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了解目前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的現(xiàn)狀,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質及特點,從滲透入手,從多種角度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確保學生的心理健康。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課;學校管理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已經越來越得到重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問題,更重要的是關心學生的心理問題。那種只關注技能,不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作為中職學校的管理者,要善于從多種角度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確保學生在學到賴以謀生的技能的同時,還能擁有健康的心理。
一、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的現(xiàn)狀
盡管新課程改革已經進行多年,但是目前的中職院校依舊不可避免地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缺失。首先中職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視,很多中職學校并沒有開設相關的課程,僅僅是在開學時進行一個相關的入學教育內容,學校各部門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不重視。其次,對中職學校的某些專業(yè)課教師而言,他們認為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學好技術就行了,忽視心理健康對學生的影響。還有的將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混為一談,有些班主任老師自認為自己做了多年的班主任,學生什么事都和自己說,那么班主任就是他們的心理咨詢師,他們的心理健康與否班主任是知道的,學校沒有必要重新設置心理咨詢室,認為這是浪費學校資源。最后,對許多中職學生而言,大部分來自于農村,接觸到的心理健康知識來很少,學生不明白心理健康對自身成長的重要性,也認為學校是否開設心理健康課并不重要。中職學校的這種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直接造成了學生在就業(yè)及成展方面的缺失。相關就業(yè)單位的調查反饋表明,中職生步入社會大部分存在著焦慮、人際交往、自卑、偏執(zhí)等方面的心理問題。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質及特點
1.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質
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質是指根據(jù)中職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2.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點
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學生形成健全人格,提升學生的適應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幫助中職學生塑造良好的個性,提高道德水準,讓學生在充滿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的情感狀態(tài)下以科學的態(tài)度處理各種實際問題。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全面發(fā)展教育的組成部分,也在全面發(fā)展教育中起著基礎與中介作用、操作與動力作用、激勵與增效作用。
三、滲透入手,從多種角度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1.開設課程
以教育部的《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為指導思想,以《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為教材,根據(jù)各職業(yè)學校情況,開設心理健康專門課程,可以與德育課程實行單雙周上課制,也可以與每周必上的班會課結合起來,同時教師可以結合本班學生自身的情況,創(chuàng)設特色班會心理健康教育課。
2.融心理健康教育內容于德育課程中
將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融入德育課程,不僅可以改變學生不愛上德育課的現(xiàn)狀,同時又達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以中職德育課程《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為例,其中有一章節(jié)的內容是教會學生進行目標的設置,如果只是單單講目標,對學生和教師而言,這是一堂不好上的課。許多中職學生本身就是一個缺乏目標的人。教師在上此課內容時,不論采用什么方法都無法讓學生感受到目標的重要性時,就可以用心理健康活動課的方式來上,將德育理論教學融入心理健康實踐課程中,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感受到目標的重要性。對以實踐活動為學習主要接受方式的中職生而言,體驗感受方式比起空洞的說教體會更深刻。
3.與專業(yè)課結合起來
在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專業(yè)課結合起來。在專業(yè)課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順應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以及規(guī)律,將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與專業(yè)課中的某些內容融合在一起,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4.心理健康教育觀念對教師的滲透
當前中職學校的教育是以技能為主的教育,注重教師的心理健康,在教師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員培訓,以班主任為重點,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全體教師繼續(xù)教育的必修課。同時,在學校任職的心理咨詢師,如果學校沒有開設心理健康課,最好能參與學校的部分課程教學,這樣可以了解本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對于學校的德育老師,培訓其成為心理健康輔導員,并鼓勵其參加心理咨詢師的培訓并考取相關證書。
5.學校管理方面的滲透
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在學校管理工作中,將心理健康教育劃入學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但同時又要與學校德育工作區(qū)別開來。要設立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構,如設置心理個人咨詢室,心理測量室、心理放松室以及團體輔導室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構,同時,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宣傳:除了海報宣傳、興趣小組活動宣傳之外,還可以利用學校現(xiàn)有的局域網和校園網,構建校園心理健康教育網絡平臺。
總之,在中職學校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加強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學校管理者、學校教師不僅要通過多種渠道了解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以便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還要通過多種形式的心理教育確保學生的心理健康。
參考文獻:
[1]郝國榮.基于中職學校學困生心理問題的干預和矯正[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S1).
[2]于亞杰.淺談班主任如何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
作者簡介:劉敏,女,出生于1972.9,在職研究生,就職學校:海南省商業(yè)學校,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