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是一個深刻的問題,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一個授課老師都有自己的見解,在教學過程中,也積累了一些粗淺的認識。
關鍵詞:多媒體;師生關系;課堂氛圍
一、精心備課
教學實踐表明,教師在備課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響授課的質(zhì)量。對于同一個教師來說,進行觀摩教學課時,教學效果一般都比平時好,原因并不是觀摩教學課時教學能力提高了,而在于教師備課比平時充分得多,進行了認真的籌劃和精心的設計??梢哉f,任何一堂成功的課,無不凝結(jié)著教師備課的心血。備課作為教師課前準備的過程,也是教師提高知識水平和教學能力、總結(jié)教學經(jīng)驗的過程。教師通過一次次地收集資料,一遍遍地處理教材,確定教法,專業(yè)水平和教學設計能力就一定會得到提高。
備課過程是一種艱苦的復雜的腦力勞動過程。這堂課的知識結(jié)構(gòu)是什么,重點難點有哪些,怎么突破,教學環(huán)節(jié)如何設置,只有把這些了然于胸,講起課來才能得心應手,左右逢源。
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是主體,任何時候都不要忽視。上課之前一定要布置相應的預習,特別是古詩文小說類的教學內(nèi)容,一定要求學生提前預習。由于學生預習方向性不強或者不一定到位,為此需要教師根據(jù)自己的課程安排,有針對性地布置預習,讓學生先知先學,產(chǎn)生疑問?!安粦嵅粏ⅲ汇话l(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給了我們最好的啟示。老師在講課過程中也要巧妙設計情境,設置疑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對于一些簡單的學生懂了就不需要講,有些講了學生也不懂的不要講。講課內(nèi)容控制得收縮有度,一切以學生為重,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新課導入要簡潔,開門見山,不要繞得太遠
有的老師上新課時,用大量的時間復習前面內(nèi)容,甚至對前面內(nèi)容展開講解,等到講新課時,時間所剩無幾,還有的老師過分地設置情境,耽誤很長時間。新課導入宜簡不宜繁,要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因為那不是重點,重點內(nèi)容才需要突出強調(diào)。
四、上課要有激情
老師上課時要調(diào)節(jié)好情緒,有的老師在課堂上提不起精神,低聲慢語,學生聽不清,長期下來學生也被感染得萎靡不振,老師的講課成了催眠曲,自然課堂效率低下,成績便很難提高。有些老師為了對學生造成“震懾”作用,長期使用擴音器,并且把音量調(diào)到很大,形成的不是“威懾”而是噪音。最好是音量適中,語調(diào)鏗鏘有力,富有激情的老師,用教師的情緒感染學生,這點對于語文老師尤為重要,也很切合教學內(nèi)容。
五、加強教學過程對學生的組織和管理
教學過程中良好的組織和管理是提高效率的重要保障。課堂紀律需要維護,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邊打鬧、說話、看小說、玩手機,課堂效率不會高,遇到這種現(xiàn)象老師要及時管理;學生分組討論時,同學們討論起來剎不住車了,老師要及時叫停;學生回答問題卡殼,慢言慢語,也要及時叫停;不宜長時間地讓學生討論。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一定要把主導作用發(fā)揮出來。
六、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尤其需要熟練應用多媒體
單一的教學手法或手段,很容易使學生出現(xiàn)感官疲勞,注意力分散。這就需要我們采用多種手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多媒體教學,可以增大課堂容量,節(jié)省板書時間,直觀性強,能夠充分刺激和調(diào)動人的感官,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提高課堂效率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七、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親其師,信其道”(出自《學記》),大多數(shù)學生只有喜歡這位老師,才會愛聽他的課,注意力才會集中,思維也活躍。如果學生從心里厭煩你,你講得再好,他也聽不進去,課堂效率無從談起。對于中學生更是如此,他們有自己的認知觀,因此老師要注意儀表形象,要塑造良好的人格,要關愛學生,真心和他們交朋友,多與他們交流,讓學生喜歡你,這樣課堂效率會大大提高。
八、營造“低壓力,高挑戰(zhàn)”的課堂氛圍
對學生來說,這種氛圍讓他們精神放松,知道老師永遠都會為他們提供幫助,學生更愿意提問以及回答問題,不會感覺來自老師和其他學生的壓力,有安全感和受尊重感。老師要不斷地給學生設置問題,不斷地給學生傳遞期望,引領學生攻克疑難問題。
此外,教學目標是否具體明確,選講例題是否典型,語言是否簡練,板書是否概括、明晰等,也都對課堂效率產(chǎn)生重要影響。一堂課猶如一篇文章,要有好的立意,圍繞中心來選材,巧妙的構(gòu)思,通暢的語言表達,漂亮的書寫等都是提升等級因素。寫(教)出個性,讓你的讀者(學生)喜歡它(課堂),從中學到了知識就是最好的文章(課)。
作者簡介:張曉春,性別,女,1976年4月出生,就職學校:貴州省黔西南州興義市第九中學,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