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能力也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得以全面提高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在授課的時候,教師要從多角度來發(fā)揮語文閱讀的價值,以確保學生能夠獲得良好的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價值;審美能力;視野空間
隨著素質教育的廣泛深入,閱讀的價值不僅僅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要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理解能力、語感以及應用能力等。所以,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要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充分發(fā)揮閱讀價值,以促使學生能夠獲得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一、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審美教育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得以全面提高的重要方面。例如,在閱讀《夕照》時,為了充分發(fā)揮閱讀的價值,也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學生感受到夕照日奇麗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養(yǎng)學生的愛美情趣。在授課的時候,我首先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夕陽西下的一些美景圖,接著,我引導學生邊讀邊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目的是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美,進而使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審美能力得到相應的培養(yǎng)和提高。
二、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是新課程改革的三大教學目標之一,所以在授課的時候,教師要鼓勵學生從文本中學會感恩,學會珍惜生命,學會熱愛生活等。因此,在授課的時候,我們可以借助閱讀來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從而為學生健全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閱讀《“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時,我選擇了討論法,首先我引導學生思考下面幾個問題:(1)父母對同一首詩,都做出了什么樣的評價?(2)為什么父親和母親的評價截然相反?(3)作者為什么會說“我越來越體會到我當初是多么的幸運”?……這樣的教學過程不僅能夠讓學生體會到父母對孩子的愛,使學生學會感恩。而且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進而確保閱讀價值的高效實現(xiàn)。
三、鍛煉學生的寫作水平
眾所周知,素材是進行寫作的源泉,只要有了素材,學生才能文思敏捷,才能寫出感人的文章。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卻害怕寫作文,不知道怎么寫是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而缺少素材則是其最大的影響因素。因此,我們可以借助閱讀來幫助學生積累素材,引導學生積累一些好詞好句,或者學習一些修辭手法等,并靈活運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以促使學生的寫作質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四、拓展學生的視野空間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單靠書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能滿足學生求知欲的,也就是說,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廣泛閱讀,要引導學生閱讀一些有利于健康發(fā)展的課外讀物。比如,《希臘神話》《做個快樂少年人》《草房子》《三毛流浪記》等。久而久之,學生的視野不僅能夠得到拓展,而且也有助于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
總之,教師要從多角度、多方面來充分發(fā)揮閱讀的價值,為學生的良好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趙曉紅.對小學語文中閱讀教學的價值研究[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23).
作者簡介:楊祖壽,男,1991年8月出生,大專,就職于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qū)雙橋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