錦榮歸,喜極,乃至“扶案出”(以桌子為拐杖)而不覺,故引惹全家人“瞠視”(素文)而笑。其二也可理解為袁家東廂從里至外并排擺放著桌子,故素文在喜極而體弱的情況下,從東廂一路“扶案”而出。
然就其語言環(huán)境看,兩種理解顯然都不合適:第一種解釋與全文意境不合,第二種解釋又不合生活邏輯。故只能歸結(jié)為作者“筆誤”。
這種錯誤的提法提出后,自然又引來一場爭論。經(jīng)過和番研讀與討論。排除了上面兩種觀點,自然就確立了第三種說法,“筆誤”。此處當理解為素文在見到兄第歸來,從東廂房屋里匆匆而出,“扶案(起而)出”的省略。如此,兄妹之深情境界全出,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鉆研、探究的學習能力。這是符合新課標的教學思想要求的。
因此,在教學中合理地運用“逆向思維”的教學方法,能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能力,也給了學生一把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
作者簡介:李文良,男,1972年2出生,本科,就職于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饒河縣職教中心學校,研究方向:高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