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當前農村初中作文教學進行反思,以期望教師自覺改變作文教學理念,對傳統(tǒng)作文教學大膽地進行改革嘗試與積極創(chuàng)新,促進農村地區(qū)初中生作文能力、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農村地區(qū);作文教學;改革嘗試;積極創(chuàng)新
作文是反映和折射學生心靈的窗口,在語文教學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很多農村地區(qū)的初中生怕作文,討厭作文。甚至認為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無情可抒。這反映出我們在強調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同時,忽略了學生的情感生活,也忽略了對作文的有效指導。敢于對傳統(tǒng)作文教學大膽地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才能探討出提高作文能力與水平的有效途徑。
一、摒棄傳統(tǒng)的作文價值判斷標準課題設計,為學生思維的“自由翱翔”注入新活力
縱觀世界,我們與國外在作文價值取向的判斷標準與課題的設計上有著天壤之別。
美國小學二年級,作文課題就已經是《你怎樣看待人類文化》《中國的今天和昨天》……而且教師不作聲息,讓學生通過查閱工具書完成自己的觀點。而我們農村地區(qū)現(xiàn)在的作文課題仍舊是《難忘的一件事》《可愛的家鄉(xiāng)》,而且教師不厭其煩地強調弘揚社會新風尚,贊頌家鄉(xiāng)的可喜變化。
試想,難道就一定要不假思索地贊頌家鄉(xiāng),而不能像美國學生通過自己翻查資料,去描繪曾經千瘡百孔,滿目瘡痍的故土嗎?在大力倡導學生個性意識與創(chuàng)新精神的今天,我們仍無休止地重復舊課題,我們是否感覺到已經回到了孔乙己時代?由于教師的包辦,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被否定。正如印度詩人泰戈爾曾嘆息說:“有的鳥原該飛得更高、更遠,卻由于翅膀系上了黃金再也飛不起來?!鼻嗌倌陚€體的生活閱歷、情感經歷的不同,決定他們對客觀世界的看法有著自己獨特的感受。我們必須摒棄傳統(tǒng)作文價值取向,收回套在學生思維上的精神枷鎖,給予他們更為開放、廣闊的思維空間。
二、豐富學生文化生活,為其作文素材灌輸新鮮血液
農村地區(qū)受客觀環(huán)境的限制,學生的生活形式只是圍繞讀書這個中心環(huán)節(jié)機械運行,生活內容也限于課堂內外單調的重復操作。例如,走讀生有相當部分放學之后,都讓家務耗費了很多時間;住宿生也是常往來于教室、飯?zhí)谩⑺奚嶂g。生活單調,索然無味,從而抱怨作文無話可說、無事可寫。即使寫了也平淡庸俗、千篇一律。因此,關注學生現(xiàn)實生活,成為中小學教學改革的必要。教師必須努力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全方位豐富活躍校園文化生活,開闊學生視野,把學生培養(yǎng)成學習活動的主體、個體生活的主體和社會活動的主體。如多開展書法、體育競技、朗誦等活動,使校園成為學習的天地,歡樂的海洋。又如組織學生多參加一些民間活動,培育學生的愛民意識。還可組織學生參加社會生產實踐活動與校外科技活動,培養(yǎng)勞動意識與觀察意識。
生活本身豐富多彩,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源泉。也只有生活得充實、盈滿和激蕩,才能寫出真切動人的佳作來。
三、增加學生閱讀量,以范文引路,促進初中生的讀寫遷移
傳統(tǒng)作文教學的最大弊端是文學化傾向嚴重,只關注研習考場作文的應試結果,不重視平時多元素淀積。
作文教學強調記憶、積累。而理解與模仿是積累之后大腦自動調出匹配與耦合的過程。專家們研究,學生的閱讀量只有達到課本的4.5倍,才可能形成語文的能力。心理學家經大量調研也得出結論:人擁有的詞匯量與智商成正比??梢?,對于課外閱讀量極為欠缺,作文底蘊捉襟見肘的農村地區(qū)初中生來說,強調閱讀與感悟,形成自主閱讀意識,顯得尤為迫切。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吸收與消化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粹,有意識地接觸與理解多元文化,站在更高角度去研讀作品的精髓,自覺感悟偉大的胸襟與純真情感,不斷汲取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名言警句,佳詞妙語,不斷充實、豐富自己的文化庫存。正如朱作仁教授所言:大量讀寫,讀寫結合。作文教學要以學生為主、以閱讀為主,要有積累的意識。
總之,教師自覺改變作文教學理念,重塑自己新角色,積極對作文教學賦予新的含義和形式,農村地區(qū)初中生作文能力、水平才有望提高。
參考文獻:
[1]程紅兵.好教師就是好教育.文化藝術出版社,2002.
[2]嚴敬群.失誤作文的問題清單.南方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解龍林,男,出生年月:1974.04,學歷:本科,湖北省監(jiān)利縣容城鎮(zhèn)翔宇教育集團監(jiān)利新教育實驗學校,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