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事教學工作30多年,畢業(yè)生送走了一批又一批,有的成了行業(yè)的骨干精英,有的成了行業(yè)的翹楚。回首從教的歷程,展望學生的成長經歷,在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方面深受啟發(fā),談幾點體會。
關鍵詞:細微;習慣養(yǎng)成;語言
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如果說流利的語言是人外表的體現,那么遒勁有力的字體是一個人內在素質的良好體現。
首先,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與良好的寫字習慣,坐姿要求學生做到頭正、身直、足平臂開。同時保持三個一,寫字之前,都有5~8分鐘的坐姿練習,之后進入寫字階段。其次,交給學生寫字方法和技巧。采用一看、二描、三寫、四評、五改的五步寫字法。一看即看字的間架結構,看老師規(guī)范的板書;二描即為學生準備字貼進行臨摹;三寫即對照字帖進行仿寫;四評即將自己的習字與同伴交流評比;五改即通過對比交流,改正不足之處。經過幾個月的練習,學生從基礎到熟練,最后提筆運用自如。
二、養(yǎng)成遵守秩序的良好習慣
教師的一言一行時時刻刻影響著學生。而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會受益終生。鑒于此,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從衣著打扮到舉止言行再到為人處世,處處起到為人師表的模范作用。通過不同階段、不同形式的教育,學生遵守紀律、維護秩序的良好習慣逐步形成,更為他們將來步入社會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打下了良好基礎。
三、培養(yǎng)學生上新課前提前預習的習慣
習慣有好的習慣,也有壞的習慣。好習慣養(yǎng)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yǎng)成了一輩子吃虧,想改也不容易。在學新課文前,必須先感知課文,了解課文大意后,再去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一邊讀一邊圈點劃記的習慣,使學生解決閱讀提示中所問的問題。然后分成小組討論,最后各小組再進行朗讀比賽。通過讀進一步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所以,如果學生每天都養(yǎng)成提前預習的習慣,在今后的閱讀中就能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這樣的好習慣會一輩子受用。
四、培養(yǎng)學生背誦、摘抄好詞好句的習慣
要特別重視學生背誦好句、好段,并在課外讓學生專門積累好詞好句。通過長時間的訓練,學生在寫作文時,就能自然地把學過的好詞好句運用到文章中來。寫出來的作文不再是生搬硬套,而是語言流暢,內容充實,具有感召力。我相信這樣的好習慣只要堅持下去,必定會有更大的收獲。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yǎng)習慣、教育人才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波及學生的諸多方面,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長期的、有計劃的引導。只有從細微處抓起,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
參考文獻:
梁德先.如何培養(yǎng)中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J].教育實踐與科研, 2012(2).
作者簡介:趙欣,女,1989年5月出生,本科,就職于遼寧省朝陽縣根德鄉(xiāng)中心小學,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